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诗经》—《蒹葭》

2022-07-29  本文已影响0人  82330bdfda58

兼葭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兼葭》出自《诗经•秦风》。秦,指春秋时的秦国,故址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兼:又称荻,细长的水草。葭:初生的芦苇。兼葭:泛指芦苇。苍苍:淡青色。秋天的芦苇上凝结着霜露,因而颜色苍青。

伊人:这个人。

溯洄: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走。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

溯游:沿着河流向下游走。

宛:宛如,好像。

萋萋:湿润的样子。这句是说,霜露渐渐融化,沾湿了苇叶。

晞:晒干。

湄:水和草交接之处,即岸边。

跻:登高,指道路险峻,须登高而上。

坻: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众多的样子。

已:止。未已:未止,也就是没有干的意思。

涘:水边。

右:道路弯曲。

沚:水中小沙滩。

【评析】

一个深秋的清晨,河边的芦苇凝结着霜花。诗人来到河边,想去寻觅那倾心爱慕的伊人。可是眼前一片苍茫寂寥,去往何处追寻呢?于是诗人想逆着纤折盘曲的水道与在水一方的伊人相会,但是道路险阳又漫长,伊人的身影却始终隐约闪动在河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诗人把清秋时节萧瑟寂寥的景色与怀人时凄婉惆怅的心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渲染出一种渺远虚惘的意境美。在艺术上,《兼葭》采取重章复沓的形式,使得全诗有一种整齐的形式美。而其中变换的几个字,又表明了时间的延续,使诗歌掌法在稳定中又包含变化。

【历代名家点评】

宋 朱熹《诗集传》:“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

清  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 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悠然自异者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