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札记200】天泉四句教
《传习录下》第294条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跟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既而曰:“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嘉靖六年(1527年),王阳明守孝期满回岗,被朝廷派往广西平匪。临出征前,钱德洪和王汝中相互探讨良知之学。
王汝中引用王阳明的教诲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汝中认为,老师的这句话可能没有完全说透。如果说良知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的,知也是无善无恶的,物也是无善无恶的。但又说有善有恶是意之动,即如果在意念上还有善恶之分,就说明良知的本体也存在善恶,功夫还没有到家。
钱德洪说,良知的本体就是天性,源自天道,因此本原上是无善无恶的。但人人都会受外物的影响,因此意念上就会有善恶,于是圣人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的功夫,目的就是恢复良知的本体。如果良知已经没有善恶之分了,就不需要这些功夫了。
当晚,他们两人在天泉桥上谈了自己的看法,请王阳明指正。王阳明说,我马上要出征了,正想向你们讲清楚这其中的内涵。你们的看法都有可取之处,正好相互补充,不可各执己见。
我教学的方法本来就有两种,对于根性禀赋很好的人,我就让他们直接从良知的本原上切入,因为人心的本体本来就是明净无滞的,就是“未发之中”,这样的只要一悟透本体,本身就是功夫了,如此则心物内外相互贯通一体。根性差一些的人,其良知本体不免会被蒙蔽,所以暂且教他们在意念上切入,切实在为善去恶上下功夫,等心中的灰尘渣滓彻底去除了,心的本体自然就彻底明净了。
王阳明说,汝中的理解,是我教导根性好的人的,德洪的见解,是我为那些根性差一点的人制定的方便法门。只要你们相互借鉴,那么对根性无论优劣的人,都可以引导他们入道。如果只坚持自己的见解去教导人,那么就会使一些人得不到入道的方法,对于道体的理解也是不充分的。
王阳明最好总结道,今后对朋友宣讲良知之学,切记我的教学要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只要按照我的这四句话,针对不同的人启发他们,就会没有毛病,这是穷尽一切人的治学功夫。根性禀赋极好的人并不多,可遇而不可求。良知本体的功夫能够一下子悟透,颜回和程颢先生也不一定能做到,因此不要对人期望太高。
人都会沾染各种习性,如果不教他们先从意念上下为善去恶的功夫,一下子就让他们凭空去探索那个本体,反而一切具体的事情都落不到实处,容易养成只好虚无空寂的毛病。这不是个小问题,不得不事先告诫你们。
可见,四句教从理论上说是很完善的,彻上彻下,但现实中仍然要以去除私欲为主,这正是王阳明的核心主张。
钱德洪和王汝中都是姚江学派的重要人物,当时两人其名。王阳明奉旨出征广西后,钱德洪和王汝中共同主持中天阁讲席,人称为“王学教授师”。
王畿字汝中,号龙溪,是王门“浙中派”创始人。他认为心、意、知、物四者只是一事,只要悟得无善无恶的本体之心,那么意、知、物都是无善无恶的,因此主张直接从心的本体上立根,有忽视“致良知”功夫的倾向,与钱德洪的观点有分歧。
因此,王阳明在出征之前,把四句教的内涵和实践阐明清楚,实际上肯定了钱德洪的观点,对王汝中提出了告诫,但希望他们相互借鉴,共同主持好中天阁的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