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重庆旅行攻略旅行·在路上旅行•亚洲

【重庆专题】从你的重庆路过,邂逅那些被遗忘的历史

2018-02-06  本文已影响159人  昊子环球背包
【重庆专题】从你的重庆路过,邂逅那些被遗忘的历史

山城、雾都、桥都、陪都,重庆的别称太多了,性格是山水的,是3D魔幻的,也是极具历史的。

邂逅老重庆,除了已经拆掉的十八梯,还有下浩老街。这里有必要说下怎么到下浩老街:一号线坐到小什字转六号线,上新街下车,出站后,沿东水门大桥南桥头路口小径下行几分钟即到,找不到一定要问下当地的居民,重庆人都很热心的。

下浩老街了 一部分完全荒废  堆满落叶的楼梯 破碎的窗户 生锈的水管上生着绿苔 沿路前行 看到了几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晒太阳 或许是舍不得离开这个替他们保管记忆的地方 在永恒的变化中 能拥有一些不变的回忆 老时间 老地点 老相识 老味道 旧时天气旧时衣 当时年少春衫薄 如斯美好

时光总是无言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 

看懂一些人,想通一些事,拍几组照片,听几段故事,努力记住这座城带给你的感受与美好,这大概就是旅行的意义。

下浩老街是“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两种人,一种是下浩的原住民,他们保留着老重庆的生活方式;第二种是一群在下浩开茶馆的年轻人,他们为衰败的下浩增添了一抹色彩。

往下走,一直走,从董家桥开始逛

原来的下浩老街曾经是到长江边上龙门浩码头的必经之路,陪都时期龙门浩码头就是连接渝中半岛与南岸的交通要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小型企业陆续迁入下浩正街,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下浩街区一直是南岸长江边上繁华的街道

那时是货运繁华,商贾云集

如今,随着南滨路的开发,长江大桥东水门大桥的修建,下浩老街曾经的繁华已经衰落

下浩的凋敝之感,是其建筑的设计,那种危房简棚随意“安插”在黄旧的砖混老公房中

但再走走,突然出现的涂鸦,或者一个隐秘却精致的茶馆会出现其中

又添了一丝生活气息

在这个吊脚楼边拍了张照,整座房子,远看就是斜的,然后吊脚楼上装着空调,吊着腊肉,又是一派生气

下浩的房屋基本情况实在复杂,看到贴在一路边的拟征收房屋坐落情况

葡萄院、米市街、董家桥、下正街等都有

其中的房屋结构是最多样化的

除了砖墙、砖混、砖柱砖墙外

最多的就是穿逗、木柱穿逗

找度娘看了下啥叫穿逗

原来是穿斗式构架

是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一种形式,这种构架以柱直接承檩,没有梁,原作穿兜架,后简化为“穿逗架”

一路上上下下,穿小道,走石阶,在米市街遇到了淡定的喵

估计每天遇到太多来拍它的了 眯着眼就这么任人拍

估计心里在笑:一群愚蠢的人类

走进下浩,感觉时空扭转,隔离了繁华摩登科技的现世,老屋有时间留下的沧桑与破旧,同样也有着等量的世间故事

踏在瓦砾上的汪,蹲在竹椅上的喵,石板路上啄食的鸡

杂货铺前围在一起吃小面的一家老少

茶铺里搓着麻将喝着茶的老邻居

抬眼不见高楼林立,只有山梯间错落却低矮的房屋

走出下浩,轰然间的跨江大桥、立交桥、高楼栉比,街铺纵横

来来往往低头戳着智能手机的陌路人

原来,可以有两个世界

对于重庆的记忆是和以下几个东西分不开的:两路口缆车、朝天门轮渡和索道。

缆车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轨道交通,用卷扬机和缆绳拖动车厢在轨道上行进,在轨道的中部设置“鱼腹式”的双轨以便于会车,大抵修建在坡度很大的地方以供行人上下,可以说是重庆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通工具,在两路口、望龙门、朝天门、龙门浩和储奇门均有建设,最早的一条望龙门缆车轨道的据说还是茅以升在抗战时间主持建设的。小时候坐的最多的就是两路口的缆车了,总是离不开它,很喜欢看站在前排看下方延伸的轨道,很期待会车的那一瞬间;再后来去的时候它已经被一个长长的号称亚洲还是世界最长的扶梯取代了。其他的几条缆车也因为道路建设的关系或拆除,或废弃了。

