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的产品经理,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昨天我们谈到了这个时代最佳的生存策略:个人产品化
要点就在于要把自己当成一款产品来打造、运营和维护。因为产品天然离价值端最近,也是最容易获得利润和财富的方式。
前几年有个职位很火,叫做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那段时间,产品经理这四个字充斥整个互联网,但很少有人想过,产品经理不仅是个职位,更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最佳生存策略。
产品经理的职责基本是倾听用户需求,负责产品的功能和定义、规划和设计,做各种复杂决策,保证团队顺利开展工作以及跟踪程序错误等。还要负责搜集用户的新需求、竞品资料,并研究产品发展的趋势。
可以说,产品经理是个多面手,他所要面对的,是一个系统的任务,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调用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打造一款优秀的产品。
对个人而言,也是一样。要想获得竞争力、获得财富自由。就必须将自己当做一款产品,同时,做好自己的产品经理。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一、认识用户的价值,培养用户思维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用户和客户到底有什么区别?客户是付费给你的,而用户则复杂的多,大部分用户是没有付费行为的。微信有那么多用户,可是没有人会先给微信付费再去使用。但这依然不妨碍微信成为当今的超级APP,原因就在于,有了用户,你就能持续的和他们保持联系,持续的为他们提供服务,而不是传统客户思维上的一锤子买卖。
拿电视来举例子,传统的电视厂商,多半在各大卖场发力,靠推销员的能力实现销售额的增长,在电商平台也是一样,费尽心思展示各种参数,让人们产生购买欲望然后下单。
这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电视买回家了,你和电视机厂商的关系也就终结了,因为电视更换频率很慢,除非是质量出现问题,需要售后,才会和厂商再次联系。
但以乐视小米为代表的互联网电视厂商则完全不同,你买了他们的电视,就成为了他们的会员,你每天都要和他们打交道,厂商知道你喜欢看什么,什么时间观看等一系列的行为,他们会根据你的需求进行迭代和升级。这种联系,从你打开电视的每分钟都在发生。
这就是用户思维运用的范本,有了这么多用户,电视机本身就不光是一个播放视频的载体,更像是一个终端,一个连接用户和厂商的载体。
有了这种高频、紧密、互动的联系,价值自然就浮现出来了,而且这种模式下,服务一个用户的成本,和服务一万个用户的成本,几乎没有差别。这种服务本身就带有可复制的特点。
以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电视体现了用户思维电信运营商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来运营商是非常有机会的,大家想想中移动前几年推出的飞信,如果当时能够运营好,也就没后来的微信什么事了。但是运营商过多的看重客户价值,忽视用户价值,最终拱手让出本来应该有的巨大优势,成就了微信后来的崛起,飞信也从此消失于人们的视野当中,成为80后的集体回忆。
飞信的没落是运营商永远的痛传统的电视台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过去,电视台只有客户,就是广告主,没有用户。你看了电视节目,无法和电视台产生有效的互动。但网络流媒体就不一样了,同样的内容,我们不仅可以观看,还可以去评论,现在更是可以直接在视频里发弹幕了。这种高频的互动本身,甚至比视频的内容更加重要。今天,就算想看某某卫视的综艺节目,也不会在电视台观看,而是选择像优酷、爱奇艺这样的平台来观看。
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就一定要养成这种用户思维,要想让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就必须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反观自己,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能力,甚至是迁移自己的能力。
比如你运营一个微信公众号,首先你就得搞清楚你的内容定位是什么,而这个定位并不是由你自己的喜好来,你觉得好的内容,可能在用户那里毫无价值,所以,有些人做了很久的公众号,发布了上百篇文章,粉丝少的可怜。拿我很喜欢的一个公众号“毒舌电影”来举例,这个公众号的运营者洞悉到了用户对电影这个对象的需求和关注点所在。
简单的影评和推荐没有价值,大家大可以在豆瓣上看,为什么要听你来说呢,但这个号高明就高明在,他替你去看电影,给你提供别样角度的谈资,因为电影看完之后不代表结束,看完之后还要和别人谈论一番,这个时候,毒舌电影就给你准备好了谈资,你直接拿去用就好,显得很有范儿。因为作者本人的观影量十分丰富,又是自己兴趣所在,所以,当这个号开始给用户提供价值的时候,想不做大,想不成功都难。
你所学习的知识,你所拥有的技能,你所展现的能力,一定要从一开始就面向用户,能够给用户提供价值。而不是自己看起来很厉害就满足了。
在这个时代,你的价值往往不取决于自身有什么,更取决于能给用户提供什么。
用户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你的合作伙伴、你的熟人、你所在的公司,都可以是你的用户。
简而言之,就是找到需求 — 分析需求 — 提供解决方案 — 和用户建立长期高频的联系。
二、像软件一样升级和迭代 不做呆板的硬件
相对于硬件,软件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迭代,定期升级。现在,一个APP的周期基本就是一礼拜,换言之,每周这些APP都会发布更新,迭代之前的版本。
软件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是非常频繁的,而这些互动就会让软件厂商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去了解和挖掘用户的需求和痛点。然后再根据这些,去迭代升级,自然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而很多人,其实他的能力是相对固化的,就像硬件一样。他能力的提升和拓展,更多的是基于被动而不是主动迭代。
这也就是终身学习的意义,就好比站在一列正在下行的扶手电梯上,你的速度必须要超过电梯运行的速度,才能持续往上走。
终身学习并不是什么美德,只是因为这个社会的节奏和变化太快,不得已采取的一种主动的生存策略。
我在上一篇文章里提过,在这个时代,就算一个博士,也只是完成了当下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绝不代表此后就不用再去学习了。
而根据周遭环境,依据用户需求的变化,对自身进行迭代,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个技能。
我希望在岁末的时候,再去回顾这一年开头的自己,有种恍如隔世的快感。
