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
午后阳光依然洒满整个房间,暖暖的感觉。我在等候一场期盼已久的疗愈,也许是心中有念想,能让我安静地坐在桌子前,把这宝贵的两小时给予自己。
提到“匮乏”两字,总让我想到“穷”,有种物质方面的需求匮乏,而今天,我学习到“匮乏”更多是认知和精神方面的显化。想起父母亲,买不起苹果,一箱苹果,烂一个吃一个,吃了一箱烂苹果。而今物质极度富裕,精神相对空虚。有时候我们焦虑、恐惧、烦躁不安,都是由于内心的匮乏造成。当我们深陷于匮乏感状态的时候,看到的是永远都填不满的黑洞。
在今天的大型疗愈中,我深深链接到我的匮乏感来自于哪里?随着疗愈师莲老师优雅轻缓地声音响起,我闭上眼睛深呼吸,打开心灵的眼睛。
第一幕是我20岁的样子,朦朦胧胧中,一双忧郁的眼神看着我,里面藏着很多故事。正值高考,一堆堆试卷摆在面前,永远写不完。隔壁传来: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高三了还有闲情唱,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可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凭这怎么能把大学考?我的心情亦如歌中所唱,一模一样。可我还有另一份烦恼,那便是少女怀春的恋情上演。那位高挑个子,穿着白衬衫,走路像一阵风的男生,总让我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我极力压抑自己,不让人看出我的心事,可最终矜持败给了爱情。
在这么紧张的高三生活中,我如何能谈一场恋爱,简直是异想天开,白日做梦。我晚上回家都是带着罪恶感的,看见妈妈和爸爸辛苦为这个家操劳,我心里更不是滋味,我的作业,我的试卷,我的高考……甚至我的前途,都将毁于一旦,我恨这场不恰时分的爱情。
果然,高考我落榜了,我带着耻辱和愧疚在家躺了半个月,虽然我也想得到父母的安慰和爱,但是遭来的是唠叨和叹息,指责和嘲讽。心灰意冷的我只有一个人再战,父母艰难的生活,已经无数次告诉我:如果不努力,就没有好工作,也就会跟他们一样,起早贪黑地干活!是我害怕穷日子吗?我在心里问自己:不是,是我的慌恐掩饰了我内心的匮乏。
时光隧道又来到十岁,那是个花季少女,梳着两个马尾辫子,无忧无虑的生活,令我开心快乐,上学胳膊上的“两杠”永远是我的骄傲,我在老师眼里很听话很优秀。但是,其间也有不高兴的事发生,却在我与最爱的老师之间形成隔阂。记得有次做题,我怎么也做不对,也许在老师眼里,我永远都能做对,一百分是我的,九十九分就不应该是我的,本子上永远是对号,有个叉号就不能。下课我被老师留在教室里,看着其他同学陆续离开教室,在外面玩耍,我好丢人啊!我委屈地流下泪,尽量不让人看见。想想那个最让我爱戴的老师,竟然这样对我,我好伤心……从此,我不爱做题,心中有恐惧和害怕。
再往前推,来到五岁左右,有了弟弟,妈妈更没有时间陪我,不是寄姥姥家,就是雇阿姨。听妈妈说,雇阿姨一天三块钱,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也是羊群回家之前,我就趴在窗户玻璃前,等啊盼啊,渴望妈妈早点接我回家,有时眼睛噙着泪水,我想那一定是饿了吧?抑或许是雇主老爷爷脾气暴躁,吼我吓哭了吧?
在姥姥姥爷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小小年纪的我,身体并不是太好,隔三差五就会发烧生病,这时姥姥姥爷两个人就吵架,再加上两舅舅一姨姨三个人,家里总是鸡飞狗跳,上顿接济不上下顿。姥姥的脾气也不好,经常骂姥爷,我就盼着早点回自己家。
回忆像碎片,无法让人平静。听着老师的引导,我还是泪流满面。我的童年幸福吗?我的童年匮乏吗?如果泪水能说明一切,我就有委屈和愤怒,心酸和痛苦。
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童年,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一个孩子童年的第一份回忆不是温暖,而是痛苦,那她该拿什么去应付这个冰冷的世界?
还好,今天我看到:父母的不容易,老师的用心良苦,那一代长辈们生活的艰难……他们都有一份爱的期待,想要寄予我,如果没有他们,我就来不到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他们的无形压力,我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此而已,我看到爱的恩典,内心感受到了福报,暖暖的,释放匮乏,让我内在回归平静丰盈富足。
正如《小王子》中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没长大的小孩。不得不说,生命中几乎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受伤的内在小孩在作祟。内在小孩不长大,我们再努力也无法成长。只有内在小孩被看见、被疗愈,并且与我们一同快乐健康地成长,我们才会真正成长,真正感到快乐。
今天我返回一次童年,去照看那个弱小的,哭泣的、孤独的小女孩,给她足够的支持、关注、和爱。如今她长大了,开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色,“好妻子”“好妈妈”。当我学会爱自己,照顾好自己,我自然而然会爱我的孩子,我不需要刻意努力或模仿他人。我的内在小孩时刻等着我,抱抱她,并且告诉她:“我在,别怕~”
2023的冬天已经来了,2024年的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