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八本书:教师的价值
这是一本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书。但我觉得,不仅对语文教学有帮助,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亦有启发。也不局限于中学阶段,小学、大学以至家庭教育,都能有所深思和收获。
先说说作者钱梦龙,出生于1931年,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教师,他只有初中学历,却通过自学成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全国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
这本书里,有他多年基层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教学教法,有他个人的成长感悟,有他对传统语文教学及其改革发展的认识,有具体教学案例的展示及分析,有对教师及学生的宝贵建议,等等。
他对“语文”这门学科进行追本溯源,结合个人成长经历和教学实践,提出“语文导读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理念等,给了我很深的触动。
其中,钱老的很多观点,我颇为认同。在此,梳理出他的几个观点,也谈谈我的看法,以作共享。
一、怎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钱老说,语文教学其实也是语文教师自身读写状态的生动展示。老师自己爱读书、会读书,才有可能教出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老师自己爱写作,会写作,才有可能教出爱写作、会写作的学生。
他说,有些语文教师平时除了几本“教参”几乎什么书都不读,什么文章也不写,一心想在教学方法上花样翻新,以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水平,实在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我的看法:对此我深有同感。然而,当下,不读书、不写作的语文老师,大有人在。比如前些年,一些大机构轰轰烈烈地开展大语文教学,教师们都是拿着现成的课件,按照规定的“话术”,一个班一个班地重复,简直就像流水线作业。我很难想象,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和改变呢?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参加大姐新书分享见面会时,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怎样为孩子选择外面的美术机构和老师?大姐说,你要问她自己是不是热爱画画,是不是一直在画,是不是童年时就渴望画画、渴望被看见,如果他说现在教学太忙了,不画了,那不能跟。大姐还说,当然你不能直接问,而是要和他闲聊,“套话”,提取重要信息,判断是否合适。
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美术画画,教的人一直在热爱,一直在实践,这一点尤为重要。往小了说,是在教学时更有共情,更有底气,更有说服力,往大了说,是教书育人,知行合一。
钱老又说,教师应钟情于教学研究。他说,凡从基层教师起步的名师,几乎毫不例外地钟情于教学研究。
我的看法:教学相长,教研相长,善于教学者,也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和总结的,真正的研究应该不是书斋式,而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好的老师必然会对教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或不自觉地就会去研究学生、研究课本、研究教法……
此外,钱老还谈到教学智慧。也就是教学中的临机应变能力。在书中,钱老了个教学实例,有一次学生对着教参在读答案,钱老并没有批评、否定甚至没收,反而是临机一动,让这位学生做起了同学们发言的“裁判”和“评委”,最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钱老说,这样的教学智慧,实质上来源于教师心中装着学生以及丰富的教学实践。
二、关于多媒体手段和传统板书
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让课堂变得立体有趣,生动活泼,氛围很好。但是“多媒体作为一种演示工具,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在赞叹它给教学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它的负面作用,而这种负面作用对语文教学的损害尤甚。因为,语文教学本质上是语言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如果语文课上以大量快餐式的‘读图’取代了必须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语言的‘读文’,势必造成对语言学习的冲击。同时,过于具象化的画面,也限制了学生自由想想的空间。”
而制作得再好的课件也不能替代老师的板书。
我的看法:颇为认同。多媒体运用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在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让我想起我的中学时代,在历史课上,老师讲欧洲古典文化,介绍了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当时,我是多么渴望听到这首曲啊,老师好像懂得我们的心声,拎着一台老师的录音机用磁带播放了这首曲——现在,多媒体让课堂的形式丰富生动起来,可以直接看交响乐演奏,可以通过影、音、图甚至游戏和动画来作教学展示和实现教学互动。
可以说,如果一堂课能够恰当适宜地利用好多媒体,那会是非常好的,可以大大提高老师教和学生学习双方面的效率。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些老师,尤其是一些机构老师,被规定用固定的课件和动画,走固定的教学流程,看上去,课堂氛围很好,热热闹闹,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像没有学过一样。再隔得久远一点,知识淡化,雁过无痕。也就是钱老所说的“包装靓丽,华而不实”,使用多媒体过度使然。
钱老说,“少一些浮华,多一些脚踏实地的读写听说”。语文教学,需要我们抵御喧嚣,学会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回归本位,品味其中之美。
三、关于应试和应试教育的关系
应试和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优秀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教学生怎样学习,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也教学生怎样考试,帮助学生以正常的心态与正确的方法面对考试,以便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在考试中得到充分发挥。”
我的看法:一语中的。真正的好老师不能逾越考试,也不能只针对考试,搞应试教育。只搞应试教育,无异于给生病的孩子打抗生素,治标不治本。而撇开考试搞教育,则无异于精神上的享乐主义。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既需要放长线钓大鱼,也需要抓好眼前的小鱼;既要治好眼前的病,还要固本培元,;既要浇灌好庄稼,也要培植好土壤。总之,要让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也要让学生学会考试。
四、关于课堂活跃度和以学生为本
钱老说,所谓“课堂气氛活跃”,不一定表明学生学得主动。有时学生的思维被一个个没有多大思考价值的琐碎问题牵着走,表面看发言热烈,其实学得并不主动。……我认为真正的评课,最好是在课后走到学生中去,实实在在地了解一下:学生究竟从这堂课上领悟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
个人看法:这一点引起了我的深思。作为一名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很多老师以展现个人才华为目的,或者以讲好一堂课为目的,在教学设计上搞得花里胡哨,但其实学生受益不大。所以,一堂好课,并不是老师“讲得好”,而是学生“收获多”。
五、关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
钱老说,读是吸收,写是倾吐,关键在于老师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要看到阅读与写作相对独立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们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面……“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个人看法:阅读和写作就如同鸟儿的一对翅膀,想要自由飞翔,必须同时扇动、用力。关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此外,钱老针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如学生要有学习自我意识的觉醒,要用“求知欲”战胜“求分欲”,要多读古诗词、散文、文言文等。从老师的角度,便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去作以引导。
司南,写作者,简书签约作者,多平台加V作者,曾在《青年作家》等刊物发表文章;大学教师,写作讲师,司南语文创始人。
平生所爱:书和美。读书、教书、荐书、写书。美食美景、美物美人、美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