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院组合创新
同学你好,欢迎来到混沌大学创新学院2020年的课程。2019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边,我们的感受怎么样呢?在回顾过去一年面临未来一年的时候,我们不禁想起王兴在2019年年初说的那句话,2019年可能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
但是作为混沌大学,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机构,作为大家在创新路上的一个加油站,我无意加深这样的一种惶恐,而且反过来讲,越是在这样的时候,也许混沌大学应该起一点点我们的作用。
所以2020年混沌大学创新学院课程设计的一个初衷,就是逆境之下陪你打赢一场必须打赢的仗,这句话是整个创新学院2020设计的宗旨,一会儿在我介绍这个课程的时候,你会体会到我们每句话几乎都是这个角度来开始出发的。在冬天里边,大家日子都不太好过,有混沌大学陪着你,我们一起往前去走,用什么陪着你呢?用我们的思维创新能力来陪着你往前去走。
稍微介绍一下2020和2019创新学院的一点点变化,创新学院2019等于课程加上训练营两个部分组成,这是我们过去认为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力,能力必须经过训练才能获得,所以我们增加了训练营,课程和训练营合在一起,希望整个打包来给同学一个完整的交付。但到后来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学完课程之后,他可能不太有时间来参加训练营,或者也不太有意愿来参加训练营,但是把两个合在一起给到同学呢,这种交付就重了一点。
所以2020年的设计,我们把课程和训练营这两个部门解耦一下。创新学院2020年我们的主体内容是由这两部分组成,全年有26个思维模型,加上52个创新案例课,那26个思维模型上半年和下半年两次迭代来播出,所以你就在网上也会听到一个思维模型,以及跟这个思维模型相匹配的一个创新案例,每周三晚上,全年下来,52次思维模型讲解以及52个创新案例课。
所以对于2020新加入的同学来说,所有这些思维模型课都是全新的,那对于2019年的同学,如果你在思维模型课程里边没有完全听完,你可以重新听一次这26个思维模型,即使对于已经听过这26个思维模型的同学你会看到,在2020年理论课这里边我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内容、包括顺序都有一些变化。除此以外,每周一次的创新案例课也都是全新的。
那把训练营单独来做,2020年的训练营会有6个常用的思维模型的训练营,每个训练营里边有一个自测题,有一些案例题,同时有一些模型的应用小课,有一些互动案例课等等。那我们相信最好的训练是PK,所以每周六晚上是混沌大学创新训练营之夜,会有我们优秀同学来分享自己学习思维模型之后得到的改变,以及很多思维模型的PK,这是训练营。
所以你可以单独来学习创新学院课程的内容,如果你心有余力,你愿意参加训练营,那可以单独购买训练营,或者由于你自己的优异的表现,可以赢得一些参加训练营的一些门票,这大概是全年课程的安排。
2019年的课程表呢有三大模块组成。第一模块,就是第二曲线创新,有12个应用类的思维模型。第二模块是第一性原理,我们认为是一种哲学式的思考方式,在过去是混沌大学的核心课程。第三块是新科学世界观,我们认为学习任何东西需要了解这个时代的底层世界观,这是过去去年的这个课程设计的逻辑。
但是我们也发现,对于很多同学来讲,他希望应用的东西更多一点,所以他学完第二曲线的12个模型以后,他以为第二个模块、第三模块就变成选修课或者更难一点,他有一点点放弃了。所以把整个这个内容调整一下,结构调整一下,内容也做了一些微调,所以这就是混沌大学创新学院2020年的课程表,我们分成6个模块,每个模块里有4到5个思维模型组成,每个模块里有明确的主题。
第一个模块是创新算法,第二个模块是竞争定位,模块三战略破界。你看一、二、三,三个模块属于比较硬的,从事情来进入的这些模块,第四个模块是组织重塑。第五个模块扬升起来、使命刷新。最后一个模块,从事情进入,从认知出来,提升人的个人的认知。
所以你这样来看起来呢,混沌大学创新学院的课程就慢慢慢慢成型了,就像你去读一个商学院,每一节课它都有它单独的主题一样,混沌大学创新学院的课程也越来越有它的主题了。这里边有一些内容我们去掉了,比如大家反映比较难的课程,比如说物演通论、量子理论,万物至理等等。但是也增加了一些内容,尤其增加了第五模块的内容,理念世界和使命这部分内容是全新增加出来的内容。全年下来了之后,对于创新这个学科的理解,无论是硬的、无论是软的,无论是跟企业相关的还是跟自己职业发展相关的,跟大公司相关的或者跟创业公司相关的内容基本涵盖在里边了。到今天为止我对这课程表还是相对满意的。
我们有个说法叫“哲科思维点亮创新”,所以也会有同学担心那这么调整之后,会不会我们哲科思维的味道就去掉了呢?没有。每一个模块里边我们都有基础理论作为支撑着。
第一个模块的基础理论是讲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
