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临沣寨
游临沣寨
听说距漯河不算远的郏县临沣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雄伟的红石寨城墙、潺潺的护寨河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宅,有“中原第一红石寨”、“古村寨博物馆”之称,不禁心向往之。趁着这个周末,我跟几个同学相约一起前往郏县临沣寨游玩。
我们的车下了高速公路,进入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境内,过了一条水流潺潺的小河,只见一座雄伟壮观的红色古寨门楼巍然屹立在眼前。这就是临沣寨了。临沣寨的历史据资料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甚至更早,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南北朝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在《水经注·河水》中记载:沣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此处的“水田村”即为今天的临沣寨,意思就是临着沣溪的寨子。寨门前停了几辆车,几个人正拿着手机拍照,跟我们一样,也是慕名而来参观的游人。
游临沣寨登上临沣寨寨墙,站在门楼上远眺,只见红石寨外荠麦青青,护寨河边芦苇丛生。寨内古朴的民居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据说明朝万历年间,中原地区暴发瘟疫,人口锐减,山西洪洞县一支朱姓人家移民来到这里,其中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三兄弟靠盐业贸易发迹。据当地人说,临沣寨的寨墙原是建于明朝末年的土墙。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朱氏兄弟发家后重修寨墙,取紫云山的红石,将土墙改为石墙。寨墙呈东北-西南走势,像狭长的船形,寨上布设五座哨楼、八百个垛口。临沣寨共有3个寨门,按八卦的三个方向设置,其中西北门因临沣溪而取名“临沣”,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
游临沣寨我们顺着寨墙走了大半圈之后,下了寨墙,沿着石头铺成的古朴街道进入寨内。虽然被高大的寨墙围着,寨内居民的生活看来和别的村庄并无二致,只是他们的房屋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村寨里显得古朴,宁静。据说这些民居大都是清代建筑,明代的仅有三间,不过这已经是个奇迹了,据说古建筑专家到临沣寨考察后认为:“临沣寨民居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地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中国实属罕见。在北京城里现存的9999座古代建筑中只有一间半是明代民居,想不到临沣寨居然有三间。临沣寨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游临沣寨临沣寨的民居,保存较好的是清代朱氏三兄弟家的宅院。朱家大院都是一进三、一进四、一进五的四合院,沿中轴线对称,是砖木结构的建筑群。规模最大的是老三朱紫峰的朱镇府,这座宅院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多层弧形石板作为门洞的拱顶,每层石板上都雕有图案。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斑驳的彩画,每隔几步一个拴马桩,仍可想象当年朱镇府的显赫和繁荣。当地人说这是一进五的四合院,由好几座院落组成,大院套小院,院院相连,从前街通到后街。有的还由朱氏后人居住,有的已空置无人。只可惜今天来得不凑巧,据说朱镇府的管理员有病了,正门紧锁,我们只得悻悻离去。
游临沣寨没想到转到后街,发现朱镇府后门竟然开着,于是从我们便从后门进去,只见内宅布局严谨,有正房、东厢房、西厢房,均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青砖黛瓦与檐下挂的金灿灿的玉米相互辉映,古朴、厚重而又和谐。当年的厨房、磨房均保存完好,院子里放着大大的磨盘。房屋的墙体大都是典型的“里生外熟”,即外面贴砖,里面是土墙,这样的墙体保证了室内冬暖夏凉。
我们转到第四进院子,只见院子里的小菜园里,金黄的油菜花、蓝紫色的豌豆花正散发着脉脉的清香。院子中央一棵高大苍翠的皂角树,旁边的牌子上介绍说这棵树植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树龄。一位老人坐在树下的罗圈椅子上,精神矍铄,上前一问才知道,老人家今年已有九十五岁,他的老伴坐在堂屋的房檐下,头上包着毛巾,手上不停地摘辣椒棵上的小红辣椒,面前的箩筐里已经快满了。老太太也有九十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听两位老人介绍,他们家这屋子是朱镇府第四进的西院南配房,解放后把这个院子分给了他们,虽然只是第四进院子西院南配房,但房顶上的“五脊六兽”,精美的木门、木窗及室内的八仙桌,可以想象曾经的繁华。
游临沣寨我们打算继续往前面院子里转转,但又遇到铁将军把门。听老人说,大院里还有一些住户,但被评上历史名村以后,这些住户要搬迁,前面那个院子的住户已经搬走了。“俺家还不知道搬到哪里呢。”老太太有点恋恋不舍地说。
我们走出朱镇府,走在临沣寨那古朴的石头街道上,街上人不多,而且大都是老人,年轻人有的搬到城里或者镇上去了,有的外出打工。现在的临沣寨,当地政府还没有大规模开发,没有滚滚红尘的喧嚣和纷扰,一派世外桃源的风光。将来的临沣寨会是什么样子?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寨外河水潺潺,芦苇荡随风荡漾,映衬着雄伟的红石古寨,勾画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寨内古街、古宅、古商店,居民穿古装,骑马坐轿,明清饮食。游客来了之后,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去体味明清年间的居民生活。
一声汽笛响起,同伴唤我上车了,我再次回首这让人留恋的临沣古寨,心里默默念道:临沣寨,但愿未来的开发,不会打破原有的古朴与宁静,保留现在的纯真与美好,到时候,我还会再次来到这个“世外桃源”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