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们常埋藏着很深的愤怒

2022-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秋色波波

读《为何爱会伤人》134页到156页

读到这句话,我深以为然。突然就想起《以家人之名》中的那个乖乖女孩齐明月。

齐明月,一个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长得漂亮、性格又好,学习成绩好,还特别乖巧懂事。

明明自己很优秀,周身散发着光芒,她却说:“我真的什么都做不好,我真的很容易犯错。”学生时代的她,看起来很温顺,内心却充满惶恐和纠结。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懂拒绝,总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她的一言一行都显得没那么自信,没有主见。

这样的女孩在生活中不是少数,明明是大家眼中的乖乖女,却活成了内心纠结的小拧巴。

孩子身上的问题,因在父母身上。齐明月的妈妈正是她性格优柔的源头。强势的妈妈,总是事无巨细地干涉她。买衣服时,明月选白色,妈妈说白色不耐脏;明月选黑色,妈妈说年轻人要鲜亮一些;选妈妈推荐的粉色,妈妈嫌弃地说没有一点主见。妈妈习惯性地给明月做决定,简单粗暴地对她指手画脚。明月在妈妈那里像一个木偶一样,机械地听从妈妈的安排,看妈妈的脸色,执行妈妈的命令。

工作后的一次争吵中,齐明月说出了真相---高考时,她是故意考低分的,这样就不用去母亲希望她读的政法大学了。

看似温顺的齐明月,其实内心藏着很深的愤怒。如果不是在成年之后妈妈一而再再而三地束缚,她可能永远也不会让妈妈知道她对妈妈的怨恨有多深。

齐明月对妈妈说,你不喜欢让我干的事我偷偷的全都干了。这就是在不直接表达愤怒时的一种隐形攻击。看似柔弱,实际内心有强大的攻击力,这种攻击力不向外,就向内,杀伤力极强。

反观自己,小时侯对于妈妈的严厉,我又何尝不是如齐明月一样,表面的顺从之外,内心有多么不满。愤怒的情绪时常产生,却又被自己压了下去,继续顺从妈妈。我没有做太出格的事,但也偷偷的在妈妈看不见的地方违背过妈妈,只是不敢明目张胆。妈妈不喜欢披着长发,我只能十年如一日的扎着马尾,妈妈忌讳白色衣服,我就只能羡慕那干净素雅的白色,妈妈让出出去玩必须几点回家,于是在玩得最尽兴的时候我永远是那个最先惦记回家的人,即便这样,也提心吊胆地怕已经超出了妈妈允许的范围……

我也怨啊,但反抗的是还真是想不起来,可心里的不舒服化解不了。

所以当我做了妈妈,我竭力去理解我的女儿,不让她陷入我曾经的困境,不让她经历我曾经的委屈。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成熟的大人,而不是让一个孩子来转换身份成为一个妈妈的角色来照顾我的情绪。

我也希望我的女儿有健康的成长环境,有良好的性格,为她自己将来建立家庭储备好能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