以前重庆的索道有两条,一条位于嘉陵江上,几年前年由于和跨江大桥、地下隧道冲突被拆除了,而位于长江上的长安寺-龙门浩被幸运的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了3A景区(龙门浩下方还能看到缆车的遗址),目前具有市民过江和游客游览的双重功能,连接渝中区和南岸区。

长江索道修建于1987年,全长1166米,单程需要4分钟,开放时间为7点~22点,使用磁卡,重庆市民可以刷公交卡1.8元,游客购票是2”元。

说到重庆大家会想到一个词——重庆森林,重庆森林是王家卫的影片,拍摄地也不在重庆,但是这个词也很贴切的形容了重庆市区的景观,重庆的高楼非常密集,拥有30座以上200米以上的高楼大厦,彼此之间都是紧挨着的,就像森林中的大树一样,再加上重庆河谷的地形,雾天比较多,看上去更像一片“森林”。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跑到城市的高处,去感受这座城市的宏伟,慢慢地等待着日落,然后来反思一下自己。

重庆有30座200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是中国第四摩天城市,而解放碑的确就占了这30座大楼的大部分。解放碑算是重庆的地标,也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1947年竣工,1949年改建之后,就一直矗立在城市的中心,它见证了重庆近60年的历史,它四周的建筑经历了n次变迁,而它像一个老人一样,静静地看着世事变改,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拍上一张教科书式的到此一游照,我偏不。

重庆的夜市是三点一线形成的:校场口——解放碑——洪崖洞。这条线的长度不超过三公里从校场口地铁口出来就是校场口夜市(日月光中心广场旁边),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可以去试一下但不要吃太多,很多贵又难吃,里面夹杂几家好吃的,自己慢慢去挑选符合口味的。

再前行大概600米,就到了重庆最有魅力的地方,洪崖洞。洪崖洞有十一层,每层出去都是马路,这也是设计者最高深的设计,也展现了山城复杂的道路。为什么选择晚上到这里呢……没错这里晚上开了灯,非常金碧辉煌,有一种身处《千与千寻》影片里的一座大楼的感觉。事实上洪崖洞有一段时间在日本很火,因为大家都觉得和《千与千寻》里面的大楼神似。

边走到一楼,出去是沿江马路,可以去散一下步,然后拍一下洪崖洞的外景,这里是很多摄影师拍摄的机位,好多明信片都在这里拍摄,不好的是太多千篇一律的照片了,想拍出一张特别的照片,需要你去寻找新的角度,由于时间问题,另外也也拍过太多次了,只能用满门拍了几张车轨的洪崖洞照片。要想拍出不同角度的“照骗”,可以到河对岸拍摄,我的计划是走回十一楼,然后旁边就是千厮门大桥到桥上走走拍拍,然后过桥到对面,那里有重庆戏剧院,外观挺美,还可以拍摄洪崖洞正面全景。但是现实很骨感,刚刚准备前往的时候,天就下起了暴雨,淋得我是一脸懵逼,带着失落我走上去找地方躲雨,刚好咖啡长廊的驻唱开始唱歌,非常非常非常动听,站在门口蹭着咖啡厅的歌,然后发着呆,静静地想着各种事情,大雨带来的失落也一瞬间消失了,有时候旅行就是这样,你可能错过了很多,但你会因此得到很多不同的东西,无需刻意地到达目的地,你的眼前,可能就是有趣的风景。

