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想法旅行·在路上

有关少数民族,我们所不知道的事

2019-07-13  本文已影响3人  蓝澜Queen余芳芳

截止今天,云南之行已经结束。最后一天,我们骑马游览了拉市海的茶马古道。然而,我的思绪却似乎仍然停留在昨天的大型演出《丽水金沙》。

那一场接一场无缝接续的表演,让人惊喜,惊叹,又无穷回味。其中传达的少数民族文化,令人应接不暇。看过《丽水金沙》,我不得不承认此前自己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知。

该场演出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

序;第一场,水;第二场,山;第三场,情;尾声。

序——开场舞
第一场,水

在第一场中主要上场的民族是傣族,而傣族中根据不同人群的文化或者是居住地,又可分为花腰傣、金沙江傣、文山傣等。

在傣族人民眼里,水是文明、圣洁和美丽的象征,而泼水是他们一种祝福的形式,它将会带来吉祥与安康。因此,在表演过程中,台上的舞者会有戏水环节,并以洒水的形式与台下观众互动,座席的人们兴致高昂,并以呼声与掌声回应。

傣族舞蹈

傣族舞蹈丰富多样,还有古典双人舞、过山号、蜡条舞以及指甲舞等等。每种舞蹈都能给人带来非常别致的感官冲击。

蜡条舞
第二场,山

第二场中集中了多个民族的舞蹈,有纳西族舞蹈棒棒会,纳西族每逢正月十五都会有此节庆。在棒棒会上,还出现了人面扮相的“仙鹤”,仙鹤是纳西族的吉祥物,寓意延年益寿与富贵。

纳西族人民主要集聚在玉龙雪山下的丽江古城里。纳西族女性称为胖金妹,男性则称为胖金哥。

纳西族棒棒会

其次是傈僳族的“赶猪调”、藏族的“织氆氇”、佤族“薅秧歌”、彝族歌舞“跳菜”等。

傈僳族“赶猪调” 藏族织氆氇

这些歌舞都来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日常,有“赶猪”、“织氆氇”、“跳菜”、“薅秧”等。艺术源于生活,不仅让人感觉到文化细微与传承,更给人以极高的感官享受。

第三场,情

这是演出厅气氛最活跃的部分,少数民族的纯洁与灵气尽显其中。

用乐器谈恋爱是少数民族表达感情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表演开始,首先上场的是一位着红裙的彝族姑娘,紧接着白族、藏族、傈僳族、苗族以及纳西族小伙以此上台,分别以乐器传情,追求彝族的姑娘。

几番回合,最终纳西族小伙儿抱得美人归,他不仅会吹纳西族的波白,还能吹哈尼族的哦比,佤族的牛角号以及拉祜族的口弦,彝族姑娘在他的多才多艺下翩翩起舞。

以乐器示爱

在这场中,还出演了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该民族总人口不到3万人,称为摩梭人。摩梭人民族是世界上唯一留存的母系氏族,集聚在泸沽湖畔,素有“女儿国”之称,女性具有支配一切的权力。

摩梭人拥有非常特别的走婚习俗,该习俗以舞蹈形式在台上演出。男性称女情人为“阿夏”,女性称男情人为“阿注”。走婚成功,可维持感情并生养下一代,但该民族无婚姻制度,不受婚姻法约束。

摩梭人走婚

在丽江的行程中,伴随我们一路的导游就是摩梭的姑娘,她跟我们说了很多本民族的文化。如今,她走出家乡,一方面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摩梭人文化习俗观念,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冲击与影响。至今,她仍旧是单身一人“走天涯”。

该场最后是“火把节”舞蹈,火把节是白族、彝族、纳西族等的盛大节日。不同民族的姑娘在歌舞中陆续上台,在舞台后墙墙洞里则站着不断挥舞“火把”(红布)的小伙儿。舞台场景非常壮观!

“火把节”舞蹈

节目最后,演出以各个少数民族联合歌舞结束。

演出结束,近22:00,我们从演出厅出来,还有很多游客在排队等候。回头看,才知道演出场地是“中国丽江(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

交流中心对面是毛主席雕像,此情此景,让人不由感恩。民族间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才使得祖国的文化风俗大放异彩。少数民族的人民虽不如我们大汉族人多势众,然而他们的文化传承绝不亚于我们。

(一明一暗,萤火之光。我是蓝澜Queen余芳芳,日记星球598号星宝宝,正在参加第34期21天蜕变之旅。为人师,也为己师。无论在何处,去何方,为何事,我在,笔在。原创日记第223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