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
最近和朋友聊到体制的话题。
朋友初入职场,对于相对封闭的体制内,颇感压抑。
以自己在国企待了二十多年的感受,觉得有得也有舍。
不过,不想简单的和朋友交流,担心没有换位思考,说教的成分多了,浪费彼此的信任。
仔细想了想,脑海中浮现出薛兆丰老师课程中讲的一个词 “租”。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资产,不以收费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资产带来的收入就是租,这是一种相对“旱涝保收”的收入。
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一定程度的租。但随着时间、竞争条件的变化,真正旱涝保收的收入并不存在。
过去,人们总提到进入某某体制内,就像捧上了“铁饭碗”。
时过境迁,多少当初的“铁饭碗”的已经锈迹斑斑。
薛兆丰老师从租,又讲到官僚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我们说公共选择学派研究的是非市场的决策。我们生活当中除了市场机制、工厂、公司、商场以外,还有许多非市场的机构。它们是我们生活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机构和组织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行动不以钱为指导。
1. “官僚机构”是个中性词
什么叫官僚机构呢?bureaucracy,要注意这可是个中性词,它指的是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的机构或者组织:
第一,这个机构的雇主和雇员不从这个机构所获得的收入当中直接分配收入。也就是说,不管这些机构的收入是高是低,这个机构雇主和雇员的收入都不受影响。
第二,这种机构至少有一部分的营运资金不来自于他们的营运活动,钱是从别的地方划拨过来的。
这样的机构叫官僚机构。用这个标准来看,政府当然属于一种官僚机构,大学很大程度上也是这样的官僚机构。除此以外,私人机构里面的研究所、研究中心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慈善机构、宗教团体也具有这样的特征。
我们这里所说的官僚体制,泛指那些具有这些特征的机构和组织。在这些机构里面的人也服从一些特殊的约束。
比如说,这当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他们不能随便地去找工作,不能今天在这个部门,明天又跑到另外一个部门去。虽然也会发生一个人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调动,但那得经过特殊的批准才行,不像在市场当中的人能够到不同的地方找工作。
第三,每一个在官僚体制下面的人,他的绩效评估基本上是由他的上司决定的。由于整个机构都不看钱,所以对每一个人的绩效评估就得看钱以外的指标,这些指标的拿捏基本上由上司说了算。你的顶头上司怎么看你,对你升迁的前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官僚中人的追求:津贴、权力与声望
对官僚体制的经济学分析,开山之作是图洛克(Gordon Tullock)在1965年发表的名著,叫《官僚体制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y)》。这本书在2012年由商务印书局作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
图洛克在这本名著里面,就画了一个简单明了而又生动的图。那是两条交叉的曲线,我给你复制了这张图。
这张图说的是,在官僚体制工作的人有许多上司,这些上司离他越近对他的影响就越大;他的上司离他越远,哪怕官职更高,对他的影响也越小。
一个普通的科员,他顶头的科长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但离他很远的其他官员,哪怕是一位省长,对他的影响可能也不大。正因为是这样,每一位官员都会把那些官职比他们高,但离他们的岗位比较远的人看作是跟自己职位相等的人。
在官僚体制里面,每一个人要取得他顶头上司的认可,是他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约束。而在官僚体制里面的上司,他们追求什么呢?
由于整个官僚体制追求的都不是金钱——他们不能直接追求金钱——他们追求的是金钱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办公津贴(Perks)、权力(power)、照顾下属的机会(patronage)。三个英文字母都是P开头,简称3P。(图洛克呀,污捂呜)
3. 官僚体制中的信息失真
官僚体制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它内部的信息传递是一层一层传达的。图洛克是当代最早研究这些信息传达过程的特点的经济学家,他指出信息在传达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失真。而如果领导要找下属了解情况,他做过很细的分析:
每个领导听20个人向他汇报,那一天的工作基本都已经排满了;而这20个人又顶多只能听另外20个人的汇报。这样一层层发展下去,用不了多少层,信息的丢失就会非常严重,到最后,金字塔上方的领导根本就不知道下面的人在干什么。(大大雷霆震怒之南海14日)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一种任何官僚体制都难以克服的天然困难。
4. 为什么有野心的人最谦虚
而由于绩效考核跟钱没有关系,所以人们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行为。
图洛克在这本汉译名著里面说,无论干什么,野心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连野心都没有,不在一个问题上、不在一份事业上比别人多付出的话,他几乎肯定不会有成就。所以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野心的,或者称之为雄心也可以。
但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官僚体制的升迁恰恰把谦逊当做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比如在一些宗教组织里面,你要能升迁必须是个非常谦逊的人。(动物世界之猎豹匍匐前进,目标>猎物)
这时候你想,一个非常聪明又有野心的人,发现自己身处这样的一个官僚体制,他如果要升迁的话,他会怎么办?他就会比别人显得格外谦逊。而那些本来就没有什么大志向的人,反而会大大咧咧,有时候会沾沾自喜,这种人反而没有野心。
你看图洛克的观察是非常敏锐的。
5. 什么样的人能在官僚体制中存活下来
他还指出,所有这些官僚体制由于它们不和金钱收入挂钩,他们追求的都是更远大的社会理想和目标,人们就会倾向于认为,在这里面工作的每一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推动社会的远大目标。
但实际上,在这个体制当中待着的每一个人,由于他们要在这个体制下面存活下来,取得发展的机会都必须赢得上司的认可。所以他们每做一个决策都遇到一个两难的选择,到底是要服从上司的意愿还是服从社会远大目标的要求。我们知道这两个目标肯定是会有冲突的,不可能完全重合。(洞察人性)
所以图洛克说,我们假定有两种人,一种叫理想主义者,每当面临这种两难选择的时候,他总是把社会的目标放在第一位;而另外一种人称之为现实主义者,每当遇到这种两难选择的时候,他总是把上司的意愿放在第一位。结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结果会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果,那就是只有那些服从上司意愿的人,才能在一次一次的筛选当中,在体制中存活下来。你要成为一位伟大的科长,首先要当一位科长;你要成为一位伟大的参议员,首先要当上参议员。(丛林法则吗?)
图洛克举了一个在物理实验里面分子分离器的例子。不同的分子由于有不同的同位素,它们的质量是有轻微区别的,但是在实验室当中,如果对这些具有不同同位素的分子做分离处理的话,那么经过一次过滤、二次过滤、三次过滤,不同质量的分子就会被分离开来,而且纯度就会越来越高。
所以,不管你进入一个行业之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怀有什么样的愿望,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经过一次一次的洗礼以后,能剩下来的就是想法、经验、态度都非常接近的人。
以上是1965年的经济学著作,那时候比尔盖茨才10岁,计算机革命还没到来,更别说互联网经济了。
现在的体制也在发生着变化,毕竟进入体制的已经是90后和00后了。
辞职,原来在我们看来是不能想象的一个词。
但在这个用脚开始投票的时代,我的同学已经有一位辞职了,身边的同事也有人提出要辞职了。
在我看来,辞职对体制来讲未必是坏事,不一定就是行业或企业价值的衰减。
也许,是每个人在对沉没成本重新思考后,做出的选择。
离职的人多了,点点滴滴的水滴汇成涓涓细流,从而形成人力资本的流动。
这种流动性带来的人力资本的变化,希望能够刺激到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层。
屁股指挥脑袋是对的,但是屁股下面有了流动的感觉,是不是该想想是不是吃了不合适的东西了?
这就该指挥脑袋想想,吃的时候不仅注意吃相,还要提前想好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
不过,要是身体素质好的话,吃啥都没问题。
所以,流动首先却取决于自己是不是有个好身体。
奔涌吧,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