个人精进中的加法与减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2810/71bbd10aec5bd05c.jpg)
1.
今天我的一位同城老友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有没有和我们共同的朋友W联系。我忙问:她出了什么事?老友说,也不是出了什么事,她最近忙的马不停蹄的,生活像打了鸡血,简直活成了励志故事中的热血青年。
我问,她都忙些什么了?
回答说,日程满满的,除了正常上班,照顾家庭,就是让自己努力变成斜杠青年。为了知识广泛,参加了读书会;为了完美身材,报了瑜伽课程;为了陶冶情操,参加了园艺培训;为了学习财经知识,自修CPA考试。他噼里啪啦的给我列举的不下十个学习内容,有些我都记不住。
我当时惊讶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狐疑的以为听说的是传奇大片的主人公。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2810/931bafd88629f213.jpg)
2.
努力丰富提高自己,本身是件好事,毕竟,这也是增加自己竞争力的一种方式,显示出我们的积极向上。但你把自己活活的给整成了励志故事,把所有的选项都强行的填满到自己的空余时间,这就有待商榷了。
孔老夫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被机械填满的时间,被像牵线木偶一样带动着向前跑,你收获了充实,也失去了原本能靠这些或知识或才艺给你带来的心灵的自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2810/3c12d5f490d593a3.jpg)
3.
这让我不由的惊叹,现在的斜杠青年,在去除本职工作以外,你所储备的东西到底能将你带往何方?
年轻的时候,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学习“修学储能”的技能,但当时是懵懂无知的,读书呢?不管什么书,抓过来就读,储能呢?不管与自己的条件相符合不符合,都着力培养。
直到有一天,读曾文正公全集中,曾文工公家书中一段,才恍然大悟。曾文公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做文章,做文章时,又参以他务,以致百不一成。
这绝不能简单的用小猫钓鱼中的三心二意来解读,也不能用谚语“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来类比。
因为我们处的时段不同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915年6月25 日,当时的毛泽东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这样谈到了治学方法: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
毛主席的信中的文字,帮我们彻底解读了,个人精进中如何的做加法与减法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6292810/909af0f386eb7521.jpg)
4.
我是个极致的实用主义的倡导者,认为凡有所学,皆为所用。
但学什么用什么的问题也在很长时间令人头疼的。我也曾像我的W朋友一样,把自己的日程排的满满的,把自己当作了钢铁战士,同时学习了品红酒,鉴赏玉石,八字风水,麻衣神相,还学习演讲,写作,练字英语口语。
我就是个学习的机器。其实我已经完全陷入了误区。
别人说:不要用战略上的勤奋来掩饰你战略上的懒惰。我这种满天撒网的方法,却不知道要捕的是何种鱼。
痛定思痛,我改变了自己的勤奋方式,要的是满天撒网,重点捕鱼,要学会做自己的加法和减法。
围绕目标积攒力量,才是最实用的选择。
而做加法,就是为自己的生活全局添砖加瓦,做减法,就是某个时段的全力攻坚战斗。
以我自己为例,在我觉得风水八字,麻衣神相这些能成为我与别人交流沟通时的砝码时,我就刻意的做了减法,停止了其他诸如玉石鉴赏这些学习内容,潜心学习了一年,直到可以运用自如为止。
当我进入外资公司时,我意识到,外语必须过硬时,我又重新拾起来自己的英语学习,尤其是听说读这方面的。
总之,不同的阶段,给自己填充不一样的内容,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吸收养分,快速成长。
没有必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再次重申:实用主义者,围绕目标积攒力量,做好加法和减法,这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