在磁器口吃了许多小吃当午餐之后,我决定前往四川美院的老校区——黄桷坪校区,从磁器口地铁站去大坪站转二号线,然后在杨家坪站下,然后地图到杨九路公交站,乘坐223、233、277、823 路公交车在黄桷坪站下车就是涂鸦街,向前走100米就到了。黄桷坪老校区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正街108号,是个很小清新的学校,校内大树林立,建筑风格各异,拥有众多特色的涂鸦和工艺品,显得非常古色古香,进入校园你的第一感觉那里不是校园,而是个文化公园,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那里是我们的天堂。校园里有美术馆和坦克库,可以去参观一下,来这里不能像参观旅游景点一样,匆匆而过——戴上耳机,慢慢走着,欣赏这种文艺,或是带上一本书,找个地方坐上一两个小时,让在旅途中奔波着的你稍微放慢节奏,这是一种无法表达的轻松。走出校门,就是有名的涂鸦街,满街都是涂鸦,可以顺路走一圈,拍一下照。学校附近有一家茶馆,号称“重庆第一老茶馆”的交通茶馆,茶馆的入口非常低调,没有醒目的门面和招牌,只有一扇窄窄的小门。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刻意地去寻找这家茶馆,也是我的一个遗憾,只能从一位美院老师手里的明信片了解到它。希望有机会还能去一次。

原路返回杨家坪地铁站顺道经过李子坝地铁站到较场口地铁站。李子坝地铁站就是传说中的在大楼上的地铁站 ,铁轨穿过大楼,非常“帅气”,在较场口地铁站下车,吃一顿重庆正宗的红锅锅底的火锅,感觉吃的已经不是火锅,而是辣椒了,对于广东人来说,除非你对辣情有独钟,不然不要轻易尝试只要红锅。

吃过火锅,便坐地铁去鹅岭公园,那里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拍摄场所,还有有历史感的印制二厂,但是最吸引我去的,是去鹅岭公园最高点瞰胜楼欣赏重庆的日落,在那里,四周都是重庆的高楼大厦可以让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等待的过程中,有许多当地的摄影爱好者拿着“长枪短炮”在拍摄,便上前交流起来。有位白发苍苍的长者,和妻子都是摄影爱好者,退休后,买了相机和妻子去世界各地旅行,非常浪漫,这就是携子之手与子终老的最好方式吧…得知我一个人来重庆旅行,他开始介绍许多好玩的地方给我,分享了他们的经历。最后他说:拍了这么多地方的日落,还是家的好看。对,无论去过多少人间仙境,家都有着永远看不厌的风景。喜欢一个城市,大概就是愿意花时间去陪它经历日出和日落。

在从鹅岭去坐地铁前往洪崖洞的途中,我在两路口下站,然后去体验下网络上介绍的亚洲第二长的提升扶梯——皇冠大扶梯,在两路口往菜园坝方向走就到了,可以刷畅通卡。扶梯很长,而且速度非常快,往下看会有一点点方,但是周围的卫生较差,毕竟靠近火车站,扶梯算是重庆的一种交通特色。

重庆是个山城,当面对着穿过楼宇间的轻轨,道路不断上坡下坡转弯,到处是电梯扶梯楼梯,一座座桥梁,江边的吊脚楼的1楼出去是一条公路,上到11楼出去还是一条公路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城还可以这么山的。

