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皮的蛇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
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传道书 1:9-10 和合本)
关于“日光之下并无新事”的理解,之前想当然地认为是现在和未来正发生或将发生的事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切只是旧貌换新颜,换种形式重演一遍罢了。
今儿通过阅读又发现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周围必然也有人经历过。有了困惑的地方,除了无头苍蝇似的去书海里寻找答案,也可以多请教身边的亲朋好友。
前者是纵向思维,后者则是横向思维。这种横向思维是我所欠缺的,大概是因为之前二十年对周围人与事的关注过少,与身边人的有效交流过少,以至于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和感悟过少吧。
我在书中寻找理性自我,希望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在生活中却无限放大乃至放纵那个感性自我,与人相处及交流时全是个人情绪的释放,以至于交友模式过于幼稚,失去了很多结交良师益友的机会,也因此失去了很多成长与进步的空间。
最健康且成熟的关系应该是植根于共同成长、互相激励的。
而在这之前,我对于共同成长的认识是多么浅薄呐,以至于将其定义为无条件的陪伴以及互为积极或消极情绪的出口。
这些,虽然也算是一段值得信赖的关系的一部分,但终究也只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罢了,一本书、一个日记本或一个陌生人也足以胜任这样的角色,毕竟不过一个龙套,无需太多技术含量。
想让一段关系长久,至少也得为对方做点有技术含量且他人不易取代的事情吧,比如倾听对方遇到的问题,一同分析问题的成因与解决办法。
若实在阅历有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真诚地为对方祈祷,便是最好的祝福了。
提到这,我想感谢我的弟兄姊妹们。他们用言行启示了我一段健康关系的组建与维护,也教会了我“分享”一词实践层面的含义。
昨天与彩姐聊着聊着,顺便分享了自己在看的一本理财好书。彩姐说这本书她有,而且还给我推荐了一些她在学的课程,以及一个干货超级多的APP(得到 APP,感兴趣的亲可以去看看哦)。
我给出去的只是一朵小雏菊,收获的却是一座金光闪闪的宝矿!
这一对比,让我十分惊讶,也十分感动。
难怪乎一些有智慧的人都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在一起才能走得更远”。
小聪明一大堆,而大智慧全无的我,出于某些利己的不良竞争意识,总是发现一点金子便下意识地占为己有,拒绝分享。
古语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若不主动赠人以木桃,他人便是拥有琼瑶无数,我也无缘得赠。
当然,若只是怀着得人一杯羹的心态去分享,得失心太重,也容易走火入魔,于己无益。
今早,读《瓦尔登湖》关于阅读那一篇,真是字字扎心,羞得我想从窗口跳下去。
“大多数人只要自己能够阅读,或者听别人阅读,就心满意足了,或许他们还坚信有了一本好书《圣经》里的智慧也差不离,于是,他们在生命剩余岁月里的所谓轻松阅读中浪费自己的才能,无所事事地度过余生。”
“我们的阅读,我们的交谈和思想,水平非常之低,跟小人国里的侏儒倒是很般配来着。”
“我们是教养不良、粗俗无知的文盲;文盲有两种:一种是镇上目不识丁的老乡,一种是只读过儿童作品和适合极低智力读物的老乡,这两种文盲究竟有什么显著区别,我承认,我还看不出来。”
这大多数人里边可不就有我这得意洋洋、沾沾自喜的草莽一个,真是羞!羞!羞!
之前三年,一则为了解惑,二则为了某些不可否认的虚荣心,痴迷于买书、囤书以及逛线上线下的书店。
书买了好些,摸过封皮的也有好些,但真正读过的却很少,其中真正高水平的书几乎没有,更不用说匆匆刷过一遍就作罢,得到的也只是作者的零星牙慧而已。
可叹我竟因为摸过几本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书,便自以为很棒、很了不起了,其实不过一个自作聪明的傻子。
这傻子将头颅高高昂起,跌了一跤又一跤,仍不晓得低头看路,真是可怜,可笑,又可叹!
回首过往几年,真是为自己羞愧,恨不得穿回去给自己来一耳刮子,清醒一下神智!
往者不谏,惟有感谢这些阵痛,以及一切美好或不美好的遇见。
蛇七年一蜕皮,希望自己也能够去去那些老皮,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吧!与君共勉之。
202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