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 如何判断行业发展空间
2017年末中兴工程师跳楼的悲剧事件相信大家都记忆犹新,这一跳引发了无数人对于中年危机的思考,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背后何尝不是昭示着一个行业的兴衰。经过二三十年的高速发展,通信业疲态尽显,即使不能叫衰落,但至少已过了高速发展期。公司内部的政治斗争、个人和公司的纠纷,看起来是个例,但其实都是风口不再、红利消失的必然结局。
行业在洗牌,公司要生存,谁能独善其身?这样的例子任何时代都有,80年代末出租车司机挣大钱,90年代钢铁厂工人待遇好得出奇,再看看,现在呢?
此外,许多行业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一旦行业出现衰退,专业深度越深的人才,最容易无处可去。
因此,提前判断行业发展空间对于我们来说将显得尤其重要。
下面我就从划分行业、定义行业、判断行业驱动方式以及构建分析框架找到关键要素四个步骤来介绍如何判断行业发展空间。
划分行业
关于行业的划分,证监会的分类标准如下:
(1)初级产成品,包括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煤炭等资源品,钢铁、化工等初级工业品等;
(2)工业生产品及过程,包括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电气新能源、电子、轻工、建筑行业、交通运输、军工等;
(3)消费品及流通渠道,包括汽车、家用电器、消费电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商贸零售等;
(4)服务属性,包括餐饮、旅游、文化传媒、互联网、计算机软件、通信、教育、公用事业等;
(5)金融行业,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和其他金融机构;
(6)生物医药,包括医药、医疗器械、医院等;
(7)房地产可单列一类,因为这的确是一个特殊的、且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行业。
定义行业
在考虑行业发展空间这个问题前,需要先定义行业,想明白“这个行业提供的是怎样的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举个例子:
比如咖啡行业, 如果你把咖啡行业的从业者定义为“卖咖啡的”,它能获取的市场,是有多少人认可其咖啡的口味并愿意接受这个价格。
但如果是行业大佬星巴克呢?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星巴克所兜售的,其实是以咖啡为载体的社区空间。按星巴克自己的话来说,是打造出一个除了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
所以当你对星巴克的定义是提供“第三空间”,它能获取多大的市场,就不再单纯的是看多少人要来喝咖啡,而是解决了多少第三空间的需求。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西雅图,最高峰的时候,差不多每500人就有一个星巴克。
再比如说互联网行业, 我们分析一个互联网细分行业的时候,会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
它是改造传统行业?替代传统行业?还是创造了新产品?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这个行业的定义。
所谓改造,就是改善原有行业里某个环节的效率, 例如节省交易成本,改造产业链、去中介化。
所谓替代,就是把线下的东西往线上搬, 比如新闻资讯应用替代了报纸、互联网电影票替代了传统影院售票,等等。
原有的行业在互联网的替代作用下,会损失一大部分份额甚至被淘汰掉。替代关系我们喜欢用 渗透率 来衡量,比如现在80%看电影的人是通过网络购票的。
最后一种情况是 创造了新的服务或产品,或者发现新的商业模式。
比如滴滴刚开始的服务,通过APP叫出租车,我们可以理解这是对于传统路边叫车、电话叫车的一种替代,但滴滴后来推出的专车服务,该把它定义成对传统租车公司的改造还是替代呢?其实都不是,因为在此之前传统的租车都还称不上是一个行业,专车属于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所以把专车定义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更确切,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预估它的发展空间。
判断行业驱动方式
在考察行业发展空间之前,最好再明确一点,那就是这个行业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的。
供给还是需求驱动的概念来源于经济学,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供给一方,也就是公司,还是需求一方,也就是消费者。
经济学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有过一番争论,古典经济学派强调供给,认为是供给要素带动了经济的增长。而凯恩斯经济学派,则提出有供给不一定有需求。
其实从历史的视角,我们能够找到比较好的解释:古典经济学出现在产业革命快速发展时期,当时物质匮乏、供给严重不足;而凯恩斯的需求理论出现在大萧条发生之后,当时物质过剩,有效需求不足。那么二者的分歧也就不难理解了。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对我们做行业分析有很大启示,说到底,行业的空间是由需求决定的。但对于大部分新经济行业,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就很明显。
比如苹果创造iPhone之前,人们并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需求,用手机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就感觉良好,是苹果定义了智能机,后来智能机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需求。这是典型的供给驱动的例子。
但比如汽车,行业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它的市场取决于有多少人有买车的意愿和支付能力,而不是汽车厂商造了多少量车。
供给创造需求的行业,往往体现出特别强的爆发力,一旦挖掘到合适的需求,就看有多少有效供给,行业前景无限;
但需求推动的行业,则要踏踏实实的,根据潜在的需求,来测算行业的天花板。
构建分析框架,找到关键要素
定义了行业是做什么的,以及了解了它目前是供给驱动还是需求驱动之后,就可以来判断行业发展空间了,最简单的算法就是销量乘以单价。
你如果能把一个行业拆解成销售有多少,单价是多高,然后两者相乘,就是这个行业的规模。 这个时候如果你能找到权威机构的数字是最方便的,包括行业监管机构,或者有公信力的行业第三方等等。
不过,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有一个量和一个价在那儿乖乖地等着我们。有的细分行业往往没有现成的统计数字,特别是当你想判断一下未来几年行业的潜力,历史统计数字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 这时候,就需要你来构建一个框架,并找到在这个框架下,判断行业空间的关键要素。
回到我们前面举的互联网行业的例子,讲了改造、替代、创造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其实就暗示了三种不同的分析行业空间的框架,每一种框架下我们要找的关键要素是不同的。
第一种改造型, 行业的价值体现在对于原有行业效率的改进。理论上这个行业所创造的价值,不会超过原行业的成本,否则就变得越改越没效率了。所以分析这类行业的空间,原行业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二种替代型, 行业的空间取决于原有行业的规模和新业态可能达到的渗透率;
第三种创造型, 行业的空间则完全不受原有行业限制,而是取决于它自身解决了什么样的新需求。
前面我们提到的, 行业到底是供给还是需求推动的,也是一个重要角度。 不同的驱动因素,决定了你判断的方式、指标都是完全不同的。
拿近些年火爆的电影市场举例:
一开始它是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这里的供给是两个层面,一个是硬件层面的银幕数增加,一个是软件层面的高质量内容增加。二者的叠加造成行业的飞速发展, 那时候观察在建影院数、观察大片上线数量,都是测算行业规模的领先指标。
而到了今天,虽然仍然会有一些火爆的影片激发市场,但电影市场能成长到多大,归根结底取决于有多少人愿意去看电影、以什么样的频次去电影院。 所以你更需要关注的,是观影人群和观影习惯的变化。
但是有些时候,一个行业的盈利模式,本身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所以我们对“行业规模”的定义,还需要留足想象的空间,我们找到的那个关键要素,可能是一个领先指标。
比如前些年开始,人们在移动互联网各类应用上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虽然用户的注意力,具体是怎么变现为经济收益的,当时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但我们依然可以做出移动互联网行业规模会有明显增长的判断。
了解行业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我们判断行业内公司的发展前景,提前做好职业方向的选择和规划,进而影响我们的人生路径,赶快着手分析我们身边最相关的行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