原谅我有人文情节,到每个地方都会去观察不同人们的生活。

在码头这看到了山城的棒棒军

一根一米长的竹棒,两根尼龙绳,就是他们的谋生工具 用自己的双肩扛天下

现在山城的棒棒军已经偏向老年化,刚出现这一群体时,是因为山城开埠后,城区开始向上半城拓展,而上半城水源稀缺,需要靠人力从长江、嘉陵江挑水,而他们一开始就是挑水的

在码头看到他们时,他们正准备挑一捆钢缆,从上面走到江边再运上船

可能真的很重,他俩连续试了三次才站起来

阶梯很陡,肩上很重,他们必须叫着号子统一步伐

汗水和劳力换取生活必须

想要收获必须付出

之前在磁器口看到的棒棒,先在磁器口一条小道里碰到一位头发斑白的老棒棒,看到他时他正一肩扛着竹棒,正收着尼龙绳,可能刚抗完一单。

问了问他,原来他们挑大概150斤是10元,200斤就要分两次挑,20元。白天生意一般,晚上生意更好,问他年纪大了,还要继续做,累不累,他答:为了生活嘛。

后来在磁器口码头拾级而上时,看到一位老棒棒,穿着毛背心,走到一半时他放下东西休息,竹棒的一头是几十斤重的大米,另一头是一箱矿泉水加两袋物品,他胸口剧烈起伏,大口喘着气,表情凝重得,甚至有一丝痛苦

真的,他喘了很久很久

最后好似下定决心般,再次挑起了东西走完石台阶,进了一家名叫“码头会”的店

看着他小心地将所挑物品放到地上,又歇了很久

真的,差点泪目

生活不易,愿他们都被温柔相待

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都不容易

请感恩珍惜

提起重庆,很多人都会想到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这些美味的美食。就像一个在海面上漂流了很久的人 终于被打捞上岸 来不及感谢 只庆幸这无边无际的海面上还有和自己一样的人 我与他如是这样一种微妙关系的存在 希望能予彼此留下更多的记忆 便开始了这一程 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为未不可 友情也好爱情也罢 如果累了 我们就回到第一天见面的时候吧

重庆小面传统意义上是指麻辣素面,分汤面和干溜两种类型,麻辣味型。现在重庆的小面,已经五花八门到可以用各种汤头加上浇料,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素面了。它不仅包括重庆小面,还有各种臊子的面食,如牛肉、肥肠、豌豆杂酱面、荣昌铺盖面等。重庆面富于变化,在面店,可以要求店家制作个人定制口味,如要求店家"干熘"(拌面)、"提黄"(偏生硬)、"加青"(多加蔬菜)、"重辣"(多加油辣子)等等。

佐料是小面的灵魂。一碗面条全凭调料提味儿。先调好调料,再放入煮好面条。麻辣味调和不刺激,面条劲道顺滑,汤料香气扑鼻,味道浓厚。

重庆人对重庆小面的热爱不亚于火锅,亲密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重庆人喜爱小面与其说上瘾,不如说是一种依赖。每天清早起来,街边的面摊格外红火,尽管一些堂子装修的不太好,甚至就是路边摊,但在面摊前,白领,棒棒力夫,小学生,形形色色,不论身世,不论地位,各色人等为的就是一碗重庆小面。外出回家的重庆人,如果不能先吃顿火锅,但一定要先“下”碗小面解馋。

如果要追溯起源,重庆的火锅应该是于二十年代在重庆江北城发展壮大。

一般挑担子零卖小贩将水牛毛肚买后,洗净煮一煮而后将肝子、肚子等切成小块,于担头置泥炉一具,炉上置分格的大铁盆一只,盆内翻煎倒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的卤汁,于是河边桥头一般卖劳力的工人,便围着担子受用起来。各人认定一格且烫且吃,吃若干块,算若干钱,既经济,又能增加热量……

重庆不仅有好多好吃的美食;有活泼奔放的美女;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古镇美景。去重庆周边的古镇走一走,感受古朴的岁月时光和安静祥和的古镇气息吧。下面跟随昊子一起来看看重庆周边游哪些好玩的古镇。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中山古镇

中山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县境内,是重庆十大古镇之一。古镇依河而建,很似江南水乡的风格,只是形成形成一条长三公里的狭窄老巷。两旁以清朝建筑为主,保存的非常完好,加上地面的青石板路,给人一种古老和谐的感觉。

