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想法

读原理,思考教育

2022-06-16  本文已影响0人  豫东明珠

近日,当我研读教育的概念和质的规定性一结识,特别有感慨,特别分享如下:

概念一: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维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陶冶人的审美,增强人的劳动能力,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专门组织的不断趋向规范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具体描述为依据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思维品德,发展学生体力和美感,增进其劳动能力,并发扬其个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通过对教育概念的认识,再反思当下的教育状况和效果,差距好大。晓平老师所提倡的那样,不仅仅就是考分和成绩,我们更要重视学生的品格教育。我们更要结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社会发展需要,将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件事,每一句话中。

再来思考一下,当下的学生有哪些困惑问题呢?学习压力大,题海战术很多,休息的时间不足,体育锻炼和劳动教育不足,走进大自然,融入社会不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足,亲子关系紧张,社会诱惑巨大,单亲和离异家庭较多。这些方面看似跟考分不关联,但是却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影响特别大。

太多太多的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怎么办?我认为,当下晓平老师主导的若干家庭教育公益直播课,在全国范围内刮起这样的一阵家庭教育之风,对学生问题和亲子关系的巨大的扭转和改善,是一场及时雨,一直特别感恩晓平老师他们。

既然有这样的觉察,就应当尽最大努力去改善,培养更加健全的孩子,做更加德智体美劳健全的教育。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更要引领家长和老师,校长们共同重视。

概念二: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传承和践行人类经验的互动活动;教育是激励和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

这个概念的界定真的很好,然而读一读关键词,我们教育人是否做到位了呢?

a.有目的的培养人,什么目的?只是考大学,找好工作,有好车好房吗?我们要引领孩子立大志向,培养向袁隆平、钱学森、钟南山那样优秀的贡献者吧!

b.引导受教育者学习,传承和践行人类经验的互动活动。我们有足够的互动吗?有足够引领孩子去体验吗?

c.激励和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自我教育。

扪心自问,我们是主动压制和控制安排孩子的学习,还是打内心里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动力呢?

研读一下,思考一下,今后要怎么办?欢迎各位家长和老师们、简友们一起讨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