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婚姻育儿

第2课 孩子成长的心理养育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2人  自由星辰1

海豚学院家庭教育公益课的笔记

海豚学院唯一堂人本心理学课程

决定孩子以后把握幸福的能力

孩子成长了4个阶段

0~3  3~6  6~12 . 12~18. 18岁以后

树根  树干 树枝  树的果实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树根是树的成长最重要的养分

0~3 岁  安全感是依赖妈妈,完全靠在妈妈的身边,需要妈妈陪在身边

一、安全感的建立

人格和心理健康从安全感建立而来。

男孩会自卑,女孩会变成女汉子

哭,4-5岁都会粘着别人,在外面不喜欢,与别人玩。安全感不足容易自卑,容易往坏的方面想。

滑滑梯害怕都销售,马上跑过去,说爸爸在—建立安全感,才有能力进入下爱情是一阶段。

1-3岁 开始对外界进行探索

“为什么”

二、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

探索包括创造能力,思考能力,建立3岁以前 3岁要去感受沙子,你不去给她机会,孩子的专注就会被破坏。鱼为什么游来游去,孩子这样问,若不回答,她的探索被大人破坏掉,探索被阻碍,注意力伤害,专注力被伤害。

探索力被破坏,好奇心被破坏,慢慢自我封闭,对世界失去兴趣。各种自闭症来了。

三、选择能力被破坏

没有选择能力,没有决策能力,从来不给她选择的机会。大胆地让孩子自由地探索。

摔倒了,受伤了,怎么办呢?自己爬起来就好了。留下了眼泪,不需要家长的帮助,人生字典里没有帮助这件事,独自忍受,失恋了独自忍受。宁愿自己从高楼上跳下来,也不寻求家长的帮助。第一时间抱起来,潜意识里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我的人生父母替我打点好了—替代,容易变成花花公子,温室里的花朵。打桌子,遇到困难,会认为都是别人害的。

哭了,首先确认,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帮助。伸出一支手,来,爸爸拉你。孩子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已经给了你一支手,要不要站起来,决定权在你。若双手抱起,孩子的命运掌握在你手里。有能力自己爬起来,不需要帮助。

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探索,能到得到很好的陪伴。很好地得到探索,走到哪,玩到哪,到处与人交往。那她的表达能力,判断能力,交际能力很好,很开心,很奔放,能说,能跳,能唱,和朋友玩的很开心。是一个人自信心建立最重要的时期。想做医生,说宝宝做医生好棒哟。认同孩子,孩子状态会不一样。

自我认同,3-4岁

为什么爸爸有胡子,我没有胡子?

知我认同的动作:我可以做奥特曼吗?

我是谁呀?会模仿看到的角色。通过角色的扮演建立自信心。给孩子买衣服比不上与她一起玩,让她演赢。长大后很少去竞争,小时候没有赢的体验,长大后会自卑。

自我认同期是一个人自信心建立的时期,要认同她。

若她总是想做医生,说“宝宝做医生好棒呀”,没自信时,鼓励她“你是妈妈心中最漂亮的宝贝,你会画画,你很聪明,妈妈教你,你很聪明,一定会学会的。”

孩子想玩时,若大人说:“玩什么玩”,“过什么家家呀”,会使孩子害怕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无法确定自己的角色,一生都在寻找我是谁。

4-6岁  竞争期

想与外面看到的人和事物去竞争

在阶段很喜欢与别人竞争,很喜欢去赢,输了就哭,赢了就开心。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给买衣服比不上与孩子一起玩,让她濱赢。这年龄段孩子少竞争,输多赢少,长大后会害怕竞争。心里害怕输,多创造竞争机会,多让她竞争,体会赢的感觉。长大后输了就会说,没关系,下次再来。这是竞争期培养起来的。在乎别人的感受,在乎别人眼中的自己。

因为小时候经常赢,长大后会不在乎是否赢。大人肯定赢得过小孩的,大人要故意输,说你们好厉害呀,回来时,很开心,回来时昂首阔步。

所以竞争期多创造竞争机会,多让孩子赢,以后从此不再渴望竞争,不会想赢,这样的孩子,人生比较从容淡定。

她要探索,不让探索就哭,一哭就上火。

为琐碎的事情争吵,“你怎么不像你姐姐呀”非常容易使孩子在竞争期埋下仇恨的种子,长大后,只要双方发生一点摩擦,就会在潜意识中引爆。

6-12岁  关心期

开始有自己的人际关系

她对我好,我就要对她好,谁与我玩,就要与谁玩,讨厌D,不要与D玩,说服A不与D玩。

容易孤立别人,同时也可能被别人孤立,被别人孤立,严重影响孩子内在成长,要多帮助交朋友,陪她一起玩。

若家长说“你怎么老是坐在家时玩游戏呀”,孩子安全感没建立起来,探索期又被限制,内心没力量,没自信心,与别人玩,会很害怕。内心惶恐,与别人玩很害怕。先陪着孩子与别人一起玩。

比如玩打篮球,因为你的孩子因为你的参与有自信心,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多创造机会。

“妈,我跟别人吵架了,别人都不理我”。孩子被别人孤立,家长不知道,家有足够温暖,孩子会说。帮孩子排除这个障碍。在关心期被学校孤立了,被孤立时,接纳她。

四、12-18岁  亲密期

青春叛逆期,偷偷喵一下,经过时注意他的一举一动。

压抑她,指责她时,会躲在背窝里偷偷地玩,不让你知道。

心理养分,性知识要讲解好,要交什么样的朋友,初恋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清楚爱,情感和性的界限,要不要初恋,懂得性行为的后果。

传递性教育内容吗?一天下来与父母说不上几句话,母亲唠叨抱怨,孩子不在外面寻找情感依赖才怪呢?

心理需求,与孩子成为朋友,讲班上男孩女孩八卦的事,孩子信任你,才与你谈这块。听就好了,千万不要板面孔说就知道谈这个,书不读。

采取权威的管教方式,不与孩子成为朋友,孩子什么都不与你说,心门与你关闭了,一直持续到25岁结婚生小孩后与家长关系才会松动。

简单的生存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然的种子,来到这个世界只需要足够的爱与心理养分,就足以成长为她天性的样子,不需要太多的思维与规则。每个孩子都被宇宙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和生命蓝图,她们会经历她们应该经历的一切,我们只需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陪伴,关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