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记——每一次出走,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归
题记:
国庆假期去拜访邻家姐姐,她动情地跟我说,每次放假都很想回家。我知道她很眷念我们小时候的家乡,有时候我也很纯粹的想要回去,回到属于我们的村庄。而长大的我们只能拼命往前走,去曾经的远方。故乡和远方,永远都是对立的命题,最终属于我们的只是现在而已。
和大多数没有去过绍兴的人一样,对于绍兴的记忆,都停留在中学的课本,停留在鲁迅的文字间,停留在那个喝着小酒吃着茴香豆的孔乙己。去了绍兴,最真实的感受是淳朴。江南最不缺的就是小桥流水人家,而绍兴的青瓦白墙到处都是斑驳,古朴的院子,虽然呈现的是江南民居的样子,但却不似苏州那么色彩艳丽,雕梁画栋。还有在交错窄小的河道里摇曳的乌篷船,没有画舫的宽敞和明亮,倒是多了一份自然和真实。
去绍兴,大多数都是为了鲁迅而去。这一点倒是从游客人数就可见。去了绍兴才知道,除了鲁迅,绍兴很有的人文,很多的河山……在不经意的街角,你就可以遇见一个故居,而你讶于,这个院墙和隔壁的院墙并没有什么不同,除了里面曾经住过的人,已经依然存在的树木;再有不同就是这个院子早已人去楼空,而隔壁的院子依然三餐炊烟袅袅。绍兴的人文隐匿在市井之中。
古越国虽然早已是几千年前的春秋之事,但是在绍兴到处可见“越”痕迹,大到行政区划,小到各种店铺的招牌,以及隐匿在城市公园里的越王祠。这是绍兴的底蕴。天下人皆知卧薪尝胆,而越只属于绍兴。
就仅此而已了吗?中国的名山虽多,但翻开历史会稽山一定是不可忽视的。尽管它不险不峻不奇,和江浙沿海环绕的群山没有什么不同,治水,开拓了王朝的大禹在此,在今天远远的就可以看见大禹的铜像屹立在山头。
当然,还有会稽山阴之兰亭。虽然在中学读过《兰亭集序》,但并不知道兰亭是一个地方。现在兰亭除了是一个书法圣地,也确实茂林修竹。一群孩子正在演绎曲水流觞的经典桥段,不禁感叹古人连祭祀祈福,也这般风雅。傍晚,天色阴沉,雨将来,风满湖。本来闷热的天气,一来到兰亭的湖边好像就舒畅的许多。夏天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绍兴的名胜古迹虽多,但是有些人来绍兴只有一个目的,亲自来王阳明先生的墓前祭拜。由兰亭向前三公里,便是王阳明的墓。本来想应该是有游客的地方,只是去了才发现人迹罕至。入园抬头上台阶,才发现三两个前来瞻仰的人正在下台阶离去。是经过了简单的修葺,几十级阶梯,到达墓前,简单的写着“明王阳明先生之墓”。供奉的案头,放着三两束鲜花和水果,傍边放着有人来祭祀的酒。突然就很感动,虽然不是景区,但有心之人,信仰之人,踏破铁鞋也会来一拜。上去祭拜的时候,已经空无一人,离开的时候,遇见一个只身前来的男生。你看这些都是心怀光明,仰慕先生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