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词典上
01
1.慈善:市场给爱心接力,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亚当斯密的人性观。例如:面包师逐利让消费者受益。
2.成本: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选项是选项的成本,选项与选项互为成本。例如:修博物馆和修民宅的石头。
你的成本由别人决定。你的成本是由全社会决定的,所以决策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支出。例如:长安街上卖茶叶蛋。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沉没成本作为一种历史成本,对当下的决策而言,其实是没有指导意义的。
供需关系决定商品原材料的成本。最终消费品的供需决定了最终消费者的价格,而这个价格再反过来影响原材料的成本。例如:商业区的牛肉面比较贵。
3.歧视:歧视不可避免。
稀缺必然面对选择,选择必然导致区别对待,区别对待就是歧视,应该问如何歧视是好的。
凡歧视必得付出代价。歧视者也限制了自己的选择范围,凡歧视必然要付出代价。歧视所付出的代价越高,人们就会越努力去减少不必要的歧视。例如:规模越大的城市歧视越少,竞争越激烈的行业歧视越少。
4.效率:有效率的才是公平的。
人类社会的公平观来自于对社会整体效率的考量,只要社会效率的计算发生长远显著的变化,社会的公平观念就会随之发生变化。例如:马粪的故事。
稀缺:稀缺是基本事实。
例如:女登山家用直升机登珠峰。
5.盈利: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是意外。
一旦出现盈利或者亏损,我们就会重新评估资源,使得资源未来使用的成本,在新的评估上进行计算,结果是在下一回盈利和亏损都会消失。
6.租:租是对资产的付费。
只要能够带来收入的就叫资产,而对资产的付费就是租。
寻租产生无谓损失:指那些向政府争取优惠政策,让自己得到好处,而社会总的资产会发生耗散的行为。例如:乞丐没有白拿施舍。
02 好东西运到远方去
1.边际:理性的决策,永远要盯住边际值,而不是总值或者均值。
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例如:水和钻石哪个带来的幸福更大。
边际平衡带来效益最大化。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当这两者相等的时候,我们所获得的总效用是最高的。例如:餐厅吃饭停止点菜的状态。
2.成本:超过一个人的社会必然存在交易费用。
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交易费用。例如:居委会对于老小区是否要装电梯的事情争论。醉驾。
谁的成本低,谁就承担责任。这样分摊,整个社会为避免意外所付出的总成本是最小的。例如:铁路火星燃烧亚麻案。
3.科斯定律:讲数不讲理,寻求合作解。
例如:瑞格利球场门票。
谁用的好就归谁。
一项有价值的资源,不管一开始它的产权谁属,最后这项资源都会流动到能最大化利用其价值的人手里去。例如:kindle阅读器数据。
4.弹性:需求弹性。
需求对价格的弹性是一个百分比除以百分比的常数。同样一种商品,它究竟是奢侈品还是必需品,没有定数,取决于价格的高低。
时间越充裕,对策越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弹性会变得越来越高,替代品越来越多,对策也越来越多。
法律无效定律:税负通常是由供需双方共同承担,各自承担多少,取决于他们之间的相对弹性,和法律规定无关。例如:买房时的税率。
5.需求: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
需求者可以变成供给者。例如:打车太贵会转自驾。
偏好差异产生交易剩余。消费者的个人估值和他们实际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差值。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创造。
好东西运到远方去定律。
6.主观性:个人估值是主观的。
03 知识的使用永远都是分散的
1.不平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是真实的人性。
2.成本:凡有竞争必有成本。
3.福利:给穷人钱比给穷人食物更有帮是助。
4.公共选择:经济改革:果断于沉稳的拿捏不容易。
5.激励:如何分饼决定饼的大小。如果富人不能优先享受,人们就不会对价格作出反应。
6.竞争:暴力依然是一种常见的竞争规则。
7.价格就是用来筛选需求的,价格永远起调节作用。例如:想买便宜的苹果的人使得苹果的价格上升。
价格无处不在:供给不自由,价格依然有意义。
短缺和过剩都是价格受到操纵的结果。
价格管制必然导致资源耗散。每当价格受到认为的干预/过高或者过低时,会出现价格以外的竞争。
垄断商品不是反对市场定价的理由。商品的定价都应该是市场价。
8.知识: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要靠价格机制来协调。
各种具体信息的处理永远是分布的/非集中地进行。只是总是分散在不同人的头脑中。
04 权利来自于教训
1.产权:产权保护物理属性,而非经济学属性
例如:出租车司机告互联网约车公司的案例。
技术进步改变产权保护方式。产权兴起的动力:外部性,人口聚集。
转让权是产权的重要表现形式。产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
2.规模经济:人口聚集提高大城市的经济效率。
3.竞争:价格高者得是最有效得竞争方式。
当每个人都努力去赚钱的时候,他们需要向别人提供愿意付费的服务,这时候因为竞争而产生的无谓损失就会降到最低。
4.免费午餐:廉价保障房不可能是免费午餐。
只有让私人拥有房屋,而不是租用公租房,这些房租的流动性才会提高,人们因此会积极上进,扩大不同家庭上身的渠道。
5.权利:权利是文明的产物。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能力取决于自己能够占有多少,权利取决于别人社会的其他人愿意给你多少。
权利来自于人类的惨痛教训。每当我们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和巨大的错误以后,我们想要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建立起对权利的约定和安排。
经济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政治自由是人们的重要权利,还需要动用经济资源,而经济资源不是免费的。
天赋人权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权利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约束条件的变化,随着相关利益者博弈的力量的变化衍生出来的。
