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不管教的勇气》
我们读书会里的书籍我一般都是先挑着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听,而今天呢由于给书友们示范app的使用方式正好点到了《不管教的勇气》,我夜里跑步习惯听书,有樊登老师的声音独自夜跑也不会寂寞,还能在跑步中学习、思考,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坚持运动,何乐而不为呢。按我之前习惯性动作会去找自己想听的书籍,由于我还没有关于教养孩子类书籍的学习需求,我对婚姻亲子类板块都是“视而不见”那是作为“备选”听书的。
但那会儿我觉得我需要去学习这类书籍,因为我们很多书友都是为人父母,对教养孩子方面的知识有需求,我多学一点,万一哪天能帮助到某个家庭呢?再说我也可以为未来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而未雨绸缪。
后来听着听着我突然想起了樊老师在《思辨与立场》里说原作者讲了一个有关“思维局限”的事,详情我截图了,分享给大家:
听书《不管教的勇气》所以我们不仅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要做不喜欢的事情,毛姆说“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不喜欢的事,这对灵魂有益。”跳出舒适圈!
《不管教的勇气》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一个人实现自立则需要具备三大条件:能够独立做出选择、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和摆脱自我中心主义。
音频中比较冲击我的观点是:不评论也不表扬孩子,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感谢他。
我们都知道,批评会带来消极抵触,而正确的表扬,二级反馈能有效的带来鼓舞,让对方持续给你理想的反馈。人类是依照反馈行事的,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如果我在炎热的夏天穿棉袄,就会有人觉得我奇怪,从而作出一系列反应,我会从人们的反应中(可以说是社会认同或者是同伴压力)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孩子会依赖家长们的反馈行事,如果你一旦开始忽略赞美或者过分赞美他,他便会有选择性的行事,只做你夸奖过的事。作者提倡在孩子做对事情的时候,用感谢的表达方式去认同孩子,这样会使你与孩子之间处于平等地位,拉近关系,也让孩子产生正确的价值观体系。
有些家长体罚孩子,并不是教育,而是家长的报复,是为了给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各位可以想想,这话多么正确呀,我们太多人用“正义的理由干坏事”(我这怎么突然想到用权力来推卸责任)
我们大多数人都停留在“浅思考”层次,这让我想到了一个笑话:“有个人看书,书上写长期吸烟会导致高血压、肺癌等疾病,这哥们吓得赶紧把书合上,猛猛的地吸了一口烟,唉呀妈呀,吓死我了,以后再也不看这书了”
我们都别笑,大家都做过这样的事儿呢,上学的时候,试卷分数下来了,我们都做过自个修改分数的事吧?我们会因为一门课学的不好而不喜欢一位老师,甚至是不愿意上他的课等等,我们通常在思考的都是冰山的表面,冰山底部面积还广着呢,你只看见了露出来的部分。
我母亲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给了我足够的自主决定权,书中作者讲了一个自己的例子:他问妈妈可不可以晚上去参加同学聚会,他妈告诉他——你可以自己做决定,这句话让作者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决定、选择这是一个人自立的表现,对作者的例子,我感同身受,我的母亲也是这样教育我的,她会用自己的经历观念引导我,叮嘱我,让我清楚要对自己做的事情承担责任,选择权在我手中,人生是我自己的。
樊登老师在音频中说作者在书中写了一句话“没有努力获得的成功是转瞬即逝的”父母帮孩子走捷径,可能是让孩子错过了成长。作为父母,所能做到、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靠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人生,而不是替他们决定。
我们要赋予孩子勇气,首先大人们得具备不要用惯性养育思维的方式去教养孩子的勇气。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但成为父母后,却忘了我们是孩子时希望父母如何对待我们,
《小王子》里说“所以的大人起先都是孩子——但愿我们都能记得这一点”
晚安 困 还有事没做 好想和地球平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