古镇现居有209户人家,民间传统的经营业态如铁匠铺、中药铺、剃头铺等依然存在。踏着块块黛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在弯弯拐拐的石梯小巷穿行,穿场而过的风中不时弥漫着阵阵草药的清香,铁匠铺里飞溅的炉火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合谐得竟有一种不需雕琢的艺术风味,而街畔屋檐下那剃头的白发老翁,安闲而自在,像一幅油画,烘托出古镇风韵独有的安居乐业图。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丰盛古镇

  丰盛古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距重庆市中心解放碑61公里,是巴南、涪陵、南川三市区的交汇处,“一脚踏三县”就生动而客观的阐明了古镇的位置。明末清初始建场镇,曾经是重庆府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驿站。古镇槽上区域的山势甚为嵯峨险峻,成为进入境内的一道屏障,旧时建有不少山寨,今日可辨的古寨遗址有天平寨、共山寨、老鸦寨、铁瓦寨、关山寨、升平寨等。更引人入胜的是古镇上那斑斓的石板老街。古镇保存较完整的石板街有福寿街、十字街、半边街。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东溪古镇

  东溪古镇建镇1300多年,古镇拥有建造工艺精良的南华宫、万天宫;有西南地区最古老的麻乡约民信局;有宗教文化场所龙华寺、观音阁;有苍翠挺拔的古黄葛树群;有见证两千年沧桑岁月的盐马古道,特殊的槽谷地形更是让古镇呈现出山环水抱的诗意画面,因此常有学生来此写生,将古镇当作画板上的主角。正在上映的由刘德华领衔主演的电影《失孤》也在此取景。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涞滩古镇

涞滩古镇建镇于宋代,是中国十大古镇之一。古镇三面悬崖峭壁,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险要之势,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瓮城为重庆唯一,城内保留有四个藏兵洞,具有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御敌功效。清代建筑文昌宫保存完好,古戏楼外栏木刻浮雕令人叹为观止。同时古镇内二佛寺最为出名;另还有明代石牌坊,清代舍利塔林,明清墓群和一些石刻题记和脍炙人口的“二佛八景”。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龙兴古镇

  龙兴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南部,距重庆市中心区36公里,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多种形式建筑景观,人才辈出,历代文化名人200多人,古镇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身歌、腰鼓、川剧坐唱等。土特产有龙兴豆干、老腊肉。龙兴镇以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结合生活适宜性而建,古建筑高低层叠,布局适宜,结构严谨,镇区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有鲜明巴渝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民俗历史,使古镇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坐落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乌江东岸,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镇。龚滩古镇现存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150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200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磁器口古镇

古镇三宝(毛血旺、烩千张皮、椒盐花生号称古镇三宝或称三绝)、古镇三多(庙宇多、名人足迹多、茶馆多,如宝轮寺、云顶寺等)

  景点:古码头、九石缸河滩、书场茶馆、翰林院、巴渝民居馆、宝轮寺、文昌宫、家院、宝善宫、吊脚楼、小重庆碑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西坨古镇

  西坨古镇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与长江明珠石宝寨隔江相望。古镇上的云梯街垂直于长江,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街,是千里巴盐古道的起点。古镇两边分布着明清遗留下来的土家吊脚楼,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俨然一幅淡雅唯美的水墨画。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偏岩古镇

  偏岩古镇座落在华蓥山脉西南面的两支余脉之间‘地处丘陵,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平均海拔为52O米,最高达942.9米。乾隆二十四年(1759)始在此建场为镇。因镇北处有一岩壁倾斜高耸,悬空陡峭,故名偏岩镇。该镇是旧重庆通往华蓥故道上的一座商业交易重镇,昔日商贾云集,络绎不绝。虽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但其街道、建筑、民风、市情仍然保留着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偏岩依山傍水而建,立于镇外,极目远望,可见幢幢木屋砖舍依山分布,重重叠叠,错落有致。一条清澈见底的黑水滩河环抱古镇,流经三圣镇、复兴镇,最后汇入嘉陵江。

