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让我“活”起来
毕业11年,教书11年,青春往事不可追。想谈往事,就得说“当年”,遥远而依稀;想谈家庭,除了孩子父母,就是油盐酱醋茶,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钱;想谈爱情,家中那个高个、大肚、可能还有点“秃”的中年男子就是曾经的最美,此时想到王子,就只有“呵呵”了。
在这而立之年,我常常想,我该“立”什么?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看看自己的样子,估计这两个词都觉得委屈吧。立千秋伟业,细细思量自己,一个教书匠而已,立什么伟业?立德立言吧,每天开门,对着调皮的孩子就是狮子吼和铁砂掌,哪来什么“德”和“言”。
哎,岁月已经为我向“老婆婆”的队伍进发吹起了号角。
2019年春节已过,年味渐渐褪去。街市上该营业的早营业了,该打工的早就背着背包走了,该到对面区政府办公室坐起的也去了,环顾四周,我这个像老婆婆的年轻人带着一个娃在小区里面闲逛,背着背包,提着水杯,拿个玩具,手里少不了的是一个手机,不然如何打发下午这几个小时的孤独啊。在这寒假里,不爱运动,不会娱乐的我,身体是静止的,思想是静止的,再等等,目光也可能是呆滞的。这种生活,细思极恐,感觉自己在岁月的悬崖上迅速下降,失重之感非常强烈。
我拿着手机坐在滑滑梯边上,不是追剧就是漫无目的的翻着。这段时间,《知否》热播,先不说剧如何,那个该死的芒果台就是作死,搞来搞去,追剧的兴致没剩几分了。偶然间,看到一个白底的“简书”APP,这是个什么东西?我打开看,首先看到一篇简友写的《告别简书》,看着这题目,我很好奇,看完整篇文章之后,激起了我很多的感慨,也才有了今天的这篇东西。这位简友首先是让我佩服,她年过五旬才开始写作,到目前为止,写了3本小说,几十篇散文,杂七杂八加起来有70多万字,粉丝3万多,对于一个非专业作家(我认为她算是作家了)来说应该还是不错的成就了。为了写好文章,她每天以读促写,写三个小时,读三个小时,还要教书(这个工作是很花时间的),干家务,可想而知,这个工作量不是一般人能够天天坚持的。这位简友说了离开简书的原因最主要是觉得自己在写作方面并无才华,自己写起来费心费力无新意,既浪费自己时间又浪费读者时间,我觉得这位简友是非常理智而又明智的。在读大学时,自己性格内向,不喜欢和人交流,就喜欢看书,也写写东西,后来写来写去,就是无文思,即使有,来得快,枯竭得也快,时断时续,写好一篇,自觉信心十足,有时几天都没有灵感,到后来也懒得动笔。既然无此才华,又何必强求呢?这一点倒是同这位简友的想法暗中契合了。这位简友年过半百写了那么多书,看了那么多书,而自己呢?自觉汗颜!而且,这位简友也是一位老师,我心中暗自想,谁做这样老师的学生,都应该是一件幸运的事吧?在老师的举手投足间,是难以掩盖的书卷气,对学生而言,这不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那又是什么呢?
我还看了一篇《谁培养我们,都不如自己培养自己》,这篇文章还是一位教师写的。教师的职业,就是培养人。一个优秀的人,都是在教师朝朝暮暮的琢磨中出来的,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品德修养。这种培养,不是耳提面命,而是相濡以沫;不是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教育就是以生命来滋养生命。如何自己培养?好的平台不是人人都有,好的老师不是容易求得,但芸芸众生不是坐等佛的点化,我们可以自己修炼。图书馆是一个没有门槛的方,图书世界是一个没有界限的国度,只要你够有毅力,只要你够有好奇心,什么平台不能得,什么名师不能求。文中提到的考上中南财经大学和留学韩国的两个女孩,都是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了优秀人才了吗?真人才何须等平台,真人才是自己建平台。自己培养自己,静下心来读读书,读书首先培养的是“静”的自制力,然后训练的是理解力,还有书中人物对自己的影响力,感动生情,动笔出口成章,落笔生花,锻炼的是理解力和逻辑力......一个人生活工作的能力不是就培养了吗?无需名师指导,无需父母担惊受怕,爱阅读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今天下午一口气看了很多篇,也发了几点自己感受,我觉得自己就喜欢读教师简友文章,感受多多,共鸣多多。但又有例外,还读了一篇,篇名忘了,大概还是说读书让人气自华的。说的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学历不高,但因自己爱读书,喜欢读书,让自己的气质在农妇中与众不同,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理,书卷气赶跑了泥土气。只有读书是没有阶级之分的,反而爱读书的人才会在灵魂上高贵,高贵的灵魂就是生命这个蚌壳孕育的珍珠。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回到《告别简书》一文上说到的一个现实问题,读书搞文学,不是定位在金钱的收益上,真正能在这块地方找到经济收入的人不是人人都能实现的,又特别是那些在这方面并无才华,甚至通过夜以继日的努力钻研都达不到的人来说,更是难事。但是,读书写作,是不是没有经济收入,就是无意义的呢?不是,《告别简书》这位简友,甚至那位农妇都证实的,没有经济收入,但可以获得文学素养。读书可以把你的灵魂滋养得与众不同,一位农妇如此,更何况是作为一位老师呢?
看完这些文章,我觉得在这初春寒冷的天气中,得到了灵魂的一丝温暖和生活方向的指引。感谢“简书”平台。所以,我勇敢的走进“简书”,不为粉丝,不为点赞,只为发现自己灵魂深处的一缕活气。逼迫自己多读读书,多写写文,在这读写的活动中,去感受进步和逐梦的美妙。我作为妈妈,自己参加阅读写作,可以影响孩子爱上阅读,爱上生活。作为老师,自己参加阅读写作,才不至于被语文的大阅读时代所抛弃,才可以给学生给以最直观、最深刻、最有效的阅读和写作指导,何乐而不为呢?把读书写作生活化,这就是滋养生活,自己做好了,就是用生命滋养生命了,这比什么苦口婆心的道理教育更有效了。
走进“简书”,走进生活,希望在“简书”看到自己“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