第二个模块是以克里斯坦森颠覆式创新为我们的核心理论;
第三个模块,是亚里士多德的是第一性原理;
第四个模块我们主讲达尔文的进化论;
第五个模块是伯拉图的理念世界;
最后一个模块是笛卡儿的批判性思维。
所以这些底层思考的内容依然是混沌大学的特色,上接哲科思维,下接创新实践,这是我们希望呈现给各位一整套的内容。
模块一的创新算法由5个思维模型组成,其中包括大家特别喜欢的组合创新,还有第一曲线、第二曲线、单点破局、分形创新等等。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单点破局和分形创新全在第一个模块里边,五个模型下来之后,我们对于创新是怎么回事儿我想大致有了解了。
除此以外,为了增加大家对思维模型的理解,因为思维模型偏理论,你会觉得离你有点远,所以你周三晚上,除了讲一个理论课之外,我们会用相应的思维模型拆解一个创新案例,我们借假修真,用这个案例来增加大家对思维模型的理解,这样方便你把思维模型将来同构移植到你的工作里边去。
比如说,我们会用太阳马戏团这个案例来更加阐释组合创新,我们会有李宁、安踏他对比来讲如何在第一曲线里边来突破极限点。如何来诊断自己在产品生命周期,我们会用OPPO这个案例来讲一次又一次地跨越自己的第二曲线,来重启自己的增长。
大家特别熟悉的李佳琦现象,那用电商直播这单点破局的方式成就了自己的非常好的一个梦想。那么用小米生态链来解读一下分形创新,所以你会看到这个案例和模型之间有一种弱耦合的关系,它未必是完全只用这个模型,但它一定会涵盖这个模型,主要目的呢,借假修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模型。
那第二个,模块二是竞争定位,由5个思维模型组成,也有大家应用率比较广的错位竞争,还有边缘分化、低端颠覆、价值网络、组织心智。这个模型二里边最难的是克里斯坦森教授的低端颠覆式创新,5个模型构成了竞争定位,你在内在有了创新战略,然后你到外在去跟人竞争的时候,尤其在巨头林立的红海市场,你怎么能找到自己的蓝海市场?你怎么能逆袭上位?我希望在第二个模块里边能够解答全部这些问题,它对一个小公司,针对一个职场新人的发展我相信都会有很多的启发。
同样的道理,每一个模型我们会配一个案例,比如说我们用盒马跟每日优鲜的对比来解释错位竞争,我们用B站从二次元切入这种边缘分发的方式成为主流进行阐释。然后迈瑞医疗跟国际重大的这个外企的医疗之间的一个低端颠覆是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我们也会讲京东起于他的物流,那可能京东也会被他的物流这个价值网所禁锢。那最后,我们会用腾讯集全公司之力来做微视,可是在跟抖音的竞争当中却没有领先,为什么?
第三模块是战略破界。这个模块是过去混沌大学最经典、最核心的课程,有我们熟悉的第一性原理,有破界创新,有U型思考以及战略杠杆,战略杠杆这个模型由于特别重要,我们把它放到了第三个模型来,让它来整理你自己的创新的这个安排。
所以你如果你全部跟下来,你跟着我课程讲同时来整理你自己的人生或者整理你自己的事业,这个顺序又全年都可以把你的这个事业重新整理一下。我都会留思考题来给你。
比如到第三个模块的时候,你应该有可能用战略杠杆把你自己的事业来梳理一遍了。同样也配了4个案例课,我们会用快手宿华来解释一下第一性原理。茑屋书店如何来破传统书店的这个边界的,用乌镇这种U型深刻的思考从旅游变成这样一个文化的城市,海底捞长期这种增长,它的战略,这一轮他的战略杠杆是什么样子的。这是模块三,战略破界,非常非常之重要。我们过去这个模块只是讲哲学,这个模块除了哲学之外,跟大家应用我们尽可能有所关联。
第四个模块是组织重塑,任何时代的新的组织形式起始于它新的这个世界观,而这个世界观往往会由新的这个科学来带来的。所以实际上我们会讲4种科学,然后这4种科学对组织、对管理的影响。比如说第一节课,第15个思维模型,科学管理是想讲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第16个模型熵增理论来解释组织熵减。第17模型,达尔文进化论进化创新。第18个模型,复杂性思维,拈出自组创新这个模型来给各位。这几堂课用科学的方式到世界观,再到组织,有实践这样的内容。
同样我们拈了4个案例来给各位,第一个案例是便利蜂用AI进行科学管理的案例,新鲜出炉的案例,然后中通快递用联邦的方式来进行组织熵减,那谷歌进化了很多的新型的创新公司出来。那字节跳动过去几年可以说是一大异类了,他在管理里面中台这个模式,APP工厂这个模式是怎么做到的呢?来拈一下这个案例来出来,这是第四个模块。
第五个模块是全新的内容,那么希望大家从这个战略、从管理再扬升一下。过去对我而言,我并不太相信使命这个词,我觉得是忽悠。但随着我对这件事情的理解,随着使命涌现给我的时候,越来越理解使命是真实的。但是我理解的使命跟大多数人理解的使命不太一样,所以在使命之前讲了两个,有一点点高难一点的东西,但我觉得塑造使命的情调还是很重要的。
