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玉米
都说菜场最具有人间烟火味,果真是这样。只要你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买菜的人形形色色,各自都揣着一门买菜的学问。
周末去买菜遇见了这样一幕:有两位60岁左右当了奶奶的人,都在同一个摊子上买鱼,一前一后都在讨价还价。前面那人说:你家的鲫鱼怎么卖的那么贵,不停地再强调别人家的摊子都比你便宜,刚让摊主也便宜点。摊主也是霸气最后直接来了句:那你去买别家的鱼好了。后面那位妇女说话听着就让人舒服:哎呀,自从买了你家的鱼,其他家的都吃不惯了,老客户了,这次继续给我最便宜的价格哈,以后还得常来买。这话说的,摊主一个高兴啊,摊主也很爽快的答应了。旁边那些还在挑挑选选的人听见回头客这么说,都要买他家的鱼来尝尝。
我偷偷问后面那位妇女:他家鱼真有那么好吃啊?那妇女贴着我耳朵悄悄说:我也是第一次买,这么说就想让他便宜点。我笑着:你真会说话,还个价都能把老板哄的一个开心,还帮他拉了不少生意,不像前面那位还价还的把老板都惹怒了。看来,好好说话真是一门技术活。
买完鱼转场去买玉米,从小到大都特别爱吃玉米。今年自家的玉米还没成熟,菜场里已经开始有的买了。我工作的小镇也有个菜场,很多阿婆都会那些自家种的蔬菜瓜果拿出来售卖,物美价廉,比城里的便宜的多的多。一圈兜下来,今年的玉米都涨价了,去年带壳是3块钱一斤,今年都要4块钱了。
买玉米最关心就是玉米甜不甜?糯不糯?每次问下来,都说又甜又糯,拿回家一吃,又甜又糯的很少。怎么保证买到又甜又糯的玉米呢?直到今天我才学到了一招,教我的人是和我一起买玉米的一位中年男子,他亲自向我演示了一遍:拿起一根玉米,在肩头部分用指甲抠开外壳露出一粒玉米肉的大小,拧下一粒玉米肉,放嘴里舔一下,咀嚼一下,就能判断出来玉米的甜糯程度了。
我学着男子的方法试了一下,玉米粒放在嘴里确实有一丝丝甜味,至于这个糯不糯,凭我买菜的道行真判断不出来,那就往嫩的里面挑吧,这个还是有会的。这次买回家的玉米果真非常好吃,以前要买到这样的玉米全凭运气,现在可以靠经验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