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语杂记」美酒其实是臭酒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34394/3f4120b3d30f11e8.jpg)
微信上读到阿城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跟着感觉走?》,不知道是不是原文标题,感觉不太重要,重要的是,知道了很多东西。
很多作家都很称道阿城,阿城也是我比较尊敬的作家,读过不少阿城的文章,主要是小说。
阿城的这篇文章不是小说,应该是一篇散文(在我的概念里,小说、诗词之外的文章,通通归之为散文),这篇文章,科普了很多知识,当然,阿城的本意,未必是科普知识。
阿城这篇文章,比一般散文更散,内容跨度很大,先从吃喝拉撒生活开始说起,从一般人的吃喝说到李白的吃喝,再说到李白的喝酒,说李白喝的酒和我们喝的酒不是一种酒,又说到外国人的喝酒,说喝酒和抑郁的关系,从抑郁症又说到肺结核及其他疾病,说到外国著名艺术家和疾病的关系,最后,用很大篇幅说了智商(IQ)、情商(EQ)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里面包含了大量历史知识、科学知识以及名人轶事。
随便挑几条,与大家共享。
文章中提到中医中药的问题,说从一位陈先生书名为《银元时代的生活》的记录日常生活的小书中,了解到,民国初建时的一大摊革命事务里,有一项是立法废除中医中药,陈先生张罗着到南京请愿,才将中医中药保留下来。
由此可见,中医中药存废问题,以前就是个问题。
文章中谈到李白一日三餐问题,说到了李白喝酒的问题,说李白喝的酒应该是果酒,类似现在的“绍兴加饭”或“女儿红”,或者米酒,类似日本的SAKE,即清酒。
文中说,李白那个时代的人,尤其文人,是不喝我们现在喝的这种白酒的。我们现在喝的白酒,当时被称为“臭酒”的。“臭酒”是两次以上蒸馏,消耗粮食的量很大,多是河工,也就是黄河防洪的服徭役者喝,或苦力喝,再有就是土匪,一是抵寒,二是消乏,三是壮胆。我们现在社会上流行喝臭酒,是清末至民初军阀时期兴起来的,酒品很低。
阿城在文中还大胆做了假设,李白若喝臭酒,什么诗也做不出来,只有昏醉。张旭的酒后狂草,也是低度果酒的成果。武松喝的那过不了岗的三碗,也是米酒类,稍烈一点,但危险一来,要能做汗出了,才好打虎。
不喜欢喝酒,不管是茅台五粮液还是二锅头,一样难喝,读过阿城这篇文章,终于明白了,都是臭酒。
后面的内容也很有意思,感兴趣的伙计可以读读。
当然,阿城的文章,多少有些难懂,我觉得很有意思,未必是阿城本来的意思。
想起了当年读高中时学鲁迅《药》一文的旧事,有位同学请教我们的语文老师,说文章最后,鲁迅先生写乌鸦叫了一声,飞走了,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老师说,飞走了就飞走了,你觉得啥意思就啥意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2334394/9f0b19f23144d7f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