伯拉图的理念世界、乔达摩的纯粹智性,以及引出个人使命和组织使命,这一Part的课程是我全新拈出来的课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同样这堂课里边,4节课里边我们会讲4个机构和个人的使命。腾讯拈出了腾讯向善作为他的使命,刚才拈出使命大家都很奇怪,这样一个巨头的公司居然拈向善作为他的使命,但是越来越讲到最后,大家想它背后一定有道理。好未来和链家这两个公司是我见到的中国企业里边很少有地讲使命愿景价值观而且和自己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的案例,我们也会精心开发一下。个人使命我们拈出前故宫这个博物馆的院长单霁翔来拈一下,把故宫从这个原有的形式变成今天这么受大家的欢迎,怎么做出来的。所以第五Part,使命刷新。这一Part会变成今年整个混沌大学全新的核心课,可能变成这一Part了,很有意思。
最后一Part是讲认知进化,我们希望你全年经过训练下来之后,你个人的思维方面能够升级一下,所以这里有认知边界,批判性思维、多元思维模型以及用创新哲学结束26个思维模型的学习。那这一Part的案例我们也重新梳理了一下,很有意思。我们想拈出互联网当今4个青年领袖来分析他们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以及他们的使命来具体分析一下,程维、黄峥、张一鸣、王兴。
相信我讲了之后你会看到,我们26个思维模型的排序是变化的,有一些去掉了,有一些新增加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全力以赴,我们整个创新领教全力以赴来开发26个创新案例来赠送给各位。那这些案例和我们在其他地方的案例不同的是要用混沌大学的思维模型来拆解这些案例,借假修真,增加你对这个模型的理解。好,这是6堂课程。
混沌大学舍九取一,专注创新。我们不讲管理,甚至不讲创业,那么商学院里作为边缘课的选修课的创新,拈出来成为混沌大学的全部,今年的课程表里边,全都是由我和我的创新领教们,我们独立完全从头开发的课程,坚决地拒绝拼盘,这是一套独家的、原创的、体系化的创新课程,过去8年,应该说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努力地迭代,就是为了做出这一套课程出来,我也非常骄傲在第9个年头的时候,它也接近成型,能够呈现来给各位。
那做这种课略微有一点点难,我们既希望它上接哲科,有一些高度给你,同时又希望它下能落地,不能说听了课之后没有用,所以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叫“顶级智慧,至简应用”。那所有这几个字,这8个字体现在我们所有的课程设计里边去。顶级智慧的至简应用,你既可以体会到是有背后的深刻道理,同时又可以拈出方法论和模型来用到你自己的身上去。
我们特别相信创新,每个人终将不凡。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天赋、独到的这个才华、独到的这个使命和人生意义,只是你走着走着呢,你忘了。所以你在学习混沌大学课程的时候,我特别特别想提醒你,你在这里与其学的是课程,莫不说你来混沌大学照一照镜子。混沌大学就是这样一个镜子,你在混沌大学里边照到的是你独到的这个天赋和才华,我们坚定地相信每个人终将不凡,所以不是我们教给你Something,而是提醒你你原来就有的东西,在混沌大学重新闪亮起来。
每个人这三个字对我也很重要,我并不太在乎混沌大学来服务了多少多少人,当我说混沌大学要服务多少多少人的时候,会被那个数字所绑架,我也希望看到每一个人,你既然来到混沌大学,我们都有缘,希望能够帮到每一个人在这里面获得成长。无论你是创业公司的人,或者是大公司的人,或者是你个人的事业发展全都能在这里边找到你想要的东西,那将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东西。
好,这一Part我稍微做一个草莓时刻,在混沌大学26个思维模型当中,你最喜欢的思维模型是哪一个?请在互动区里面来拈出这个思维模型的名字,你能写出来,这对我、对我同事未来开发思维模型的重点会特别特别地有帮助。
混沌大学的应用的思维模型一共有12个,我们做了很多线下的创新商学院以及线下的创新训练营,后来我的同事们反映给我说,在线下学习的时候,大家最喜欢的模型是组合创新。于是在新的课程结构里边,第一个模型我将把组合创新拈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组合创新。
组合创新属于我们6个模块第一模块的创新算法里边的模型,组合创新。这个理论来源源自于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适用范围既适用于创业公司,创业公司比如应用、组合创新、单点破局,它也适合成熟企业。用第二曲线、分形创新持续地延续你的载体增长。
当然它也适合于个人发展,你可以第一曲线来评估一下自己的整个职业生命周期处于哪一个阶段,也就是哪一个单点你个人的才华来破你的人生之局,所以适用范围非常广,难怪这个模型受到同学们的喜欢,所以尽快进入到组合创新这个模型里边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混沌大学只讲创新,但是又请各位思考一下,创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创新呢?其实我们对创新这个词,我默认会是有一些解释的。所以我也做一个草莓时刻,做一个选择题,两道题,你认为哪一个更像是创新的要义呢?第一个选择是创新是从无到有的创造,第二个选择是创新是旧要素的新组合。
一、什么是创新?
