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放弃你的善良
我只记得你们天真的笑,而我却带不走你们的伤痕。踏上支教的路,才发现这条路踏上了再也回不去。
——题记
2017年7月25日,晨六时,天空没有一丝七月明亮的感觉,小雨,云南下雨的早晨有点微微凉。一身运动夏装(哦,在这个少年的世界只有运动装了吧),一个背包,一件行李,从千里的北方带着对自己的承诺走进了玉龙这座小城。
不喜欢下雨的季节,长途的疲惫也更让我情绪开始躁动。披上一件薄薄的外套,撑一把小黑伞,顾不上遮住自己的行李,在车站外面徘徊着等待一份安慰。
这是个通讯发达的时代,接我的小伙伴早已在车站等候,刚准备举起手机敲字,“你是那个志愿者吧”。
“嗯,你好”。她高高的,很瘦,也是一名志愿者,她来接我,是因为她比我早到了一天,一身运动装,不像初识,反而觉得在哪见过。感染力或许是志愿者的一个标签,她暖暖的关怀,热情的举动让我烦躁的心情开始得以平复。
离这车站不远处有一所中学,她说那是她们临时的落脚点。而这里,便是我的目的地。后来晚些时,她和另外的小伙伴消失了,后来我知道,她们去了另外一个支教点。
待我稍微停驻,在学校有了安顿,一把小黑伞,我成为了守候在车站外等候的那一个。一直到了中午,雨停了,天空很蓝,很净,空气清爽,阳光很柔。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光。
我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午后,是个相聚的好时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志愿者们、从附近乡镇赶来的同学们如约而至,当然,还有那个神秘的团队负责人。
简短的见面会之后,进行了严谨有头绪的分工。就这样,我成了一个小小班主任,开始寻觅诗和远方的脚步。
这个故事开始了。
2017年7月26日到29日,这是一个班主任和学生日常的故事。
初识,他们有着太多的疑问,太渴望了解外面是怎么样的。我感觉不到他们像一个高中学生,但我喜欢和他们分享。四天,我看过了他们所有人的档案,多多少少听过了他们的一些故事。可能是看惯了这世间的不公平,对于他们家庭背景的寒酸,我没有那么轻易的哭泣。
2017秒8月30日,这是一个关于苹果和肉的故事。
不知道哪来的突发异想,问了孩子们一句“你们最想吃什么啊?”
“肉”。莫名的我被戳中泪点,也许他们只是随口说说,但下一个故事我会告诉你,这很真实。带着孩子们出去买苹果,在这里,苹果很贵,也分档次,新鲜的苹果6元一斤。外像不好看又稍微有一点点局部坏掉的苹果也要3.5一斤。问了一个摊位又一个摊位,其实我知道市场都是这样的一个价格。
“老板,这个三元一斤好不好”。一个学生问道。
“最低价格了”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价还价,老板同意送给我们一个,但价格不变。
“好了,孩子们,老师给你们买这种,咱们不买那种好不好”。说完,我便问道“老板,这种贵的给我们少一点好不好,都是学生”。
“老师,就买这种,都一样,把坏的切掉就是了”。
身旁来了一个小姐姐走过。
“老板,给我一个袋子”。她挑了一袋比较好的苹果,老板笑嘻嘻的接过去称了之后小姐姐付钱就走了。
不知怎么的,我心像被扎了一样,很痛。我仿佛明白,我来这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是我知道了贫穷到底是什么。我开始害怕贫穷。但我不极端,因为接下来这些孩子的故事,彻底改变了我。
2017年8月7日,这是一个关于家访的故事。
2017年8月7日,星期一,晴。
早6:40,7个志愿者以及老师司机,一箱水,几个馒头,几个大饼,开始踏上家访之途。平坦舒适的柏油路,渐渐变成一个车道的水泥路,最后便进入了泥泞颠簸的土毛路。路依山而建。道的一旁是悬崖,稍有不慎便有跌入悬崖的危险。一路颠簸近4个小时,车子不能再向前了,背上背包,开始徒步而行,11:30分,我们来到了一个村庄。稍驻足,不是揽风景。大山深处的人儿,热情,大方,努力,勤奋。初识此地,不熟,幸遇小李同学爸爸,弃下手中活,分别带我们去到了家访同学家里面。