在和你的用户持续联系,不断互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自我迭代,动态化、灵活化、长期化的去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产品。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牛人,甚至被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这个人就是曾国藩,我们仔细观察他的一生,发现在他年轻时和成熟后,简直就是判若两人,年轻时的曾国藩,脾气暴躁,眼里揉不得沙子,喜爱凑热闹,难以静心,还有很大的烟瘾。但后来,这些东西一样一样的离他远去,他通过和朝廷这个用户不断的互动,通过和官场这个环境持续的博弈,一次次的对自己进行迭代和升级,从而成就一番伟业。曾国藩那个时候自然没有互联网,但他身上的很多特质都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互联网思维,什么叫做产品价值观。
三、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行动决策
产品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对于个人而言也是如此。你每天从事的工作,本质上都是去解决问题。
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将工作理解为完成任务。其实,工作永远是个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你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个进行时当中,在解决问题这个核心使命下,不断的优化,不断的成长,从而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大多数人都是依靠出售自己的时间来获得财富,这种模式就导致了很多人其实是处在价格金字塔的底端,只能分到很少的利润。时间总是有限的,你一天不睡不吃也就24小时,这个增长异常缓慢且天花板很低。
拥有巨大财富的人,往往是通过信息或者金钱本身,来获得利润的绝大部分。因为他们身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微信解决了沟通的问题,支付宝解决了支付的问题,陌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寂寞的问题。
这些产品在设计之初,就是奔着一个问题去的,当然,问题也可以理解为痛点。那么,它所有的设计、运营、发展以及后期的迭代,都是针对解决具体的问题来进行的。
一个人的存在,如果能解决了某个问题,而且处理的方式很漂亮,效率很高,自然就会收到丰厚的回报。
商业的本质,不就是解决了供求的问题嘛,将商品的提供方,交给商品的需求方。
我们总会发现有些人看起来工作很努力,很辛苦,但是老板不喜欢他,同事不认同他,工资几乎没有增长,自己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以为加倍的努力就会收到加倍的回报,结果通常是越忙越穷。
如果能转变思路,将工作的出发点转变为解决问题,那结果就会好很多,解决问题需要认真的思考、细致的分析、技能的学习、和他人的协作等等一系列能力,而且会一直内化在你身上,带来增值。
这样下来,工作就渐渐变成了别人给你钱,让你提高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这样一种模式。
你还会觉得工作不开心吗?还会有周一恐惧症吗?
产品经理每天的工作,不就是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嘛,以问题为导向,会大大提高你的主动性和效率。
大家一定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比如你开始学Excel,是直接看各种教程提高的快,还是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去网上搜索,去向别人求助提高的快呢?
当然是后者,读书也是一样,很多人抱怨看过的书根本记不住,如果你带着问题去阅读,读书的过程就变成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还会记不住吗?
所以,一定要养成问题导向的思考习惯,长期下来,你会感受到很大的进步。
四、用服务的心态去打造产品
产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就是交付。再好的产品,如果不能落地,不能交给用户去使用,那就毫无意义。所以,服务好你的用户,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这里说的服务,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是动态且持续的。
首先,从心态上,你一定要意识到,服务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服务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能力。
其次,服务就是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好的服务,能让用户从内心深处去接受你的产品,并喜爱它。
我们看到很多产品,就是因为缺乏这种服务意识,老是站在设计者的角度,老是想着我觉得就该这么设计,我觉得用户就需要这样的设计。结果往往是上线以后被啪啪啪的打脸。
真正的好产品,一定是用来服务用户的。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也要有这种服务意识,在工作中,我们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其实都是在服务我们的用户,而只有我们自己主动去思考如何提升服务,如何将自己本身的价值和用户的需求,充分的结合起来。才能把自己这个产品的交付环节做到最好。
这里另外说一句,服务并不是迎合,服务是本着让用户成功,给用户带来价值。而迎合则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用户的反应, 迎合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长期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服务是在探索如何将自己的产品在交付给用户后,更好的为他们提供价值。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且从一开始就要意识到这一点。
当你习惯于用服务心态去打造自己这款产品的时候,你和你的用户之间,必将建立很好的连接。而这种价值,潜力无限。
今天,我们分享了如何用产品经理的心态去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明天我们将聊一聊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请期待明天的更新。
这是公子在野陪伴您的第8天,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