6.刑事犯罪分子有两宗罪:不仅伤害了别人,还改变了规则。
05 你的议价能力取决于你在别处的机会
1.不可交易性:为避免社会麻烦而禁止交易。
2.边际收益:边际收益递减定律在世界傻姑娘普遍使用。
3.禀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渔船。
当每个人都有机会善用他自己的各种资源/各种船,这个社会就能获得巨大的财富增长。
4.产权:交易费用的高低影响产权的保护方式。
例如:码头紧急避险案中的责任原则。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产权。产权的界定和执行总是有限度的,不同的背景下,就有不同的产权范围和强度。
5.成本:禁止器官交易的成本,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成熟而增加。
不同的制度,不同的约定,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6.竞争的成本:不要和刘翔竞争短跑。
7.集体所有制:每当这些集体所有的资源要发生买卖时,你必须要征得每一个成员的同意,而要达成一致的赞同,成本是非常高的。
8.全员所有制:一项资产,当人人都可以无限制的使用时,它的经济价值就会大幅损耗甚至下降为0 例如:公地的悲剧。
9.私有制:你在别处的机会决定你的议价能力。
10.政府所有制:目标的多元是政府存在的价值。
06 人力资本是一种耐用品
1.公用品和私用品:政府和私人都可以提供。
私用品:你用别人就不能用的商品;公用品:一个人用,不影响别人用的商品。
排他性:一件商品它在实际使用的时候,物主不能很方便的把其他使用者排除在外。
商人乐于提高公共用品。例如:灯塔的故事。
2.价格:适当拥堵才能市道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3.利益和理由:立场决定观念
4.利息:收取利益天经地义。利息是人们对延迟消费,接受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只要把时间这个因素考虑在内,收取利息就是天经地义。
贴现率影响个人自律成都。一个人越能把未来看得很大,看得清楚,他对自己的自律就会越强。
5.耐用品的价值,需要在一个时间的维度上才能慢慢散发出来;易耗品:一次性就能够把它消费完毕。
6.生育:孩子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你收入提高了,会给自己买一辆小轿车,而不是十辆自行车。
7.需求: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8.现货和期货:不耐是人的自然倾向。
对于现在和未来的消费,人们总是更多的偏向于现在的消费。未来越不确定,不耐越高,利率越高
07 一个人做事一人当的社会最有效率
1.保险:购买保险就是购买未来收入一致性,哪怕遭遇意外,也能通过保险机制保持一定的收入水平。
人群划分的越细,搭顺风车的情况越少。
2.回报率:所有资产的回报率都趋于相等。
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当一项资产的回报率特别高的时候,就会吸引更多人参与竞争,从而降低该项资产的回报率,因此该项资产回报率必然趋同于其他资产。
3.价格: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得信息。
大数据也不能预测价格变动。
4.利息:利息率决定债券价值。你买了债券以后,市场利率上身,就意味着你亏钱了。
5.投资:投资是时间维度上的平衡消费。人们追求的不是一刹那的最高幸福,而是要追求幸福总量的最大化。
6.贴现率:期数为无限多的永续年金,其现值是有限的。所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时间周期不需要太长。
7.外部性:一人做事一人当的社会制度最有效率。
8.现值:资产现值=预期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预期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现值就什么时候发生变化。
08 分工交易于团队合作是人类财富的两大来源
1.分工与合作:比较优势原理
2.期货:期货市场鼓励人们对未来做更准确的预测。
期货市场:是一种重新分配风险的市场机制。
3.失业:失业保险金越高失业率越高。
3.顺差和逆差:每一个国家都能够保持收支平衡。
4.选择:追求绝对的公平不如实行双轨制。
5.医疗保险
把素有人都纳入保险的范围,同时还不准保险公司对投保人进行歧视,这就违反了保险的基本运作原理:细分和加总。
6.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会伤害国内消费者。
自由贸易会增加人类社会的财富,但不会让工作机会减少,因为世界资源总是稀缺的,总是需要有人去提高那个新的劳动力。
09 完全竞争是天方夜谭
1.供应:生产能力提高体现为供应曲线向右移动,这将使产品的价格下降。
2.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可以消除无谓的损失。
实施价格歧视要防止产品在顾客之间转售。越是能够成功地组织他们转售,商家实施价格歧视的程度就会越高。
3.觅价者:对价格有调控能力,抬高价格不会吓跑所有的顾客,降低价格也不会把产品完全卖掉,因此需要寻找使得自己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水平的垄断者。
完全竞争状态对应着受价者,不完全竞争状态对应着觅架者。
4.耐用品:人在自信的时候最爱大手大脚。感觉收入高速增长,未来可期,值得做大量耐用品的投资。
5.企业经营:企业的盈亏要以通盘核算为准。
企业合并:为了应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一般来说,只要在行业入口处没有行政设置的障碍,这个市场就是充分竞争的市场。
6.投资:增加库存/资产空置不是市场失灵,是人用来抵消“投资加速器效应”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失灵。
7.完全竞争:既不可取,也不可能。所有商家都以同样的价格提供完全同样的产品服务。
10 强者为何处处示弱
1.信任:人际互信并不天然存在。
信任源于重逢。重复交易,第三方背书,通过增加附加成本来发信号。
建立信任要靠制度,也要靠道德的力量。
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中,做出示弱姿态的商家,其实是强者,他们有更多机会欺负消费者,所以要做出示弱姿态,从而取信于消费者。
以不平等合约保护真正弱者。现实中,很多看起来的不公平,其实是要去纠正另一种不公平。
2.优质:品质稳定就是优质。
3.质量:品质三包可以替代品质检验。垂直整合保证产品质量。
4.自由:缔结自由比自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