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阴平阳秘,是鸡蛋站起来的日子!
2019-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四妙
古代人没有多少娱乐项目
业余时间常常用来观察大自然。
他们发现一年中,
居然有两天是昼夜等分的!
因此,春分和秋分就被当成了
一年中阴阳最平衡的神秘时间。
《礼记》中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最早,春分和秋分
是古人进行“社稷”祭祀的时间,
祈求农业生产顺利,风调雨顺。
这种天体崇拜一直流传很久。
现在北京的日坛公园,
就是当年皇帝用来在春分时
祭祀太阳神(大明神)的。
对太阳的崇拜还体现在吃上
北京依然保留着春分吃太阳糕的习俗。
但是大部分城市春分时,
吃的就比较有时令特色了。
苏州吃“七头一脑”,都是节令蔬菜;
(马兰头、荠菜头、香椿头、枸杞头、
豌豆头、苜蓿头、小蒜头和菊花脑)
扬州吃萝卜包子;
山西吃“头脑”,
(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
据说这个过了春分吃就要上火了。
荠菜清热利湿、平肝明目,
春分过后,是它最好吃的时候,
春天烦热“上火”正好可以来一点。
除了吃吃喝喝,春分后还有放风筝的习俗。
春分时节,地表回暖迅速,
但是高空温度还比较低,
就会从地面形成上升气流。
这时候的风比较平稳,
正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
现在的风筝五花八门。
得益于科技发展,
大爷们还能放飞
印着自己大脑门的定制风筝。
但是传统风筝还是以燕子造型为主。
据说是因为它们黑白相间,
代表阴阳两仪,
又在春分时飞回北方,
于是便当选为春分的吉祥物。
除此之外,春分的各种民俗中,
最有意思的可能是“立蛋”。
这个民国后的新兴风俗,
现在却是全球流行的中国玩意儿。
点击图片查看其它节气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