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冲祭祖一日行
4月12日一早,我和两位伯伯、三个堂弟开三辆摩托带着锄头铁铲祭品前往竹冲林场整祖山。
从家出发,灵魂十字路上面的水泥路(靠右),开始一段路,虽有上下坡,也都相对平缓。
一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有包糍那种叶子,笔直的桉树,青葱翠绿的杉木,芭蕉,潺潺的流水,皆清澈见底,有的从山上落下,形成一挂小瀑布。如果稍微抬头还能看到远处的大风车。
及行至大半,基本没有下坡了,而上坡的坡度甚至超过60度,且不少都是刚上坡就有90度大拐弯,那感觉简直就像开战斗机,还必须要在特定的航道。摩托切换到1档上坡时,发动机带着车和人一起高频震动,让人有种不想再次体验的心悸。
又行一段时间,左边有一片大空地和几条没铺水泥的进山的岔路。左边第一条坡度45度左右,不知通向哪里,第二条就是前往祖山的路。如果经常大晴天还好,像这次下了几天雨再进山,路上有几个水浆坑,对开车技术是个极大的考验,更有狂风摇摆。
盯着狂大的妖风,终于是到了,有3个墓是属于莫氏先祖,其中一个墓合葬了3位先祖。挨近的墓至少还有3个属于别姓的。
面对祖坟而立,往右前方的山上望去,可以看到8个大风车(在家无雾可看到9个),据说每片扇叶长达60米,风扇头直径2.5米宽,支撑的底柱有3节,每节80米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bf8db7429d52981d.jpg)
背对祖坟而立,低头看前方是宽阔的山谷,再稍抬头是烧光杂草准备种植经济树林的山头。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4a0d234bdb0b324c.jpg)
由下往上的3个祖墓,最底下靠近路边的是翁太兴孝,中间是仁祯3位先祖,地上准备移葬某位先祖。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4a34fc498affbdd0.jpg)
刚来便看到红砖前方有个圆坑,听五伯说那是用陶器移葬过来的先祖骨灰。顶着妖风,吹得浑身飘飘,点上香枝蜡烛摆上茶酒饭菜,我们开始一锄一铲的搬土。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aa2dbaa9104e7131.jpg)
整地台、砍树根,半天过后终于有点样子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2288b64b8adf11c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5b67e28ef551944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87df1f37c9a6ecac.jpg)
拔掉这一片的草之后,开始往顶上走,继续下一个。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528e0eb8e8bd0525.jpg)
整完这两个可把我们累惨了。收拾工具回到水泥路上继续往里,还有两个。
然而当我们到了之后,发现选址的地方多了两个:一个是岑姓人的太祖一个多月前修好的,一个不知是谁。循着这两个墓往上,就到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85549878ac99a85b.jpg)
又是半天之后,在路边继续第二个,同时将陶瓮埋进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39bed013a83dc6e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7435/f8ee20f044e82f4d.jpg)
一切结束后就开始收拾东西回家。回的时候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一路下坡,悬着的心随着坡忐忑的上上下下,双眼直直盯着前方:下坡、拐弯、拐弯、下坡,有车!呼~
直到相对平缓的路,才有心思看看路边的风景:依旧是潺潺流水,翠绿杉木,芭蕉,还有那抬头即见的大风车。
回到家已经下午6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