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2022-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弘玥

一、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4个等级。

轻度不良反应指有症状出现,但很轻微,例如消化道不适、轻微头痛、疲乏、全身不适等。

中度不良反应症状稍重,但能很好地耐受,不影响正常生活,例如较大面积的皮疹、视觉障碍、肌肉震颤、排尿困难、认知障碍,血液成分的改变。

重度不良反应症状较重,影响正常生活,患者难以忍受,需要停药或对症处理,例如严重肝功能异常、心律失常、严重过敏反应等。

严重不良反应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生命,致死或致残,须立即停药或紧急处理,例如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等。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1)药物方面的原因

1、药物作用的性质

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具有选择性,当一种药物对机体的组织和器官有多个作用时,若其中一项为治疗作用,其他作用就称为不良反应。

2、药物剂量

剂量过大,或者连续用药时间过长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

3、药物杂质

由于技术原因,药物在生产过程中常残留微量中间产物或杂质,这些物质虽有限量,但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4、药物添加剂

药物生产过程中加入的溶剂、赋形剂、稳定剂、增溶剂、着色剂等也可引起不同的不良反应。

(2)机体方面的原因

1、生理因素

*特殊人群:

少年、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成年人高。

儿童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各系统器官功能不健全,肝脏对药物的解毒作用与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低下,肝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婴儿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性别:

一般而言,不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

2、遗传因素

*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反应,这种生物学差异普遍存在。

遗传基因的多态性是导致不同个体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特异质反应和变态反应:

少数患者的特异性遗传素质使机体产生特异质反应,这种反应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只在极少数患者中出现。

某些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非正常的免疫反应,有时也称过敏反应。

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约占全部药品不良反应的6%~10%,其发生与剂量无关,而与患者的特异体质和免疫机制有关。

*种族:

种族不同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所不同。

3、病理因素

疾病可以造成机体器官功能改变,进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诱发药物不良反应。

(3)用药方面的原因,

1、给药方法

给药途径不同关系到药物的吸收、分布,也影响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药效持续时间。

2、联合用药

当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

在临床上酶诱导作用常可使药物稳态血浓度降低,为了达到和维持疗效,必须加大剂量。

一旦停用诱导剂,原来药物的血浓度立即升高,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