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情与爱——婚姻不必有情
多少人被这么一则故事给骗了:一位外国人说,你们中国人在没有感情的情况下就结婚难道真的不觉得不妥?中国人回答: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婚姻好像炉上烧水,越来越热烈。而你们外国人的婚姻好像热水渐渐放凉。所以我国的离婚率比你们低。
说吧。多少人被这个故事骗了。(感情是可以培养的,离婚率低比离婚率高强)长久以来,在中国人的婚姻中,感情是最不重要的,离个婚跟关云长一样要过五关斩六将。的确,与父辈们相比,我们的离婚率要高不少,但能说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比不上父辈吗?能说父辈婚姻的感情远远比我们好吗?感情又真的可以培养吗?
现实告诉我们,播下一颗种才可能发芽。发芽与否取决于种子是否优良,土壤条件如何,天气怎么样。什么时候不播种也可以长出芽来了?我是没有听说过。所以,我一直都不认为感情可以培养。比如我所知道的那些经过介绍认识,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从而结合的夫妻们,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有的本就没什么感情基础,在日复一日的琐事与争吵中同床异梦。只是因为孩子或者因为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而被迫依然住在一起。对于很多夫妻来说,他们的婚姻状态不是已婚,而是还没有离婚。
经济发展促进离婚。为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离婚率一路飙升?因为经济发展了。据说避孕套和避孕药是世界一大伟大发明。它们的诞生成功地将女性从无休止的生育和家庭中解救出来。女性得以投入职场,拥有经济独立的能力。据调查发现,高学历和高收入阶层女性被伴侣家暴的概率低于低学历低收入的女性。这并不是因为这一类女性的伴侣就不爱家暴,当然因为其自身条件她们就过滤掉了相当一部分暴力倾向人群。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们可以在遭遇家暴的第一时间有足够的底气提出解除关系。她们大可以自己养自己和孩子。这也促使她们的伴侣在动手之前三思而行。所以,姑娘们,没有一笔存款和足够养活自己的能力之前不要把自己带到围城里去。
除了家暴。离婚还有相当大的原因是伴侣出轨。同样的,高学历高收入女性可以大方地选择原谅或者离开。不过,最让长辈们不理解的一点离婚原因是“三观不同”。
生在信息爆炸年代的90后们择偶的第一要义是三观一致。长辈们认为只要人老实善良,怎样都能过下去。可是,时代不同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找一个高级室友,一个合伙生孩子的人。要能聊在一起,在一个频道上。有些夫妻婚前是三观一致,婚后某一年,一方飞速进步,一方原地踏步而没有赶上的觉悟。那他们离离婚也不远了。我国的传统是“糟糠之妻不可弃”。要搁从前,嫌弃伴侣配不上自己了而离婚那肯定会被戳断脊梁骨。如今,有相似经历的人越来越多,似乎也可以理解了。如果不打算中途再找,夫妻就是彼此相伴时间最长的人。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看起来好像不长。可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月有三十天,一天有二十四小时。那么多的时间,就要随便和人共度吗?
看着外国人拍摄的关于婚姻的电影。我想很多人都可能不理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广大中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陪着就已经心满意足。可是,改革开放已经快四十年了。中国已经富裕很多年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愿意相信爱,不敢去爱也不敢去接受爱呢?
世间的情,只有血脉相连的亲情是永远无法从生命中拔除的。感情,无论是什么情,都是虚无缥缈的。其中,爱情最甚。一个人可以无缘无故地爱上一个人,也可以无缘无故地不爱一个人。一切都缥缈的好似山中的岚气。我承认,感情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幸拥有。不然也不会让那么多优秀的艺术家穷极一生去赞美。拥有了,也不一定代表能永远拥有。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我认为婚姻中没有爱情是合理的。但是,没有爱情的婚姻里应该有尊重,信任,愿意共同进步共同付出的因素在。
因为感情和尊重以及信任都是双向的。人不可能只付出也不可能只享受。只有双方都愿意付出和享受的婚姻才是值得赞美的。而没有感情,能够得到彼此的尊重和认可。也已经够了。
必须记住,没有情的婚姻一定要基于此。即使不能有幸享受甜美的爱情,来世上一遭的我们也不应该太过委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