那传统意义上对创新的定义呢?我们第一个关联词就是发明、创造、甚至我们创新一定要跟技术结合在一起来。我们也认为创新是从无到有做出什么东西出来。那这种定义非常,有一个很可怕的后果。有人认为创新是某一个特别有才华的人物,他天赋异禀,然后突然有了创新。
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其实就对创新和你之间隔了一个墙壁,我们今天给它一个新的一个定义,这个新定义有什么好处呢?告诉你创新是有方法论的,他可以拈出来的。我举一个小例子,来讲一下刚才的定义其实不太准确。
财经杂志有一个记者去问王兴,说很多人说你始终没有做出一些颠覆性的东西,王兴说:“我同意,不是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原创的,其实这也不是我追求的”。我相信大家对创新的理解有点偏,比如说问你一个问题,你写的文章哪一个字是你原创的呢?你写这个文章的创新取决于你对这些汉字重新排列组合之上,所以创新并不是从无到有来发明什么,而是把既有的东西重新组合起来。
刚才这个小案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创新理论之父熊彼特对创新方法论的定义,叫做旧要素新组合,我们把它简称为组合创新。我相信第一次听到这个定义的同学非常之失望,这么简单的一个定义怎么就能称为创新理论之父了?的的确确后来我发现,那些真正了不起的人物,当他提理论的时候都是大道至简的,你猛然一看的时候,你好像看穿了,但你应用的时候你会发现越来越有味道。最重要的是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创新是有方法论的,它并不是天才猛然间想出来的那个东西。它是把既有的要素重新组合起来,就叫创新。
好,这个不同意,我们来说全世界最伟大的创新家。我们说乔布斯我想你一定不会反对。你看乔布斯怎么定义创新?他的创新不是创造全新的事物,而是把不同的事物关联起来合成新事物。
上一个世纪,其实是本世纪,其实乔布斯这个人一生当中做了两次伟大的创新,把全世界往前去推进。一次是个人电脑,对吧?第二次是iPhone这个手机把我们带入到智能互联网的时。请问各位,他做iPhone手机的时候,他是完全原创呢,还是组合式创新呢?我们看一点点小视频,给大家体会一下,既使天才如乔布斯者当他来创新iPhone的时候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所以各位先看这一Part,我们说天才如乔布斯者,他所做的iPhone这个伟大的创新是由三个旧要素重新组合起来的,iPod、phone、internet重新组合起来的,是不是一个淋漓尽致的展现?
再各位,我们再想想大疆的这个无人机,其实无人机仅仅是个无人机,玩一玩你就腻了,他把无人机里面加了个什么呢?加了个摄像头。无人机加上摄像头就变成一个航拍无人机了,于是市场一下子怎么样?打破了。
无人机加上摄像头就满足了低成本的航拍需求,其实很多电影的航拍也已经是这样子了。就像它假如只是无人机就是个玩具,无人机加上了个摄像头,立刻就非常非常之美妙了
我们再比如说,大家特别这个有趣的一个茑屋书店。过去书店是书店,咖啡区是咖啡区,茑屋书店居然是一个书店加上休闲区的结合,它不单有书店,有阅读区,还有咖啡、文创用品、生活用品、娱乐用品等等。他甚至,他开发了一个卡,这个卡原本是可以买书和消费,后来这个卡在整个日本其他行业也应用出来去了,所以你说茑屋书店是什么?它是一个书店,是一个咖啡馆,同时它又是一张卡,所以这是非常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希望你一定一定要掌握一下,这叫组合创新。
二、组合创新两步
这个方法很有趣,所以拆解组合要素是创新的基本功,第一步是要把组合的要素拆解,拆解到最小单元,有很多种拆解的方式,有的让时间拆,有让空间拆。
那么推荐一种方式,它未必是唯一的方式,它可能是其中一种方式,按照尺度拆,拆到基本要素,拆到最小单元,英文叫Biulding block。你会发现往往拆到越拆到最小单元的时候,你对世界的理解就不太一样了。
当你看整个事物的时候,你是含糊不清的。你把整个事物拆解一下,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当你拆到最小单元的时候,最小单元这个词充满着魔力。把不同地方的最小单元重新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好的创新。那为什么我推荐按尺度拆解,因为按尺度拆解到基本要素,拆解到最小单元,这符合物理学和哲学的最基本的一个理念。
我们大家都学过物理学,物理学从古希腊开始,我们有一个理念叫原子论。他说自然界可以分割为不可再分的原子,那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是由原子与原子之间虚空来组成的。所以各位看,整个物理学的进步就是从分子拆分到原子,原子拆分成电子和质子,那质子继续拆分为夸克,那今天夸克和电子又能拆分为弦。请你盯着这张图看,当人类的科学家每当把物质往下拆分到下一层基本要素的时候,
就十几个、几十个物理学家成群结队地到斯德哥尔摩去干嘛?领诺贝尔奖金去了,这是人类进步的特别大的关键,在这个地方。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三体》,三体文明想禁锢地球文明的发展,他只做了一件事情。把人类对高能物理研究拆分最小单元的能力给禁锢住了,所以拆分最小单元这个能力居然如此之重要,这叫原子论。
那后来这种,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哲学里被称为还原论。他说当以一个整体你解决不了的时候,把它拆分为部分,部分最后可以组成整体,然后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这是物理学里边的还原论。从牛顿以来,还原论成为自然科学当中的基本研究方式,在很多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比如物理学,物理学今天最大的成就就是拆分到夸克,基本要素,拆分的基本要素。然后把基本要素重新组合起来,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四种自然界的基本作用力,然后把它成为更高的一个结构出来。大家把这四个作用力一直想找到推到它的终极去,那个东西叫万物至理。你看它是物理学,是不是这样子?
