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简论】通证价值的附着
当初在第九篇的时候还样样式式地结了个尾,没过几天,便又生出言之不尽的感觉,有点儿手痒难耐,就想着再写两篇。
本篇文章的中心内容实际上是讨论通证估值的问题,但并不是横冲直撞,正面突破。同样是讲通证价值,我这篇就有些迂回的味道,聚焦于价值的产生脉络,试图顺藤摸瓜,找寻通证价值的本源。
01 通证价值附着的第一层含义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们着重讲过通证的信用价值,即通证的责任方(往往是通行发行方)将会为通证赋予价值,而这个价值的来源则是责任方相对一个领域的信誉。比如阿里巴巴发行了粑粑币,写了个白皮书,然后对粑粑币的发展规划做了个说明,随即流入市场,开始流通。这个时候粑粑币有价值么,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考虑是没有价值呢,写白皮书发个币能耗费多少精力时间啊。但我敢笃定,粑粑币会具备一个远超写白皮书本身的估值,这个估值不全是泡沫,大部分是人们对阿里巴巴公司的信任,信任其能够按照白皮书中的规划一一落实,从而由信用价值转换为实实在在的应用价值。将通证责任方的声誉等附加到通证上,这便是通证价值附着的一种。如果你还不是很明白,那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好了,这是一个类比举例,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同样探讨过现实生活中的信用凭证,比如证券、汇兑票据等和通证的区别,说白了证券和汇兑票据也是通证的一种,从物理存在形式上看,证券也好,汇兑票据也好只是一张按照某些标准制作的纸张而已,没有什么价值。但实际上呢,不论是证券还是汇兑票据都能够以一定的价值变现,那么这些纸张的价值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难想,其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这些纸张协议的起草组织,也就是履约人,另一个是保证其生效的监察组织,可以称为信用中介。履约人进行劳动创造价值,并默认将所创造的价值附着在信用凭证上,而信用中介确保这个价值附着协议生效。更明白些,以股票为例,发行股票实际上就是将公司的资产权益附着到股票上,国家监管部门保证其在监管框架内流通且可信,这才使得股票产生了价值。
02 通证价值附着的第二层含义
以上,我觉得通证价值附着的第一层意思就讲清楚了。第二层含义比较简单一些,是第一层含义的引申。在第一层含义的分析中我们引入了通证协议这么一个概念,这是小编自创的一个词,以字释义感觉还是比较贴切的。在区块链领域,每种通证实际上都是用协议的方式来表征其独特性,不是说这个通证叫比特币那就是比特币,BTC这个符号其后所代表的含义是丰富且复杂的。通证协议是通证发行方首先起草的,而后可能会在一个信用共识体系内进行丰富和升级,但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实际上,目前大部分的通证协议全部由发行方负责起草和修改,然而和股票市场不同的是,币圈没有监管组织,也就是说起草方和信用中介将会是同一个组织,这样当履约人不履约的时候,通证将会变成一张废纸。圈钱跑路的是不履约,不将创造的价值附着在通证上也是不履约,往往后者会对投资者伤害更大,你可能看到了通证发行方的努力和作为,但万万没想到这只是为其他通证做的嫁衣。
03 通证价值附着的第三层含义
尽管我们一直在谈信用的重要性,履约的重要性,但那都是建立在通证制度不完善的基础上。一旦通证制度完善,出现强大的共识约束,那么通证价值附着将会转向应用价值的落实。这个时候,附着在通证上的价值,不再依靠通证发行方的努力创造,而是全体通证user的有效应用。这不仅仅是应用场景的搭建这么简单,需要非常专业的通证经济机制设计,比如EOS,典型的地产经济,eos就是地,eos的活跃用户越多,这块地就会越之前,这个时候我们不必考虑eos是否直接作为输入使用,只需要考虑eos链的活跃流量,这些活跃的流量价值将会默许附着在eos上,不容他人插手。这才是eos真正的升值逻辑。币乎key也有自己独特的通证机制,就跟上班发工资一样,今天这么多人写的文章所能输出的价值将自动附着到这批新生的key上,这个时候key的价值将体现为整个币乎社区输出的文章价值总和。但有一个缺陷,即知识重复将会使文章价值衰减,活跃度增加会使文章价值增多,但这么多文章总会有所重复,时间长了就面临写无可写的状态,文章所能输出的价值就会衰减,所以我一开始觉得key不错,但也有显而易见的瓶颈,直到MYKEY横空出世。跨领域跨技术平台的通证机制,如蛟龙遇水,很快便能走江化龙了。
以上便是通证价值附着的全部内容了,一定要看轻通证价值的本源,我们贡献价值,一定不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