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既不伤害团队,又能实施控制?
不成熟的领导力在不经意间产生的负面效应。但实际上,还有另一个东西会打击团队的积极性,就是管理者的掌控欲。
管理的本质其实就是掌控团队的表现,但是,掌控和激励,天然就存在矛盾。
如何能二者兼顾,既让成员发挥自主性,又保证大船不偏离航道呢?
1、掌控欲对团队的伤害
作为一名高管教练,我看到很多管理者不是处理不好实际的问题,而是过不了内心的那道“坎”。什么意思?我举个例子,稍微有点极端,但很典型。
有一家内容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都是视频网站的主推。团队也非常年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我看来,就是这群天马行空的创作者能够完美地把想法执行出来。
在我做高管团队辅导的时候,让大家给CEO一个建议,希望他如何能够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工作。制片人提出来,希望CEO能够更加地放手。
我请制片人提供更具体的细节,他说:“比如开选题会,小朋友们讨论得热火朝天,结果他一来,大家就没法好好讨论了。老大聪明又有经验,小朋友们提的想法,他马上就会纠正,那谁还敢畅所欲言呀?但这种会议对于保持小朋友们的热情是非常重要的,必须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发挥。我觉得他不来会比较好,因为反正最后他是需要把关的。”
我看到CEO也点头认同,我问大家,我相信这不是你们第一次提出这个意见,那之前发生了什么呢?制片人说:“上次老大答应我们说不参加这会,可是他跑到会议室门外,偷偷往里瞄。有两次,他不说话就进来了,坐在后排,还跟我比划,说‘我不说话,你们开你们的’。大家都开始乐,他虽然忍着不说话,可他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叹气,大家还是会有压力。”
我继续问,那后来你们又想了别的方法吗?制片人说,我们后来把一些不重要的会安排在老大外出的时候,或者根本不告诉他。结果他可不高兴了。我转过身来问CEO,你明知道这么干不对,为什么改不过来呢?他就和我说,自己要是不去参会,心里就特别难受,不踏实。
好,案例先暂停。我先不说我的做法,你有没有发现,这位CEO面临的问题,不是什么真实工作中的难题,而是他心里的问题。这是个案么?恐怕不是。从我的经验看,很多CEO都有类似的问题,是心里的一道坎,是一种强迫症,他必须知道细节,掌控全部,否则心里就不安。
2、掌控欲真的不好么?
作为高管教练,我绝不会建议客户放弃心里对掌控感的追求。首先是因为做不到,人要去对抗长期形成的习惯是很难的。
关键是掌控感本身并没有错,为什么?
我反复说过,一个人的特质造就了他的成就。但很多人觉得特质,就是一个人用得最好的武器,其实不光如此。
这个武器最初的作用其实是保护自己,获得安全感,所以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人用得最好的防御机制,也是安全感的来源。
举个例子,我最强的特质是策略思维强,能抓关键点。这和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关。我父母教我任何东西,都不会给我太多的时间。比如学游泳,在岸边教会我动作,然后直接把我丢进深水区。所以我为了不沉下去,必须在最短时间里抓到动作的关键点。长久下来,快速看到关键点就成了我的防御机制。
那说回企业家。很有意思的是,我发现普通人群中一些稀有的特质,在企业家身上反而占比很高。比如强势,气场大,自信,不容易被说服。概括起来就是“喜欢和善于掌控”。
做企业当然会面对更多的风险,企业家敢于冒风险,但对风险的敏感也高于一般人,这又让他们非常谨慎。曾经有一个非常成功的CEO跟我说,你觉得我胆子很大对不对,其实我是非常谨慎的,我会非常小心地选择冒险的机会,只有在关键时刻,我才会压上全部家当。所以你看,他们的冒险其实是建立在掌控的基础上的。
他不是特例,很多企业家都有这个特点。所以你看到了吗,企业家对掌控感的追求要远高于一般人,因为这就是他心理的防御机制。掌控感并不是缺陷,而是他成功的保障。
比如说案例里这位CEO。他是第一批引入国外综艺版权的导演之一。这算敢冒险对不对?但他和我说,虽然版权方除了宝典,还配备老师,会把控拍摄、素材、灯光等所有的细节,他完全可以只把控大的方向,但他非常谨慎,亲自和国外指导老师讨论每一个细节。就是因为做到了这种极致的控制,才让他和团队脱颖而出,后来有机会发展成独立的公司。
所以当客户找到我的时候,我不仅不会建议他放弃掌控感,反而鼓励他把这种感觉充分释放出来,因为这是他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对成功的保障机制。
3、如何正确释放掌控欲?