我们再去看生物学,生物学最重大的一个进步之一就是发现了遗传的最小单元叫做基因。找到了基因之后,整个动物界遗传计划的秘密、那个方式就被我们找到了,然后最小单元的重新组合是什么呢?就是繁殖。这里有什么自然选择,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这里边来。
你看,生物学最小单元基因。我们再看信息学,信息学找到个最小单元叫比特,叫字节。那有公司就叫字节跳动。自从找到了比特,0和1之间的比特之后,再把它重新组合起来,那东西叫算法。
所以你看这三个神奇的概念,在各自学科里边都是最小单元,都是基本要素,找到它以后,这个学科成立了,后人研究的方向也可以有了。
那我们建议是什么?我们建议把这种研究方向用到你的创新里边去。你看整体不清楚的时候,把它拆解拆解,拆解到最小单元。拆解到最小单元之后,用另外一种组合方式把它组合起来。所以很有可能你的创新并不体现在继旧要素或怎么样,而体现在重新组合方式上去。
所以组合创新我们给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拆解原有系统的基本要素。拆得越小越好。第二,拆解到最小要素之后,把它要素重新组合起来。你的创新可能体现在这个重新组合上去。
我相信你看到这两个步骤,你会觉得很简单很简单,但是组合创新的的确确是混沌大学最基础的一个思维模型,以后当我们用单点破局的时候,当我们用这个分形创新的时候,当我们用战略杠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无数次包括低端颠覆创新的时候都会用到这个简单的模型。所以再重复一下,当你看到一个复杂的系统,你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时候,拆解基本要素的能力是创新基本功。
我们又一次回到Elon Musk,这个案例讲了太多,但是还是值得我把它重新来拈一下。
Elon Musk是创新大师,他所运用的创新的基本方法论就是用还原论对要素进行拆解。Elon Musk有这样一句话,我盯着这句话我经常很着迷地看着这句话,我觉得特别地迷人,他非常之自信,他说你只要给我一个目标,我就一定能够把它实现。哪怕还没有想到如何实现,他就有一种全然相信的力量。你只要给我一个目标,我就能实现,哪怕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做,我知道我一定能找到办法来实现它。他所说的一定能找到办法就是把它拆解、还原、拆解、还原这个方式。
将来我们会详细地讲个案例,我们此处只是拈最被人所熟知的一个案例,Elon Musk在做电动汽车之前遇到一大难题就是电池,汽车电池的成本来贵了,每千瓦时600美元,一辆汽车需要电池的价值将会超过5万美元。我想起我当年在一个著名的商学院做教授,有一次我旁边一个院长跟我讲:“Elon Musk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以前做过电池的,这件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所有人认为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你看整个电池的话,的确是难以解决的。
Elon Musk非常了不起,他知道有一个方法论叫最小尺度进去,然后最大尺度出来。我们可以称为zoom in、zoom out。zoom in到什么程度呢?要去拆解,他居然拆解到惊人的原子这个层面上来,拆解到这个要素、元素这个层面来。
他说这个电动汽车的电池如果我拆一下,它是由什么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如果我从市场上去买花多少钱呢?就这要素本身只有82美元而已,你要知道整体组合起来是600美元,拆分到要素只有82美元,于是你立刻知道,这个成本并不在于基本要素,而在于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上去。
然后接下来第二步,我要找到这些基本要素,我用什么组合方式把它重新组合起来呢?这个地方他并没有重新发明组合方式,而是借鉴了松下笔记本电池的组合方式,用到了汽车电池里边来,所以再一次证明创新不是从无到有发明什么,而是把既有的要素重新组合起来,一定意义上来讲,如果你开着特斯拉电动汽车,你屁股底下坐着一堆笔记本电池。
所以这两个要素合起来,就构成了特斯拉的这个电动汽车,咱们全世界第一辆商业化的电动汽车,各位想一想,我稍微停几秒钟,你想一想。Elon Musk的组合式创新和乔布斯的组合式创新是不是这样子的?