11:43分,我们来到了小何同学家中,两栋简陋的房屋加上一堵墙,一个喂养牲口房子围成了一个10多平米的小院。院中一只黑山羊,这是她以前向别人家索要的小羊羔,如今长成了一个大黑羊。家中只有爷爷奶奶居住在家,见我们到来,连忙出门招呼着我们,热情,大方,把最好的留给客人。我们坐下来倾听着爷爷奶奶讲这他们的故事:
从爷爷奶奶的讲诉中,我们了解到,小何妈妈带着弟弟在城里打工,爸爸在她13岁时前去世,伯父在39岁时去世。爷爷是个共产党员。奶奶有着20年的支气管炎了,家中没有低保。每月只有每人70元的补助。家中有着4亩田地。平时的生活必需品就是靠着大女儿带过来。二女儿目前在广东。因为长时间只有爷爷奶奶在屋里居住,另外的一栋无人居住的房子已经塌陷。
本想再花一点时间陪爷爷奶奶,但不容我们耽搁,我们便告别了小何家。爷爷奶奶出门相送,志愿者们强忍着眼泪。心里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下午14:17分,我们到达了小李同学家,在小李爸爸的带领下,我们去到了很多同学家里面。当走进自己家时,李妈妈正在做饭,一间烤烟房,两栋相对立的木屋围城一个小院。简陋黑暗的屋子里,在微弱阳光的照射下,更加显现爸爸妈妈脸上的沧桑。爸爸妈妈很好客,为我们做好了午饭。在李爸爸强力的邀请下,我们开始在饭桌上倾听着他们的故事:
妈妈有着风湿,本来妈妈可以依靠着烤烟来贴补家里,但因为风湿,烤烟停种了。爸爸是个木匠,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打工。每天有着100元的收入,但还要靠运气有没有工作可以做。家中有着小李和姐姐两个孩子。姐姐在上大学,今年刚毕业。小李也深入高三了。姐妹两的学费有时依靠卖猪来接济,有时间去借钱来补贴。收入薄弱,花支大。两个孩子很懂事,学习也很努力。
驻足了有半个小时,我们也离开了,心中久久不能平息。未来一定会好的
14:53分,我们到达了小东同学家,他刚刚参加完高考,成绩也不错,上了三本线。可是事与愿违,昂贵的学费不得不使他放弃本科,选择专科。家中有着四口人,姐姐在上大学,姐姐依靠着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我们到达他家时。小伙子有点害羞。妈妈出去干活了,简陋的房屋围成的小院,家禽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满壁的都是孩子们的奖状。
短暂的了解以后,我们来到了小芳家,家中四口人,爸爸妈妈,她和妹妹。她也是今年参加高考,成绩到达了二本线。妹妹在读高三。我们去到家里时,她还在山里干活,父亲告诉她老师过来了。她赶了回来。我们见到了这个小姑娘。小小的年纪,大人般的心思。
15:13分,我们开始返回乘车的地方。
17:23分,我们开始踏上了回程之路。路上磕磕撞撞,其实内心更加的不平。晚上21:43,我们返回到了学校。一天,很短暂的结束了,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其实我和他们都有着一样的家庭,我也埋怨过命运的不公,但是,因为他们,我觉得我还是辛福的。这世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他人穷志不穷。他们永远没有放弃努力。穷人孩子早当家。是的,我相信,现在的逆境,一定会带给他们一个美好的将来。
2017年8月11日,是我们支教的最后一天,我知道,今天注定不平凡。我给几个学生留下了一点生活费,但我再也不能做什么了。我的心情很复杂。短短的10来天的支教生活,我已深深融入了孩子们当中去,志愿者当中去。我很珍惜,我不想离开。我知道,没有人可以陪你一直走下去,时间总让一些人来了一些人又走了。但是要坚强。不要轻易地流泪,因为我不能够再递给你们纸巾擦眼泪。哭了,我会心疼。
纵然有千千万万的不舍。该走的还是会走,我只是你们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我们不得不分开了。我们会再见的。
我记得你们天真的笑,而我却带不走你们的伤痕。踏上支教的路,才发现这条路踏上了再也回不去。
故事还有很多,但我已经没有了眼泪。孩子们,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