防御机制有一个特点,因为它给我们安全感,所以当我们焦虑的时候,或者特别在意一样东西的时候,防御机制可能会被滥用而伤害我们。所以这个时候要升级你的防御机制。
我举一个例子,你买了一只小鸟,很喜欢它,就拿手握着它。但你一路上又怕它飞走,结果越握越紧,把小鸟掐死了。那是掌控本身出了错么?不是,是方法错了。你只需要买一个笼子,把小鸟装进去,它就不会飞走。所以我告诉这位CEO,掌控感是你的资源,你需要升级使用它的方式。
第一件事,你要让团队充分认识到你的需求,让他们来支持你。在这个案例中,我对CEO和制片人说,你俩需要讨论如何在不影响创作的基础上,满足CEO掌控的需要。制片人说,那我每次开会前告诉你我们开会要谈什么,开完会我告诉你结果,你觉得OK吗?CEO说,行,但是你开完会当天要告诉我,而且所有的会还是一定要让我知道。我问CEO,你确定这样你的心里就踏实了吗?他想了想说,我觉得没问题,因为我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而且很快能知道会议的结果。
所以你看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周围的人帮助你满足你需要的掌控欲。
可是有很多会CEO是需要参加的,那应该怎么办呢?
第二件事,我要求他提前确定自己的角色。
我给他举了个例子。
我说你把开会看成打一场篮球赛,在每个会议之前,你要先确定自己的角色。
- 有些会议你是坐在场边的顾问,不可以碰球,
- 有些会议你是场边的教练,虽然不能碰球,但是可以决定整场的打法,
- 还有些会议,你可能是队长,和大家一起下场打球。
但是重点是提前搞清楚,为了这场球赛能打好:
- 你做什么角色才能提供最大的价值?
- 以及这场球赛真正指挥的人到底是谁?
比如说在执行会的时候,你有可能是教练。因为控球的是导演和他的团队,可以运筹帷幄,做大的调整。但不可以上场打球。
但是很多时候你对于一些细节也会有很有价值的看见,需要告诉团队,那么这种时候呢,有两个原则:
-
第一,要确定你理解了大家的想法
最好的方式是你说自己的建议之前,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听到的信息,和大家确认,你的理解没有问题。 -
第二,要表现出你对于大家主权的尊重。
你可以说,我可不可以提一点我的建议?当然更好的方法是用问题引导他们看到盲区,比如“有没有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费用呢?”
你可以提出指导,但是要让团队找到他们自己的方式。实际上这第二件事,我就是在帮他调整控制的姿态,姿态对了,既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又能带给团队附加的价值,还不至于伤害团队。 -
第三件事,找到一些小鸟快被掐死的警告。
比如在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的会上,发现自己说话的时间占到了50%;你发现你说完话,没人接话;或者你发现大家开始低头玩手机,逃避你的眼光;合伙人提议说我们中场休息一下吧。你就知道可能自己的掌控正在伤害团队。你就需要闭嘴不再继续讲自己的见解,而是用开放性的问题让大家来表达。
辅导CEO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一个企业真正地突破和成长,最重要的就是CEO自己的成长,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更聪明的方式掌控,但可能让你吃惊的是,升级掌控最重要的是谦卑和倾听。
有一个CEO告诉我,我管理上最大的突破和成长,在于有一天我突然间明白,我不再是拥有所有正确答案的那个人。
当团队说一些事情,我觉得完全是错的时候,如果我能够稍微耐心一点,真正地去倾听理解他们的角度,我就会发现我并不需要为了保持团队的积极性而牺牲做事的品质,因为我的建议能够给到点上,他们也更能够接受。
我过去总是要求他们按照我的方式来做事,结果效果并不好。
后来我只能为了积极性降低标准。现在我更放松,这种掌控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觉。
<<<《得到-衡量·团队管理20讲》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