  重庆周边十大古镇:塘河古镇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渝川结合地带,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滚子坪境内,东北面与白沙镇毗邻,紧靠成渝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西南面与四川合江接壤。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明朝自建王爷庙开始,陆续建房成为集镇,至清朝乾隆时期趋于兴盛,因塘河绕场而过得名。 街道依山而建,从河畔码头起呈阶梯状蜿蜒上扬。拾级而上沿街建筑多以青石为基、砖木为墙、奇檐斗拱、雕梁画柱、错落有致、美不胜收。在古镇重重叠叠的房宇间,几栋巴渝罕见的徽派风格建筑间插其中,让人称奇叫绝。是研究巴蜀历史文化发展的珍贵资料。

虽然我不是重庆人,缆车下的挖土机似乎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也许有一天将再也不需要缆车来穿梭上下,这两江上的风景也将永远定格在我的光影之中,定格在我走过的每一个记忆之中。

公元1937年11月,原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重庆成为原国民政府二战时的首都,同時也成为二战时期盟军司令部在远东战区的指挥中心。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八年半期间,重庆同美国的华盛顿、英国的伦敦、苏联的莫斯科一起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持续到解放。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美、苏、英、法、加、新、澳等30余国,期间先后在重庆开设大使馆,大批反法西斯国家在这里成立了军事、外交指挥中心。此外,还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渝设立外事机构,这是重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外事高潮。重庆也由此从一座古老封闭的农产品集散港埠,跃升为国际名城,象征着重庆在国际政治、军事地位上的强力提升。

那些陪都的老故事。似乎有种声音在时常敲打我的心房,我就该继续以前的道路,去为他做点什么,哪怕是留下一瞬的光影,也不枉曾经的坚守。再一次背上相机,拿着案夹,开始重新穿梭于坡坎小巷之间。我不得不说,在我去过的城市里,重庆对老建筑的保护是做得非常不够的。短短的四年过去了,当我再次对照着曾经留下的那些影像去找寻时,他们中的许多已经永远的停下了诉说的声音,空留下机器的轰鸣撞击着我的心灵,也永远的粉碎了那些陪都不应该被人忘却的记忆。

捧起一抔瓦砾小心的装在包里,算是对往事的祭奠。那些走过的重庆的往事一齐扑了上来,那时的山城总是上上下下的感觉,青石板的山路在城市中蜿蜒,连接着山上的城和山下的区,吊脚楼悬于陡壁之上,就像重庆的市树黄葛树一样昭示着重庆人世世代代的坚韧和顽强。过江缆车和码头轨道车上下之间向来来往往的人们诉说着山城无畏天堑的传说。

没有了山的重庆还是山城吗,没有了老建筑、湮灭了历史的重庆还拿什么来诉说陪都的往事。有一次我在一个博物馆里看见了重庆抗战时的几张黑白照片,下面标着这么一段话:“重庆,中国——在这些修建在陡坡江岸的顽强建筑里,脉动着远东抗击法西斯最强烈的心跳,每一栋楼里的一个决定都时时可能改变着战争的走向,我们应该铭记。”

又还记得那年在三峡博物馆,碰到一个被人搀扶着的台湾老人。他拿出一张照片问我,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我摇摇头。他指指前面无比凄凉的说到,他曾经就在那里,伴随了我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时常在梦里召唤着我,我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的子孙,我们的根在那里,我一定要带他们来看看那些曾经的记忆,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我带着我的后代回来了,却发现已经没有多少能再拿给他们去诉说的了,我还能拿什么去告诉他们,我们所有的中国人,在那个时候,无论海峡的那边还是这边,都一起为了民族而奋斗。后来我才知道了照片中的地方。为那些还用自己坚韧意志坚守着的老建筑祈福,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这些承载着历史,赋予我们城市灵魂的老建筑,也许他已经不够时髦,但他是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个抹去了历史痕迹的城市永远只能是浮华的瞬间。

