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绝不能检验真理【王东岳】
古希腊或西方狭义哲学与东方思维方式存在根本差别。
以易经为例:
第一、易经虽是自然哲学追问,但它用非常具像的符号组成对宇宙的图景,在知识观念上没有留出无知的通道,这违背了西方哲学最基本的原则。
第二、易经没有对本质真伪深度追问。
第三、易经只用极其具像符号来图解世界,而没有在纯逻辑、尤其是精密逻辑系统上展开和证明自己。
因此易经虽然也是自然哲学追问,根本形不成科学和哲学思路。
中国的思维方式中,没有假设和证明系统。一个东西不用证明,就被视为大家一致遵守的真理。这种用极少的语言、直接颁布真理的方式,在希腊那一脉是不成立的。
相对于西方的科学前瞻,中国文化后来完全进入“社稷关怀”(后称为“人文关怀”),把对自然哲学的关注全部丢失。
东方思维运作知识的方式也完全相反。古希腊主张凡是能够应用的学问都是已经被解决并交付给匠人的学问,凡是真正的学术都是跟实用没有任何关系的、纯理智的追究;而中国文化自古讲学艺自用,知行合一。
中国文化绝对不会导出科学,是因为它根本没有狭义哲学的基本思想基础,也就绝然没有这个思想通道。
西方哲学的基本认知方式是假说与证明,不是胡乱提出假设就都是知识,问题的关键是要做证明,而且证明的难度极高。证明在逻辑上必须严谨自洽,做不到这一点假设无效。
在科学史上,是一个逻辑模型得到证明的过程。霍金曾说,主观模型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是科学、是否表达了正确的认知,有四个标准:第一它要优雅;第二,不可任意调整,必须很精确;第三可通过预测等加以检验;第四可被证伪。
唯物反映论是最原始感觉
辩证法是最原始的思维方式
“唯心论”是“唯物论”的高级阶段
人类确立的最原始感觉叫唯物反映论。
感知有各式各样复杂的规定性,不论在感性层面还是在逻辑层面。而且即使主观是一面镜子,但由于镜子的不同,比如平镜或者凹凸镜,无色镜或者有色镜,对象反映在镜子中影像也一定不同。因此,唯物反映论根本不成立,它表达的是人类原始时代最粗浅的认知,此时人类对自身精神深度和精神深层的规定性毫无了解。
人类文明史上,辩证法是最低级、最原始的思维方式。早在易经里就有阴阳辩证,之后老子讲辩证法,孔子讲中庸辩证法。最早期的东西方思想家全都持有辩证思想。
直到古希腊最后一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现辩证逻辑只是一个思想混乱的诡辩。于是,他专门研究人类的思维格律,发现人类的精密思维只在三个格式上运行,他把这三个格再剖解细分为48个前提组合,然后一项一项研究,发现其中34个是无效组合,14个是有效组合。
由此一步一步推演缔造了人类史上第一部逻辑学——形式逻辑。真正的逻辑基础,是以形式逻辑为奠定。
辩证法为何非常粗糙?
