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谈起
有一段时间,我比较排斥传统文化,比如《弟子规》里面把子女完全看做父母的工具一类的东西,比如“父母呼,应勿缓”什么的。近些年来“原生家庭”这个话题的热烈讨论揭开了传统文化下被压制的太多的委屈和压抑。还有中医越看越像一套自圆其说的臆想,它的理论中透着一种幼年时期的人类对这个陌生世界、对自己身体、对大自然的一种懵懂的探索和无力的解释。这些东西都似是而非经不起理性之光的多角度直射。
最近,自己又回想起那些东西,想想中华文明几千年,有数不清的聪明人,这些传统文化仅仅是我想的那样吗?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句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高中学政治的时候读到这句话感觉字面意思好懂,但是字后意思难懂,但是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伟大的老子是否也就随便那么一写,没曾想让后来人苦苦冥思?
时间越来越快,东西越来越多,内卷化越来越严重,自己内心焦躁,想学技术,想学公文,想提升认知,想提高情商,似乎眼前的一切都督促着自己需要更多、更快。
春节到来,压岁钱对孩子不再那么有吸引力,鸡鸭鱼肉让人不再那么有食欲,贴对联让人都觉得有点麻烦。亲戚们的迎来送往都让人觉得自己处在一个莫大的混乱之中。多不再是一个让人开心的事情,好像给人的是倦怠和手足无措,当然了,我觉得钱多到一定程度可能让我会好一些,让我能开辟一个相对简单清净自己喜欢的环境。但是也说不定。
今天正好值班,感觉反倒是一种别样的乐趣。突然回想起老子说的那些话,可能后来也叫辩证法。用自己暂时能理解的话来说就是:以慢为快,以少为多,以苦为乐,以愚为智。
先说学习,人要学习的东西太多,期限又太紧急,还有一个多月省考,还有两个月职业等级考试,书那么厚,需要刷的题那么多,这道题有点难,耽误我今天的计划,先跳过去做其它,导致复习效果很差,同时工作家里都还要兼顾,事情多了自己的精力就少了,目标多了时间就少了,目标越多就越做不完,越做不完就越容易放弃,最后得到的也就越少,这岂不是多即是少。
还有交际,过年了,这个亲戚得见一下,那个朋友得见一下,这个微信回一下,那个红包抢一下,见的多了,亲情友情带来的乐趣消磨殆尽,剩下的就是因为饮食过量带来的胃胀不舒服,真正得到的又少了,岂不是多即是少。
再谈快乐。小时候,自己没有喜欢的笔本,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没有可以换着看节目的电视,没有可以换着去看的书。偶然的一点意外零花钱会让自己快乐很久,一个普通的电视剧会让自己回味很久,过年时候的年夜饭让自己期待很久,外在环境的匮乏造成一个人对美好事物极高的敏感度,可以充分享受它的好。
以前自己想的少,没有觉得自家和别人家比物质条件的差距,也不觉得自己情商、智商、视野、有什么劣势,也不觉得世界上有那么多治不了的病,自己这辈子终归会遇到好人,生病总有隔壁县里深入简出的神医,电视上总有新出的电视剧,虽然有点像美国某个人提出的奶头乐。但是快乐点总是有一个保底的生命质量,再此之上再谈深刻的经历和成就感会好一些。
其实传统文化比自己想的要重要的多,中国传统水墨画大片的留白烘托出意境。简单的短短的《静夜思》穿透千年。清心寡欲不是理解不懂的自找苦吃。中医也是给庞大冷漠的大自然画上一张友好的似乎可以理解的笑脸。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你今天做了一点点,细水长流,也是多,而不是今天做了很多很多,让自己厌烦了,噎住了,停了很久很久,一曝十寒,其实那就是“多就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