两路口跳伞塔建于烽火连天的1942年,正值重庆遭受日本  飞机野蛮轰炸持续五年之际,当时国民党  政府只有几架飞机,躲到璧山不敢迎战。重庆人民抗击日寇大轰炸的决心,便化成了可与日寇空中屠夫抗衡的跳伞塔。一座跳伞塔无法抗击抵御空中强贼。但这是一种态度,一个誓言,“毋惧日寇,抗敌到底”!直刺苍穹的巨塔,恰似重庆人民决心抗日到底的宣言,这是建立跳伞塔的最重要的象征性意义,与“精神堡垒”(解放碑)的意义一样,是重庆人民的第二个“解放碑”。它不是一座单纯的体育设施,而是重庆那段艰难、荣耀历史的见证。跳伞塔是中国也是亚洲  第一座跳伞塔,是亚洲仅存的二战  时期的跳伞塔。塔建成后,国民党元老陈立夫  撰写了《陪都跳伞塔记》碑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大田塆体育建筑群,可以验证当初跳伞塔选址的精明与准确,重庆解放前后的体育建筑组成了如此和谐而壮观的景象,它们对重庆的体育事业和人民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54年重庆市成立跳伞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跳伞运动员。对于跳伞塔老重庆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它不是一座单纯的体育设施,而是重庆那段艰难、荣耀历史的见证。 是重庆人民抗日的宣言。我希望大家有空多去关注这些历史,这不仅仅是关于重庆的历史,更是关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但凡有点爱国之心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历史。

经过长达几小时的整理写文,终于完成了这篇小记,虽然还显仓促,却也算尽了全力,已感疲惫至极,然身体之累犹可,心之累无痕,那些不管是已经成为废墟的,还是依然坚强屹立的老建筑一次又一次给着我极其深刻的触动,为什么我们总是在缔造一个又一个文明的同时,往往忘却我们的历史,在新与旧的战争中,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知道时尚与古老、现代与历史的融合真谛,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懂得我们生存的意义。历史不应该被遗憾,特别是关于咱们中华民族的历史。

晚了,还是晚了一步,现在很多建筑都被拆掉了。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人生最大的悲哀不在于看着早已拆除的建筑,而在于亲眼看见他的毁灭,面对他的残躯却无能为力。

在目睹了这么多废墟之后,再次看到那些还顽强不屈、屹立山头的老建筑,我似乎已经没有了出发前的兴奋,而只有长长的感伤,我不知道他们还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他们最终的宿命如何,也许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依然只能静静的为他送行,但我想也总有一天,我们能为保护他们而战。再看一眼吧,也许明天他就在你不经意的瞬间静静的离去了。

石板路也不在被踩得光亮,嘉陵江的索道拆的时候,好多人去看,有的留下了眼泪,那是对昔日的挽留。看到长江索道下的那些老街,真有一种感动,那才是我心中山城的真正韵味。

没到山城前,对一个立体的城市没有任何概念

到了山城,对坐着轻轨出站还往上坐电梯已经很习惯

满城飘着火锅的味道和浓郁的香辣味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这座城,是古来要塞

这座城,是抗战陪都

这座城,不缺繁华高楼

这座城,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

山城从我的生命中路过

请不要遗忘关于重庆的那些历史

愿岁月静好,历史永存

【重庆专题】从你的重庆路过,邂逅那些被遗忘的历史 【重庆专题】从你的重庆路过,邂逅那些被遗忘的历史 【重庆专题】从你的重庆路过,邂逅那些被遗忘的历史 【重庆专题】从你的重庆路过,邂逅那些被遗忘的历史 【重庆专题】从你的重庆路过,邂逅那些被遗忘的历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