例如二分法表达了人类早期的简单依存方式。辩证逻辑最重要的就是A和非A这两点。之所以设定一个A,是因为依存对象越来越多,在单位时间内只能关注一个问题,于是就将这个问题抽出来叫A,其他问题就总称为非A。这就好比说,矛以外的东西都叫盾,可我们知道矛以外的东西不是盾。
辩证法同时是相对主义的。它以随意设定任何一个点作为终点,什么叫前,什么叫后,什么叫左,什么叫右,永远找不见。这种相对主义是人类乃至比人类更低级的动物当年设定概念边缘的一种需要,因此他是人类思维基层的一种主观规定。
当世界不是客观世界的反应,而是一个主观逻辑模型,我们的感知在接触外部事物的一瞬间就对外物产生的扭曲,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什么叫“在”,什么叫“知”。哲学史上第一大转型,是从本体论追问进入认识论追问。
认识论哲学的正式登场,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开始进行全面纵深探讨时。
1、笛卡儿设想,我们所说的世界,可能跟我们自有的世界是两码事。把我们所指定的外面世界叫做“物质实体”,把我们所指的自有世界叫“心灵实体”,这就是著名的二元论。他认为心灵实体缔造了知识,然后外部世界——物质实体,只具有光源性。笛卡儿的二元论哲学暗含了一个意思,就是既然知识是心灵实体的产物,那么外部世界就得不到证明,只是一个随便说出的假设。
2、接下来是贝克莱主观的唯心主义。他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存在就是被感知。如果所说的这个世界都只是知识或逻辑模型或精神,又凭什么说还有一个外部世界存在。贝克莱认为所谓的对象不过是感觉的集合。例如一个杯子是触感、听觉、视觉等感觉的集合。你只能证明对象是感觉的集合,但不能证明这个感觉的集合是独立存在,因为没有感觉集合以外的通道去证明它,因此证明无效。
3、接着是休谟。休谟是英国经验论者、不可知论的第一创始人,他提出知识都是经验而来,非经验的证明无效了。
4、再下来是康德。他认为知识都是现象,我们的主观有规定性。外部世界是存在的,否则现象找不见来源,但是外部世界不为我们所把握和掌控。康德明确提出时间和空间不是客观的,他认为我们的感知是有先验规定性的。所谓先验论,就是在经验以下,感知模式已经被规定。
由此,人们第一次明白知识不是客观的经验的对象,知识竟然是一个思想体系被先验规定、感知模型给定的对外部信息的整理系统。
到底唯物和唯心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可以换一个说法,叫“我思故他在”。你为什么要思?如果没有他在,你何需感知?感知的发生一定是以他为前提,我们完全可以做这个纯逻辑的假设。
“我思故我在”有一个问题:思像幽灵般飘荡着,我们不知道思从哪里来,但是我们发现任何思、任何感知缺不了两项载体:第一,精神必须有肉体做载体;第二,观念必须有对象做载体。因此认为“知”只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和理念,是不成立的。
这是唯物主义的合理性所在,但要把“唯”字去掉。因为唯物论认为只有物,回答不了精神是什么,也回答不了知识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物反映论根本无法确立。
唯心主义的高明之处在于真正发现,人类的感知本身是有规定性的。感知不是物的直接反应,而是使人类对自己的精神属性和精神结构有细致的剖析,使人类在感知能量上和感知动量上得到巨大释放,从这个意义上唯心主义合理。
逻辑开始于感应
广义逻辑融洽是正确性的基础
广义逻辑失洽是逻辑变革的基础
逻辑是如何开始的?
自亚里士多德建立形式逻辑以来,我们所用的逻辑都是指推理系列或推理格律。逻辑从感应开始,也就是从电子和质子发生反应的点开始,再不断的膨胀,然后一步一步的沉淀有机体内。
1、感应系统在生理学上叫做植物神经,在感观上继续延伸,叫做“感性”。
2、感性再往上,即当你处理对象的越来越多时,就必须在诸多对象中加以判别求断,这个词引申出来叫做“判断”。在附多环境下对依存对象的判断叫“知性”。
3、当知性再往上走,依存对象越来越多,此时就必须把所有依存对象首先虚化为概念,然后在概念上把它演通,这样才能实现依存,这叫“理性”。
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分化,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中,逐步进入理性阶段。所谓逻辑,实际上从感应、感性、知性、理性逐步提升,不是突然间发生的。
什么是广义逻辑?
