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年少的我们啊,也曾这样肆意过

文/甜小檬
——这个世上再无秘密,爱上你,就是我唯一的秘密
1
无论过了多久,看到作者安德烈·艾席蒙的名字,还是会心神一动。
心绪再次回到意大利北部乡村的夏天,柠檬茶混着青草的清香,耳畔是一声高过一声的蝉鸣,白衣少年“叮叮”打着单车铃铛骑过,夜晚有咸咸的风,捎来若有若无的海浪声。
这是安德烈的作品《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带给读者的感受。2017年经卢卡·瓜达格尼诺执导后,它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这部混杂着海水,懵懂,叛逆,妥协的电影,不出所料地获得27届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影片,美国电影学会2017十佳影片等多项奖项。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像是一封寄给世界泛黄情书,细细牵着观众的记忆,一帧帧画面看下去,一不小心就跌进了回忆的浪潮。
没有歇斯底里的模样,也没有无法痊愈的伤痛,它很安静地告诉我们,少年艾利欧与博士生奥利弗的同性之爱,叙述简简单单,结尾余韵悠长。
年轻的气息总是让人无法抗拒。年少时犹疑、试探、欲擒故纵的时光,一生只一次。
每个人记忆中的盛夏,心底若有若无的悸动都是不同的,但是又那么相似。每个人,都可以在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暂停播放键,不禁感叹一声,爱情啊,真的无关性别,无关前程。年少时说不出口或是无疾而终的感情,也值得好好收藏,倍加珍惜。
2
有人这样评价17岁意大利少年艾利欧与博士生奥利弗的恋爱:
“想要靠近,不敢靠近;想要推开,不舍推开。”
在他们身上,依稀可见从前的时光。
你的记忆中是不是也有和艾利欧一样的男孩,在懵懂的爱情到来之前,骑着单车穿梭过乡野的各个街道,明亮灿烂的阳光流淌在眉梢眼角之间。每日听歌、游泳,回家后大口大口地喝着家中煮好的解暑茶,任凭汗水湿透衣衫。
兴许,你也钟爱博士生奥利弗那样男生,儒雅智慧,沉着冷静,自信能掌控感情,却在扑面而来的爱情热潮中焦躁不安。
又或者,那个阳光活泼,爱穿明黄色裙子的邻家女孩玛兹亚让你念念不忘。她喜欢音乐,她开朗爱笑,小心翼翼地守护自己的喜欢。
你看着他们在感情中故作镇定又慌乱无措,仿佛自己只是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但又是他们中的一个。
起初,艾利欧与奥利弗关系平平,奥利弗对艾利欧而言,只不过是一个从美国来到家中完成论文的博士生,六周以后,他会离开,从此天各一方,再无联系。
故事本可以这样下去。但是你我都懂,少年的心性,总是变化莫测;少年萌生的情感,不需要太多理由。
也许只是下课铃响起时无意间的一瞥,就发现她好看的侧脸;也许是年级大榜上他稳稳居于前列的名字;也许是他在篮球场上干脆利落的投篮,总之,你发现,心里有淡淡的暗流涌动,让你既无奈,又欣喜。
艾利欧与奥利弗同游意大利之后,伴随着夏日的闷热,灵魂深处萌发出莫名的情绪滋生。他们尝试靠近,又害怕承担。
即使已经洞悉自己的心意,却仍然犹犹豫豫——他不喜欢怎么办,是不是太丢脸了?被父母知道了怎么办?
