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凡的男人,人生中最危险也最幸运的一天
全美航空1549航班起飞,遭遇鸟群撞击,引擎熄火失去动力,低空降落,直冲建筑大楼……
萨利惊醒,才发现是一场噩梦。
这便是电影《萨利机长》的开头。在看电影之前,我就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改编,讲述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水面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所以,飞机出事是真,迫降是真,但事实是——迫降成功了。迫降成功,全员生还本应该是一件值得欢天喜地的事,但萨利机长却被噩梦纠缠,失魂落魄,愁容满面。整部电影也充斥着一种压迫感和悲伤感。这是为什么呢?
1、英雄与平民
155人全部生还,这对于飞机事故来说,是一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消息。萨利理所当然成为全民英雄,电视机里不断地播放当天的新闻,萨利机长,杰夫副机长,乘客应邀参加全美最火的脱口秀节目,酒店、酒吧,总有人认出萨利,给英雄拥抱,为英雄干杯。时势造英雄,但英雄其实也是一个平凡的人而已。
光环背后的萨利,要不断地参加飞机事故调查会议,要面对国家运输安全局的听证会,还要面对家里的一堆问题和账单。如果,飞机事故的听证会上,萨利做出水面迫降这个决定的必要性被推翻,那么他便会在即将可以退休的年纪被辞退。时间被排得满满的,抽空打电话给妻子,却得到的是妻子的抱怨和“怎么办”。
我们通过电视画面看到的是英雄的光环,但光环下面的每个人,其实都面对着平凡的生活。而突然成为英雄的萨利,一切运转失去控制,他并不能承受这个英雄这个角色。在寒风刺骨的街头跑步,他失神差点撞上汽车,在高楼的落地玻璃窗边眺望,他眼里是一架飞机撞上了对面的大厦……
他想要时间回到1月14日,他想要那个平凡的萨利。
2、自信与质疑
电视上正在播放着全美航空1549航班水面迫降的新闻,幸运生还的乘客透过镜头表达对萨利的感谢:“你以为自己要死了,绝望了,可又奇迹般地捡回了一条命,谢谢你,机长。”萨利关上电视机的画面,脸上没有一丝笑意,出现在国家运输安全局的飞机事故调查会议上。
所有的乘客都在感恩能在这样一场事故中生还,都在感谢萨利做出的英明决断,但萨利却在面对一次一次的质疑。
为什么不在受到撞击之后返回机场?
根据飞机数据记录器,左翼发动机仍有推力。
航空工程师经过推算得出你完成可以返程。
通过计算机模拟,降落在飞机场的可能性为100%。
……
萨利的回答是——根据他四十二年的航空经验,他判断发动机失去推力,无论时间和动力上都不能返回机场,水面迫降是唯一的方式。
但是,各种模拟、推算、数据,都与萨利的记忆不符,萨利都不得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了。如果,万一,水面迫降没有成功,那么155个人的生命便都失去了。
这样的结论让人不由地打了一个冷颤,同一个决定,即使是在过程中稍有一毛一厘的差错,我们可能就不是在为英雄干杯,可能是在为悲剧默哀了。
3、人与科技
到底是模拟、推算、数据是对的?还是萨利是对的?这场胶着的对决,各执是非。
萨利提出真人模拟。真人模拟的情况,跟电脑模拟一样。
萨利提问,真人模拟的飞行员练习了多少次才能得到他们看到的效果,得到的答案是17次。
萨利提出时间差。真人模拟的是电脑计算出来的路线和结果,而忽略了人做出应对的时间。
终于,加上了35秒的时间差,所有的真人模拟全部失败。
而随之而来找到的驾驶舱通话记录还原了事件的全过程,左翼发动机也被打捞起来,证明彻底损坏无推力,飞行数据记录器出错。
计算机只能从已知数据中去分析和规划,却不能获取未知的因素,依靠直觉和经验作出判断。当处于一个从未有过的突发事故,计算机要如何去分析和规划呢?它的数据库里并没有。
而这样一场看起来逻辑严密的听证会,只纯粹依赖数据和模拟,恰恰忽略最根本的因素,那就是——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到底是我们发明了科技,还是科技操控了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越来越依赖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是不是也忽略作为一个人去经历各种事情而产生的情绪和感受?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立刻想到的事情就是搜索,那么这样是不是就缺少寻找答案的过程的各种经历和感受?也许你可以去图书馆翻阅书籍,享受阅读时光,也许你可以去找可能知道答案的朋友,然后相谈甚欢,也许你可以把问题记下来,直到某个时机豁然开朗……
突然想到另外一部电影《人工智能》,电影的结尾,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灭绝,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可以穿越时空,无所不能,却唯独没有情感。
说回《萨利机长》,一个平凡的男人,经历了人生中最危险却也最幸运的一天。这样的跌宕起伏,其中滋味都在电影了,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