广义逻辑融洽,是回答知识正确性的基础。知识从来不是真理,它之所以可以表达为正确,一定是在它正确的那个范畴和时段里是自洽的,也就是感觉判断和逻辑不发生矛盾。
举个例子,我们眼睛看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分明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这就是托勒密的地心说,在判断和理性上融洽。它的正确和融洽,有效维护西方农业文明长达1400年,这跟它是不是求真没有关系。
这个广义逻辑有效地回答了,为什么我们的知识会在一个极别扭和荒诞的方式中运行。人类的知识是不断的用理性否定感性、接着用更高端理性否定低端理性的过程。
比如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在我们的感觉上分明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可是你把它做成一个数学逻辑模型,就会破绽百出。
此时就会发现理性逻辑和感性逻辑不融洽,这标志着建立在感性逻辑基础上的感知系统或知识系统行将崩溃,也就是说广义逻辑失洽,这表达着逻辑变革、知识增进、文明开展。
广义逻辑失洽的内涵是什么?信息量增大。文明史就是把工具不断的改造和丰富化,因此人类这个物种得以转化为一系物种。
通过广义逻辑自洽,说明不真而求实的感知有效性;通过广义逻辑失洽,说明逻辑变革的意义和可能。在广义逻辑通道中不自洽,完成着人类智性和人类文化的挺进,这才足以解释过去在哲学上所面临的诸多困境。
广义逻辑的演进过程是否可以得到证明?
从先天生理层面上看,按照海克尔的“胚胎重演律”,可以确定证明“从感应到感知”的生物胜利进化全过程。
从原始动趋反应(分子动物到生物运动的过渡形态)到趋性(原始“感性”初步发生)。
之后是“反射”,就是有了感官,然后通过传入神经到中枢,处理感官提供的信息。反射在低等动物中早已出现。
之后出现“本能”,比如蜜蜂虽不会算数但会建六楞型,空间最大,表达着生物知性的进一步提高。
接下来是“动机”,就是事先设定目标,然后能动反应,这已经到了相当高级的皮层反应。
再接下来进入“自由能动性”。
感知系统在生物进化和物质演化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膨胀完整一体的通道和自洽体系。
从后天学习层面上看,进化步骤如下:
最早期、最原始的学习是“惯化学习”。达尔文早就发现在南太平洋不同的岛上,同一种鸟发出不同的叫声,这表明这些鸟的叫声是学习得来的。
接下来是“印随学习”。具体是指,对一个东西的第一印象是最深刻的,即使后来证明这是一个不好或不正确的印象,要纠正它都变得极为困难。
然后是“联系学习”。例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之后是“试错学习”,如果让蜗牛反复走迷宫,最终蜗牛能够从迷宫中走出来了,可见蜗牛也具有试错学习的能力。
再后是“洞察学习”。比如在一个玻璃板后放一块食物,一个灵长动物只要在玻璃上碰一两次,就会绕过玻璃获得这个食物,这叫洞察学习。
最后是“推理思维”。借助概念和一般原则来应对复杂问题,这个能力唯独人类具有。也就是把复杂的对象转化为概念,在概念层面上先把对象处理完毕,然后再做准确反应。这是一个最高级的使用理性的方法。
从这个系列里可以看出,人类的广义逻辑、精神升华、感知通道,是在一个物质和物种演化过程当中逐步达成、逐步代偿、逐步壮大的。这就叫“广义逻辑”。
真理早已消失
实践不能检验真理
知识的有效性只谓“正确”
广义逻辑还提出来一个问题:知识变革或逻辑变革。
人类的文明推进是在我们不停地证伪和否定以前学说和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从逻辑学和思想史上来看,任何一个学说都不是真理,人类的一切学说都不断的被推翻和证明,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逻辑变革。
那么逻辑变革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在学说体系上有一个现象,就是任何一个理论,一旦不能容纳新出现的信息量,就立即崩溃。逻辑变革就是所谓理论、知识、知识分析,面对新的信息量时,建立一个完全不同的整合模型。