所以我开场讲了一句话,我们希望把顶级智慧做到至简的应用。你看,组合式创新、还原论就是这么一个至简的一个应用。当然我们大家不需要像Elon Musk一样,你拆什么东西都拆到原子,那就要累死你了对吧?但是我们可以拆到一个模块化就行。
我跟各位说一个方法论,如果有一本书你看过,叫做《技术的本质》。它讲任何的技术都是由模块来组成的,所以所谓创新是什么呢?你把原有系统里边,你拈出一个模块出来,你把这个模块拆分成最小单元,这就是你创新的开始,我们称它为最小模型,也可以称它为最小单元。最小单元这个词非常非常非常之重要。
你可以回去拆一下,你所做的那个事情,它的最小单元是啥。如果你拆不到最小单元,你看到整个混乱的整体,说明你思维不太清楚。
比如说我们再做一个草莓时刻。请大家猜一下,阿里的电商帝国,他的淘宝网,淘宝网的最小单元是什么?淘宝网最小单元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你可以在互动区里边来写出来。
比如说腾讯的最小单元是什么?其实最早就是QQ那个软件对不对?你看百度的最小单元是什么?就是搜索框。阿里的最小单元是什么?就是一个淘宝店。他把线下的店开到了线上,然后把网民和卖家、买家的淘宝店来连接起来。
所以你看到今天BAT这三个庞然大物都起始于某个最小单元,最小单元是非常非常之重要的。你所有后来的东西都是在最小单元不停地叠加、不停地叠加、不停地叠加其他东西的,最小单元是你那个核心的那个逻辑圈是最小单元。那拆解完基本要素,刚才我讲的是如何拆解基本要素。
第二步呢是如何组合。有很多把它组合起来的,帮助你整理的这个模型。比如说熊彼特有五要素模型,但我觉得五要素模型略微复杂了一点,我们推荐克里斯坦森的价值网模型。克里斯坦森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他说技术无所谓颠覆,市场也无所谓颠覆,But技术和市场的组合才具备颠覆性。
你看,今天的创新理论大师克里斯坦森也一样认为组合是创新的关键。那技术和市场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呢?技术代表着供给侧,那这个市场代表着需求侧,供给和需求中间有一个连接端,所以混沌大学给推荐给各位一种组合基本要素的方法论叫做供需连组合法。供给侧、需求侧、连接端三端组合起来。
最早我提出供需连的时候,我觉得其实,哎呀,我就是想找个最简单的模型。但后来应用的时候发现,这个模型太棒了,太棒太棒太棒太棒了,后来发现它符合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后来想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是不是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所以供给和需求,就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事情,我们再加一个连接。那很多的时候创新要么是在供给侧发生的。比如说我们今天,我们国家提供给侧改革对吧?要么是在需求侧遇到一个大众的一个勃发的市场,要么是在连接端,本质意义上讲,互联网过去一二十年的蓬勃发展其实是连接方式、连接媒介的革命。所以用这个方式可以有效地拆解电商、教育等等等等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拆解一下你可以来试试看。
通过大家来做一个草莓时刻,一个选择题,比如我们用这个模型来拆解一下字节跳动,请你认为,你认为字节跳动在供给、需求、连接这三个点里边,哪一个点是它的关键成功因素?字节跳动的崛起到底这三个要素哪一个要素是关键成功要素呢?想一想。
还有我们发现,比如硅谷在产品里流行一个PMF模型,你做任何产品的时候需要Product、market、fit,所有我们了解产品的同学对这个产品很了解。你看Product、market、fit,Product、market、fit的最小单元是什么?MVP,最小化可行产品,我们以前学过这个理论,最小化可行产品,又拈出一个最小单元出来。
我们再比如说,大家如果熟悉电商,电商会有人、货、场模型,货就是卖家、供给,人就是买家、需求,场呢就是什么?连接了,连接了,连接了。 所以供给、需求、连接。
对于巨头而言,最终他想占据的呢都是那个场,是流量,你要从我这里走,你需要留下买路钱。当他获得流量之前,要么从供给侧进去,要么从需求侧进去。比如阿里是从供给还是需求进去的?是从供给。亚马逊呢?是从需求侧进去的。再比如说今天的社交电商这个之王拼多多,拼多多的供给、需求是我们所谓的低消人群,供给低端供应链。拼多多的单一要素最大化,最核心的单一要素是连接,那早期拼多多的连接靠什么?微信拼团。所以你看,供给、连接、需求模型。所以你可以看,你定一个模型你看看你所在的公司或者产品,今天你是需求侧需要发力呢?还是供给侧需要发力,还是连接端需要发力,这个模型非常非常的棒。
三、好未来与混沌大学的组合创新
既然我们这个模型来解读两个小案例,都是教育圈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是好未来,第二个案例是混沌大学自己,我觉得近的案例让大家更容易来了解一下。这个模型混沌大学的创新领教们的理解比我理解的要深刻了,所以大家将来有机会参加线下的创新训练营或者线下的创新商学院比我今天讲的会更加接地气一些。
教育行业、培训行业的要素拆解,如果从供给、需求、连接来看,供给这里边有学科,有的人会从做英文,有的人从理科着手,老师,有的人从名师着手,有的人从教研,然后普通老师,最近开始有用AI老师对吗?需求呢,有的是B端,有的是C端。连接呢,有师生比、大班、小班、场景线上、线下。你可以拆得更细一点,我只是这么一个模型,拆出来给你有一个感觉就好了。
各位想想看,好未来之前,中国的教培行业的这个巨头是谁?新东方。新东方早期的要素组合你是否同意,我说的早期。学科得是英文吧?然后老师是名师对不对?他面向对象是C端对吧?他是大班还是小班?甚至几百人对吧?他场景是线上、线下?线下。这是新东方对吧?
