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青春不可负

有哪些接地气又实用的方法摆脱拖延症

2017-10-08  本文已影响30人  路野先森

01

一天的时间结束后,你是不是又一次惊恐地发现:

今天计划要做的事才做了一半没到,就算是做了的事也是效率低下质量不高;
上周就该完成的作业一点都还没写,而明天就是最后期限;
昨天晚上还信誓旦旦第二天要早起,结果今天一觉醒来已经快要吃中饭了;
......

恭喜你,被拖延症找上了。就像很多人一样,在不自觉中不可避免的拖延症泛滥,在不知不觉中将时间白白流失。

很多事做不完
没有时间观念
对自己目标摇摆
不满足,泄气
优柔寡断,害怕出错被批评
缺乏自信

这些都是拖延症的征兆。

心理学家和作家尼尔·菲奥里在他的著作《战胜拖拉》中给拖延症下了这样的定义:

(1)总有完不成的事情,如:很长的任务清单。
(2)时间观念不准确,如:下周某个时候。
(3)对自己的目标和价值摇摆不定,如:会轻易转移注意力。
(4)不满足、泄气、抑郁,如:生活中很多目标没有实现。
(5)优柔寡断,害怕出错被批评,如:总是担心出问题了,怎么办?
(6)缺乏自信阻止你变得高效,如:失败的时候抱怨外在因素。

一个一个对标一下,看看你自己有没有中招。

02

现在问题来了,拖延症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很多人将其归结为“懒”,但其实不然,拖延症真正的原因来自于一种恐惧,对某项任务无法做、做不成功与完不成的恐惧。

在做一件事之前,人们一般都会在心里预估这件事的难度,耗费的时间、精力等等。

如果预估觉得这件事难度比较低,就会出现这样一种心理暗示:

这件事很容易做做起来很快,不急,再玩会儿再做

结果,拖着拖着一直到最后期限前才开始着手,要是所预估的这件事真的容易还好,要是预估出错,结果就是手忙脚乱什么都做不好。

但是如果预估觉得这件事难度比较高,将要耗费的时间、精力、人力比较多,则会出现这样一种心理恐惧:

这件事太难了,要怎么开始才好呢?要是做不完怎么办?做不好怎么办?

于是,恐惧着恐惧着,一直不敢开始,不知道怎么开始,结果半天过去什么也没做。

这其实是完美主义倾向在作祟,因为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期望太高总是无法真正地开始,也无法达到高效率的工作,克服完美主义倾向的方法就是:

1.刻意放低对自己的要求
2.不要害怕犯错
3.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

拖延症可以说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烦恼,而且也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供人们选择,但是很多方法实践起来并不是那么有效,因为许多方法都是从心理层面、习惯养成等比较高级的层面出发,不够直接,不能快速见效,实践起来仿佛有种无处着力的感觉。

那么,有没有能够快速见效、可以立马落地上手的好方法呢?

答案是:有。

03

一、5分钟倒计时法

不管面对什么事,立即行动,不要思考,不计结果,先做它5分钟,5分钟之后你会发现这件事其实也没有那么难,而且虽然只有5分钟,但会感觉到自己已经慢慢进入了做这件事的状态,继续做会更顺利更有激情。

要注意的是,要挑选最有成就感的部分去完成,成就感会让你更有动力。切记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二、以毒攻毒法

既然不知道该做什么,那就干脆什么都不做。

当面对某个事情一筹莫展的时候,花15分钟时间什么也不做,冷静的坐在那里想,也许能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或许是一个更好的点子,或许是一个更好的思路或者见解,花15分钟换来后面许多个小时的专注,不亏,关键是要真的沉下去将自己放空,听听心里真实的想法。

三、奖励法

很多人的迷茫其实不是没有目标,而是目标设得太过遥远,什么一年后要获得什么能力,十年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种过于长远的目标带来的后果就是很难获得目标达成的满足感,要一年后或者十年后才能体会到目标达成的满足,所以内心很容易感到疲惫而丧失动力。

想一想为什么很多人都爱打游戏,因为游戏有着非常及时的反馈机制,你在当下就能收获打游戏的快感,所以,不妨将自己的目标分解变小,达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奖励,比如打一次游戏,或者买某个一直想买的东西犒赏自己,用某种奖励来促成某个目标。

四、建立清单,写下来

写下来算得上是让大脑思路变得清晰的最好的一种手段了,要做什么事情,一件一件列出来,可以是纸笔,也可以借助清单软件,做完一件划掉一件,看得到的进步会让自己非常有成就感。

五、任务竞赛法

就是和别人或自己比赛。和别人约定,看谁先完成某件事情,谁输了就请吃饭。和自己比赛就是事先定好做成一件事的奖励和惩罚,奖惩都要有,双向激励自己。

拖延症摆脱方法可谓是不少,但是大多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以上几个不妨可以试一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