广义逻辑还要回答一个过去哲学上始终不能说明的问题:什么叫证明?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科学是设定一个逻辑模型,然后建一个实验室,最后拿实践经验来检验。既然我们认为感官是一个最紊乱、扭曲度最高的信息接受模型,那么为什么我们在高端逻辑上处理过的东西,却要拿低端感性逻辑来检验?这是由于越低端的逻辑,越具有稳定性。
在我们的感知系统中,递弱代偿继续表达,就是感性是最稳定的。比如说你看所有的植物都是绿色,他永远不变,祖先当年当猴子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今天还是这个感觉。
可是理性告诉你,绿色只不过是一个波长,也就是说你会发现它在理性层面上是不断变化的。颜色在人类理性探讨的模型中不断的变化。可是你的感官本身的稳定性不发生任何动摇。
它表达的是广义逻辑通道上以最底层、最稳定的方式回演理性高端逻辑的内在自洽,它仍然是用递弱代偿方式才能澄清“证明”这个东西及其有效性。
真理早已经消失了。因为“真”和“理”完全是一个悖论,但凡是“真”就一定是你的主观感知和逻辑没有施加在它上面才叫“真”;但凡是“理”,就一定是你的感官和逻辑施加在上面的扭曲结果。凡真者一定无理,凡理者一定非真。
通常讲西方哲学是追求真理的学问,这是很可疑的说法。早在休谟和康德,知识和求真的关系就已经被证明完毕,也就是说知识和客体对象的本真没有对应关系。
那么所谓通过行为和实践去检验真理,检验的只不过是广义逻辑融洽,而不是对象是否是本真。
所谓知识的有效性,在此我们不用“真理”这个词,用“正确”。什么是“正确”?就是一个含某种信息量的知识模型或学说体系,在一个时段内和一个时空结构内有效地与对象系统匹配。尽管它不是客观本真的直接表达,但把这个匹配关系叫做“正确”。
正确是一个时空范畴,它一定是在一个空间和一个时间段内成立,而不会永恒成立。
怎么样衡量正确?用纯逻辑的方式说它有三大指标:
第一是“自洽”。就是一个学说系统,它的内在系统完整而自洽,不出现内在冲突,而且这个系统包容了当时所有的信息量,找不见跟这个系统相关的反例。
第二是“他洽”。任何一个逻辑变革和知识更新,要能够融洽它此前或周边学说,它所不能否证的部分叫“他洽”。
例如,唯物反映论之所以不成立是因为不能与今天的物理学和感官生物学他洽。今天的物理学告诉我们颜色只不过是光波的波长,而感官生理学告诉我们声音只不过是震动波的频率。唯物反映论反映的是物的直接本真,感官是一个没有规定性的真空孔道,这和物理学和感官生理学不他洽,因此当然不成立。
第三是“续洽”。一个学说体系或者一个逻辑模型,必须对新出现的信息增量能够含融并使之通洽。
例如,牛顿全部用引力来解释宏观世界,可是当微观世界出现后,从法拉第对电磁的讨论、到麦克斯韦对电磁所做的四大方程、再到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和相对论、直到量子力学,引力对这个系统出现的新信息完全不能整合。我们今天知道引力是物理四大作用力最弱的一个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电磁力,引力。用引力根本无法解释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于是牛顿的学说退位。
我们在面对人类文明的未来时,我们至少应该有这样几点认识:
第一,达成新认知的过程不在于获得素材的量。一个高明的思想者,要根据最有效、最新的信息,整理他的自洽模型,然后用其他更多的素材检验,甚至首先用模型内部的思路整理自洽,这是建立新思想的基本方法。
第二,不能确认你已知的任何知识是真理。你必须知道,人类的所有的知识和学说只不过是一个在时间范畴内相对正确的假说,它是一个随时等待你颠覆它的一个解释系统。只有持有这样的观点,你才不会封闭自己的思路。
第三,必须明白实践不能检验真理。如果你确认实践能够检验真理,那么就不可能有任何创新。你必须假定实践检验的东西是行将破溃的东西,也就是说,你必须特别注意让自己不断的反省,发现你固守的那些认知正是需要刺破和需要颠覆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