偶尔有莫名的热血使你一往无前,但心底不断响起的自省,抗争,诘问又让你在他的面前丢盔卸甲。
这样的暗恋,泛着酸酸甜甜的味道,是真实的暗恋。若干年后回想起来,朦朦胧胧不说破的情感,才是回忆里最绚烂的阶段。有小烟花在心底炸开,虽然只是一个人的狂欢。
3
随着影片的推进,百转千回之后,暧昧的关系,若即若离情感终归开始燃烧,愈演愈烈。
少年意气,哪里会允许这么平平淡淡地忘记。每一段感情,即使清楚它终究会消失,也要有一段盛大的告别仪式,即便没有观众,也要对自己有个了结。
奥利弗与艾利欧终于互表心意,前往罗马。互相试探的爱情在剖白心迹之后终于有了满心欢喜的结果。
在罗马的三天三夜,长过许多年。他们明知即将分别,但又刻意遗忘,带着自欺欺人的偏执尽情拥抱真挚热烈的情感。
坐在前往罗马的火车上,艾利欧患得患失,期盼未来三天的假日时光可以慢些再慢些。他告诉奥利弗,在奥利弗失踪的时候,他有想过奥利弗的死亡。但是,他会把紧紧抓着他的衬衫,感受他的心脏,将他火化,带回骨灰,和著名的诗人雪莱一样。
艾利欧那时爱奥利弗,爱得敏感多思,甚至连死亡,都想好了长相守的方式。
年轻的时候,是最擅于挥霍时光的。但是,总有一个人,让你倍加珍惜与他相处的日子。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曾写过“或许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对人一往情深。”
一旦有那么一个人,真正破壳而入,就会让你时时反顾。离别时刻的恐惧,伴着相处的欢愉,像是蚀骨的毒药,让他们热烈相拥,又近乎窒息。
深夜的罗马街道,寂静安宁。他们在外饮酒而归,接吻、歌唱、与陌生人舞蹈、呕吐,肆意疯狂,似乎这样,旅行结束时的绵长哀伤,就可以淡去几分。
但是黎明终会到来,分别避无可避。他们坐上火车,像是来时一样,一如来时的风景,浓绿得黏腻的叶子在灼热的空中卷曲生长,但是心情却是如坠冰窖。
少年的爱情受到太多局限,甚至父母亲友失望的眼神都可以让人迟疑不止。
多年以后再看,青春故事里常常有的阻碍——搬家后失去联络、同学间的流言蜚语,再次想想,都不过如此。
可是生命里的那段时光,彼此都清楚,都给予了对方飞蛾扑火般的勇气,也历经了种种痛苦纠结。历经沧桑后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付出,在买杯奶茶都要一元一元节省的学生时代,确实是全力以赴。
4
在同样洋溢着荷尔蒙与情感潋滟的小说《最好的我们》里,作者八月长安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那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十年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着怎么奔跑也跨不过青春。”
应当说,青春里的爱恋,感伤和分离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很久很久以后,你早已记不清那个人的样子,只能依稀看到他的随风扬起的白衬衫。闭上眼睛,那年分别时的痛感慢慢变钝,但是风景里的蝉鸣,一草一木,树叶间斑驳的光影却可以反复地被打磨上色。
你可以想起微微酸涩的暧昧心情,记得起那年的每一处细节,却在众多背影之中,再也辨不清哪个才是他。
就像影片的最后,艾利欧接到奥利弗的电话,他告诉他婚讯,艾利欧淡淡问了一句:“确定了吗?”
回忆一波波涌上,怎么会不难过,但是这时的难过,夹杂了对过完青春所有炽热情感的告别。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这样的情感,它很简单;它陪你度过了整段漂流不定的成长时光;它在某个夏日再次牵动你的无限回忆,它让你度过青春时光,成长为不动声色的大人,真正地步入不那么简单的成人世界。
看到电影标题时,不禁想,要有多深的感情,才会期盼以我之名,冠你之姓。
后来也渐渐领悟,这不是少年的玩笑话。在生命里最无暇美丽的时光,所有的许诺心愿都不该被遗忘。
毕竟到了哪一天,在现实中感到倦意满满之时,心底的那年夏日,还是会给予你温暖与力量。
5
电影删去了书中奥利弗与艾利欧多年后重逢的场景,大概是因为奥利弗的话,不用电影说清,观众都能若有若无地感知到。
他对艾利欧说:“你是我将死之时唯一想要说再见的人,因为只有这样,这个我称之为人生的东西,才有其意义。”
少年的感情,带着旧时的气息,带着某个人的影子。无论走到何处,请好好珍藏,它会在你回首时光的时候,成为一段绚烂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