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
这个季节,适合去乡间漫步,因为乡间,五颜六色的风景,别是一番味道。
我对于乡间的深刻认识与记忆,停留在儿时。记得小学时学的一首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那首歌的声调轻快,仿佛已走在乡间,还会哼上几句歌词哈。想想,乡间給我一种恬淡的感觉。
春天,乡间格外美。我记忆中的乡间,一到春天,那里是春意盎然,人脸上洋溢着笑容,因为春天可以播种。冬天的“休假”,让他们把春天需要播种的种子都备好,就等着春的来临。
走在乡间,会看到男女老少带着锄头、铲子、种子、喷雾器等到田地里。一般是老人下地居多,年青人大多出去务工,种田并不能挣很多钱,种地,还要看天吃饭。对于老人来说,下地干活是他们的生计,也是他们打发时间的“消遣”;对于青年人来说,务农无法真正的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出去务工,才会有更好的出路,他们更倾向于走向城市工作。对于妇人来说,“相夫教子”的传统传承了下来,她们留在家务农,教育孩子,孝顺老人,等待丈夫能够赚些钱回来。对于孩子来说,乡间是他们最喜欢的地方,自由自在,奔走在田野,很是畅然。放假或有空时和家人一起务农,并不会感到多么别扭之类,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乡间的小路上,路上很是热闹,就好像人去赶集一样。街坊邻里遇见了,在路上会聊聊天,聊的大多是天气、种的什么庄稼或菜、孩子是否往家里打电话、老了,干活不要那么急之类的,聊天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他们聊着说着,就各自走到自己的地里。
初春刚到时,那时的田地,从远处看要么是大棚,要么是麦子,要么是种的菜,颜色很是单调。经过他们这一忙活,田野里散发出了一种泥土的芬芳,庄稼的稻香。随着春的慢慢结束,那播撒的种子在春的希望中也慢慢地扎根,不断地生根发芽,让田野间再现生机,再现力量。
一到下雨天,乡间是另一派景象。种了地,农民更期待一场春雨来浇灌着那些庄稼,有了春雨的浇灌,它们会生长的更旺盛。农民很是高兴看到那样的景象;若天不降雨,幼苗经不起泥土的考验,就会蔫了。农民种了幼苗,可不是为了让它们蔫掉的,只能自己从家里拉水浇幼苗或者地里有水井,通过水井浇灌。
他们的年龄大了,并不像年青的时候那么动作利索,这样的大工程对他们来说,有点费力了。一般是找孙子、孙女、儿媳或儿子帮忙,大多是孙子、孙女帮着一起拉水浇苗,儿媳忙着弄自家的地。有出去不打紧的年青人,是在春种忙完之后再走的,把自家的地种好,顺带帮着把老人的地也給他们种好。种好后,打药、除草,他们就会清闲些。等该收成的时候再回来收割。这样在春种之后再出去的年青人并不是很多,他们走时,会交代自己的爱人、孩子帮着爷爷奶奶种地。
乡间,虽然更多是那一条乡间小路,那一条小路连接着田野,也连接着人心,还连接着生计,更连接着希望。
乡间,点点浅红的小花在两旁笑弯了腰,绿中夹黄的油菜花不时在风中翩翩起舞,小狗在乡间奔跑着,偶尔“汪汪汪”的叫着,仿佛在说着玩的很快乐。
乡间,在人、庄稼、动物、花草的妆点中,存入了它的画卷中。
热闹与静僻同在,喧嚣与幽静同在,希望与生机同在。
乡间在春意中,远处是画,近处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