所以当好未来大概在新东方成立之后10年还是几年出来的,所以好未来需要跟新东方做作为竞争,他重新做供需连的组合,我展示给你看,这是一个beautiful、amazing的一个组合,用我们的组合创新理论来做。
新东方是英语,好未来是什么呢?数学。早期呢,他坚决不做英语,所以他创始人为了不做这件事情,跟董事会大吵了一场,坚持只做数学,跟新东方错位,真的是了不起的一个坚持。然后老师端他坚决不走名师路线,花了大量的力气去做教研,教研到什么程度呢?你从大学一毕业,经过培训之后,你可以把很好地把它交付出去。在需求端,他跟新东方一样都是直接面对学生,不过新东方早期面对的是出国的人员,他面对的是K12。师生比呢,新东方是大班,好未来是小班,而且前面坐的孩子后面坐的是家长,小到又小的地步,完全错位,完全错位。你看,这是好未来和新东方的错位竞争。
所以,由此好未来形成第一曲线,学而思培优。培优里边的组合呢是理科、教研、小班、线下,没问题吧?这是每到一个城市,利用这四个组合,把自己做成这个城市的这个这个冠军,所以大家想进好未来去学习,去学而思去学习,非常非常之困难。
但他的创始人非常了不起,他预见到互联网教育一定会来到,他在很多年以前就开始想,我的线下可不可以变成线上来试一试呢?所以很多年以前就开始在第一条线下曲线里边尝试有没有可能做网校出来。是在网校这个曲线里边,他尝试了很多种在线教育,有录播,哎呀,不太成功。慕课,不太成功。比如说这个小班直播,也不太成功。直到最近几年摸出一个海边双师课出来,他们找到感觉了。
所以他们为了找这个模型,大量地去探索,自己探索或者投资或向海外的去学习,最后找出一个独有的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完全是组合创新。请各位看,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的一段话。后来我们想,能不能把线上线下的优势结合起来,让一个好老师在线上给1万人讲课,但线下呢,每20个人一个课堂,配一个辅导老师给孩子预习、答疑,这就解构了学和习。
这段话里大家有没有看到组合式创新里面的味道?用咱们组合式创新你看这句话你就完全知道他在干啥了。我们来看,你看,这是网校,理科,他选择的老师呢,名师线上讲课。线下呢,是普通老师来给20个学生进行辅导,所以既有大班大到1万人,又有小班小到20人。既有线上讲课,又有线下辅导。各位看,是不是一种组合式创新?线上、线下双师的组合式创新。这种效果怎么样呢?非常惊讶。
2018年双师模式的完课率和续费率居然超过了面授班,所以2018年,这个曲线的收入达到了30亿人民币之多,一个新模式经过组合创新跑了出来。
2019财年,好未来主动控制线下扩容的速度,集中精力发展线上业务。各位看他财年,他的线上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纯线下的增长速度。线上试了很多种组合方式,最后这种线上、线下、双师、大班、小班组合的模式成功了。
我稍微停一下,留给你看一下。如果纯线上没有跑通,纯线下没有跑通,纯名师跑不通,纯教研加普通老师也跑不通,所以很多要素在供需连三方面组合起来,跑通了,真是beautiful、amazing。而所有单个要素都不是重新发明,都是本来都有的要素,他的创新体现在哪里呢?重新怎么样?组合起来。然后击穿预值,居然续费率超过面授班,真是beautiful、amazine,这个案例我希望你能够花一点点时间来体会一下。
最后一个案例呢,我想讲讲混沌大学。混沌大学呢2019年推出一个新的一个商品“创新商学院”,我回头想了一下,这也完全是一个组合创新的好模型,也借此跟大家来讲一讲,因为我自己的模型我感受会更深一点,自己的产品。
那么创新商学院可以说是个O2O三师新教育的模式,线上、线下、然后三师这个新教育的模式,怎么讲呢?
再一个草莓时刻,各位,大家在混沌大学学习创新课,混沌大学创新课知识上的最小单元是什么?你就知道咱们思维模型是啥,发现大家都对混沌大学非常之了解,所以这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我坚定地相信,成人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更多的知识和信息量,而在于深刻的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本质上是你思考问题的那个方式,如果你不提高你的思考水平,其实只是在低水平地重复而已,
越来越往后,所谓信息和知识量你通过搜索你都可以获得了,你还讲那些信息量有什么用呢?所以思考方式是特别重要的。我们把那些思考方式封装为一个又一个的思维模型出来,所以这就是要素一,供给端。混沌大学的供给端学习什么呢?就是学习思维模型。
那在创新商学院里边学习第二曲线的12个应用类的思维模型在学习什么?学习思维模型。这12个思维模型我们应用跑了一年了,线上也跑,线下也跑,到今年为止,我觉得还是非常之好的。包括今年迭代课程。
我曾经想试图把12个思维模型有一些挪出来,或者加一些进去,但是我改了之后发现不太好,我又改回去了。所以相对而言12个模型它今天还是比较妥当的,我只是改了几个字的描述而已。
那我们再看要素二,需求端,谁来学呢?换句话说,混沌大学很多人理解说混沌大学的东西不是刚需,但谁应该来学混沌大学呢?到底是创业者、创新者、管理人?到底谁应该来混沌大学来学习呢?其实我后来来体会这样一件事情,混沌大学不能用传统的说创业者、管理者、高管或员工这个角色来区分,混沌大学完全开辟了一个新的品类。这个品类叫创新,过去管理对应着公司的职位来对应的管理,但创新这件事情,在今天这个时代,我认为每一个人都会是创新者,很显然,越来越不确定性,周期变化越来越快,你只有创新你才能活下去。
