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成为写作的高手
在畅销书《微习惯》里,作者斯蒂芬.盖斯描述了自己的经历。
他开始计划做30分钟的俯卧撑,发现做不到。
直到有一次,盖斯心想,管它呢,做一个也好啊。
当他开始只做一个俯卧撑的时候,事情发生了变化。
做完第一个,盖斯完成了既定目标,心里一阵爽,然后放松下来开始做第二个,第三个......
2013年全年,他都只要求每天做一个。
结果是,这个任务完成的太轻松,每天随随便便也会做好几个。
后来,盖斯举一反三,在阅读和写作领域,也使用这个方法。每天写50个字,然后写出了《微习惯》。2014年,他写的文章是过去的4倍,还写出了畅销书,跨过了屌丝写手的界线。
一天写1000字难,写100字相对容易,习惯的的养成从微习惯开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最后成为专家甚至是顶尖高手。
高手是什么样的?
我们看杨丽萍跳舞,可快可慢,可传统,可西化,信手拈来,即使高难度的动作也能处理得随心所欲。我们仔细观察她的动作就会发现她在跳舞时整个状态都是放松的,这是顶尖高手的境界。在商界,马云、俞敏洪、李嘉诚,无论什么时候,他们的状态都是放松的,演讲的时候带着温度,全场气氛活跃,在商界上进退自如。全是自信和满足感,并且是本色,不是装的。
评价娱乐圈有这么一句话:过去的戏子是艺术家和演员,现在的艺术家和演员是戏子。90年代,张国荣一出场便是王者,整个舞台都是他的,梅艳芳知道自己要死了也要上台表演,那么投入,那么痴迷。相比他们,我们都是行尸走肉,我们没有人生的焦点,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一个人若是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没有焦点,充其量是活着而已。
想成为高手吗?那就开始写作吧。
写作的人为什么特别有力量?
因为写作是由表及里,看到现象要剖析本质,看到果要分析因。时间长了,对事物的认识就开始变得深刻,社会的运转就慢慢变得透明。一个长期写作的人,是自带高能量场的,因为见过、感受过,知道人性的弱点。
写作到了一定境界,也能高山流水,曲高和寡,洋溢幸福并达到内心的平静。
成为高手,能刺激一个人写作的欲望。
一个人的愿有多强,他就能做多大的事,愿是一个人内生的动力。一无所有的和尚能建起一座寺庙,就在于他的愿。愿是一种很微妙的能量,我们很容易分辨一个人是在夸夸其谈,还是在表达内心所想,这种能量很容易被感知并感染给接触它的人。
国内一些科学巨匠,骑自行车上班,病危时还在处理文件,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因为他们心中有国家的愿。边防战士,零下几十度在哨岗上一动不动,在深山老林里,在雪地荒原上,兢兢业业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挥洒着血与汗,因为他们心中有保家卫国的愿。周星驰拍电影,无论是谁,只要不合他的要求,都要挨骂,因此,业类一些大腕一度在背后诋毁他,周老板不在乎,不理会,因为拍出好电影是他的愿。所以,才有了支撑民族的钢铁长城,才有了实现突破西方技术封锁的脊梁,才有了《大话西游》这样的好片子。
有成为优秀写手的意愿,同时也要做好打硬仗的心理准备,写作这条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通过微习惯的方式切入,摆正心态,做好笔耕不缀,日拱一卒的准备,以时间为杠杆,通过日更来撬动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璀璨如张国荣,在无线也等了十年,百变巨星梅艳芳,从小就开始登台表演了,杰克逊,5岁就暴露在聚光灯下。
写作也一样,日更是基础,是一个写手的基本功。
我们并非为了日更而日更。真诚,是触达人心最好的方式。写文章时,你用了多少功,是深思熟虑还是敷衍了事,读者一看便知。
曾经写过:在写作这个事情上,一开始就要以专业的心态来面对,将自己的愿望强化,将一切不可能整成可能。眼睛盯着未来,而不是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为一个思想输出、写作的专家,二三年很难,不过若是你的计划是写十年、二十年,那么今天那些业内的知名大V,都不再是你的对手。想想十年后的自己,就是某个领域的王者,君临天下,光芒四射。
如果不能持续写作,而且还不是大V,可以去看看那些比你专业、比你勤奋、比你优秀的人,他们天天都在发文。
聚焦到某个领域,学习,接受,思考,筛选,甄别,再做出自己的理论体系,然后输出,成为当之无愧的王。日更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扼住你的惰性,使你养成思考学习的习惯,同时让这种习惯深入意识,以至于在生活中的各种观察和体验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长此下去,写作便成为了和吃饭睡觉一样的事情。
阅读、经历、写作,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使自己的知识面有层次,够立体。这是一个织网的过程,最好的效果就是织成一张大大的、严谨的、弹力和吸力十足的网,这样的网对经济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捕捉到。比如16年的比特币,比如05、06年的淘宝,再比如14年的去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