做一个大胆的预判,今天人们必须学习创新,就跟前些年所有职场的必须学习管理一样,从管理能力到创新能力的提升,它将不是一个奢侈品而是一个必需品这样一个感受。所以借用混沌大学这个混沌创业营傅盛同学的一句话,每一个创新者都应该上一次混沌大学,
我特别特别相信这句话,所以我们需求端是谁?是创新者,我不会定义说多高职位、或多低职位、或个人、或职场、或创业公司、或大公司,我认为每一个需要更新自己思维系统,面对不确定人都应该来学习这些内容。
那第三件事情呢,逻辑很清楚,But供需端呢,发现之间是有差距、有距离的,因为什么呢?我们发现一件事情,创新是一种能力,所以创新教育仅仅是有课程是不够的,或者换句话说,你只是把创新能力当做知识来学习,当做思维来学习,也都是不够的,需要另外一个关键成功要素,这个要素才是混沌大学的关键成功要素,就是连接端。这是我们去年的体悟,如何学习。
线上学习思维模型,线下进行刻意练习,所以刻意练习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所有的能力都是练得的。如果我只是告诉你如何游泳的知识,你不去下水游泳,你将永远学不会如何游泳,创新也是一样。你就是把我的书背下来,倒背如流,如果你不去练,这个能力也长不到你身上去。所以我们坚定地相信,创新是需要来训练的,我们把那个词拈为刻意练习。
但是后来我们又发现一件事情,刻意练习是一个技术活,没有人能逼自己刻意练习,所有的刻意练习有一个要素,叫做教练。比如说游泳队他一定要有个教练,篮球队一定要有一个教练。而且非常有意思,游泳冠军的教练未必比游泳冠军游得快,但它不妨碍他是一个好教练。篮球也一样,足球也一样。是因为教练这个角色起到极其关键的角色,反馈、辅导、督促等等。于是我们把要素三,继续往前去迭代,又谁来连接。
线上思维模型由我本人来讲,线下的刻意练习要新物种来提供辅导,我们把它称之为创新教练。所以混沌创新商学院单一要素最大化就是用创新领教来击穿群体学习阈值。
我看到那个穿橙色的那位,你是不是刚参加过一个训练营?学习效果怎么样?非常好。你会发现100人原以为人太多了对吧?后来发现这个场域怎么样?非常重要。然后创新领教他未必他在事业上真的比你强多少,但是他在对模型独特理解上,在我们研发的刻意练习的流程上是非常之重要的。所以我们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让改变当下发生”,每一次线下创新商学院、线下创新训练营大家都要学到12点都不肯回家,是这个状况吧?都不愿意回家这个状况,每周六、周日的时候,全国有十几场的线下学习在混沌大学里发生着,那感觉特别特别地美妙。
姚欣呢是我过去创业营的学生,那他最近重新创业,前一段他带了他几个小伙伴一起参加了线下的创新商学院,他写了一个帖子。他说:“通过线下创新院的学习,我才意识到之前听的混沌大学课程,自己只领悟的十之二三,没有刻意练习的思维模型不是我自己的”。这句话非常深刻的体验,他说这是他近三年来最有收获的一次学习了,所以很显然,我们发现通过供需连,然后把连接用创新教练作为单一要素把这件事情给击穿了,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生在身边的一个组合创新跟各位来分享一下,供给侧12个创新思维模型,需求端,所有的创新者,跟职位、跟身份,跟你是事业的还是跟你个人发展全没关系。然后连接端、线上、线下的结合,我们称为O2O,领教、我与同学成为三师制这样的一个学习方式,我认为非常之美妙。
所以每次看到同学们学完之后,一堆的感谢信,心里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快乐,这个小模型贡献给各位。
所以在这个复盘一下,这一Part里边我讲了,我们26个模型里边,最朴实的一个模型组合创新。我以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个模型会受到同学们最大的欢迎,所以后来有同学跟我来讲,他的组合创新的一个模型有点像什么呢?有点像射雕英雄传里边那个郭靖学的第一招,那个亢龙有悔,他跟洪七公花了大量的时间就练这一招,就练这一招。最后发现什么呢?朴实无华特别有用,特别特别地有用。
它就像程咬金学的那个三板斧的那样一种感觉一样,这个模型非常非常之有用。你作为一个个人,你组合你自己的事业发展,初创企业找到自己的破局点,我这个企业连续创新,我再重新组合我既有的要素,全都有用这样一个模型。那拆解基本要素,应用的是还原论,要素重新组合是供需连模型。供需连模型在我们未来里边更多的会用到。
在课程之后,留给大家一个思考题,这个思考题我们在线下学习的时候经常用到,由于这个公司很有名气,所以方便你来拆解一下,用供需连模型来分析一下瑞幸咖啡。供给端、需求端、连接端他分别做了哪些创新?在这三个端里边,哪一个是他击穿预值的那个单一要素呢?请你分析一下。这是在APP里边留下的作业。
同时延伸思考题呢,你自己做就可以了,用供需连模型分析一下你的竞争对手,然后用供需连模型分析一下你自己。请注意,我的建议是你先分析你的竞争对手,为什么?供需连模型也有一个问题,他就是特别容易什么呢?自圆其说。发现很多人一开始用供需连模型的时候呢,用这个模型来把自己既有做的事情给怎么样?合理化掉了,其实这特别特别不好。所以你先去分析一下你的竞争对手,然后再来拆解自己。将来把这个模型结合上破界创新,你会发现你原有的供给需求连接里边有很多东西是被你思维遮蔽掉的,这个模型非常非常之重要。
但是最后的最后还是要提醒你,我讲的方法论呢也仅仅是一个方法论,请你理性地学习、审慎地怀疑,然后在你的实践里边慢慢地去应用,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
OK,第一个思维模型,组合创新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同学们,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