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青粽一抹香,异地犹思怀

2018-04-14  本文已影响9人  和风霁月
梦回弯弯鱼塘

小时候喜欢盼端午,因为可以放假,可以自由自在地闹腾。

头一天下午坐敞篷车从学校奔回家,在车上把头从车篷里钻出来,用小手捏紧锈迹斑斑的架子,如一个斗志激昂的战士,任不温柔的风吹打,眼泪鼻涕被甩出来,唱着跑调的《歌声与微笑》,“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敞篷车在不停地征服凹凸不平的路,我在垂涎过节的美味。

到家第二天,天还是灰蒙蒙的样子,我正处于翻身睡回头觉的状态,似梦非梦,就听到妈妈忙活的动静。作为女主人,在重要的节日里就是必不可少的台柱子,把一切需要的家伙什打点好,洗完腌猪脚,并炖好作为早饭的主菜。我们这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只兴一日三餐,每餐都很正式。还要给堂屋供奉的神灵祖辈倒敬茶,把屋子清扫一遍。

紫荆犹念

吃过早饭,全家出动去采粽子叶。这一路,我一般是走在最后面那个,说白了,就是一个打酱油的。我喜欢去采各种各样我认为好看的野花,什么豆豉花,野菊花和一些叫不出名的花,我一采完就把花攥成一股,用柔韧性好一点的草绑住野花,生怕被人抢了去,然后再灰溜一阵赶上家人的步伐。

我的花老爱被二哥抢了去,他喜欢惹我,惹到我要准备哭了才放过我。但是我心很硬气,只要捞到棍子镰刀什么的就紧闭上眼睛,一个劲不要命的在他面前挥动,他当然也是很怕我这一招的。所以他每次一欺负我后,就赶紧跑……

采粽子叶时,我好像有夜盲症一样,老是看不清楚离得近的上乘粽子叶。一看到家人面前的又宽又大又绿油的叶子,我即使很远也会一手把自认为属于自己的战利品抢到手。

我喜欢拿着一张宽大且一半是深绿一半是嫩芽绿的粽子叶在阳光下炫耀,我能闻见粽子的气息,而爸爸又说:“这个漂亮喽,就是要这种叶子包起才香”。于是我满满的成就感,可是到满载而归时,我竹篮里的粽子叶却是最少的那个,于是我哥安慰我道:“浓缩就是精华嘛,所以你啊,一直都长不高!”于是我狠狠地用扶手的棍子追着他打……

院子里的梨花

回家以后,洗粽子叶是我的活。用干净的抹布娴熟地一张张擦拭,再用清水淌两遍,就成功一半。另一半是准备棕树叶,我用长长的勾镰把较好的一面扇棕树叶砍下来,再为自己砍一扇未发育张开的嫩叶,嫩叶大有用处,用来叠袖珍版箩筐,玫瑰花,三角锥等,我能用这一扇嫩叶在田边墙院玩上一整天,然后带着一大堆成果挂满屋子。

蜜蜂筐,小玫瑰

把棕树叶在柴火上停留翻转几秒,再拆成一条条,搓一搓,就变成天然绳子了。

我最喜欢包粽子了,虽然压根就学不会。我爸爸教了我好多遍,我终不得要领,只会打好一个像圆锥形的口子,往里面灌糯米,接着怎么都学不会捏那三个短角,最勉强就是用棕树叶把不成型的粽子五花大绑,丑是丑了点,至少不会在锅炉里煮散架,变成一摊米,那场景就像熟语说的,一个螺蛳弄脏一锅汤一般。

下午四点左右,粽子也快熟了,家里开始杀公鸡供奉神灵祖先。装一升子的米,在上面插上钱,放几把糖果,有茶有酒有肉,再虔诚地卜上几卦,我记得爸爸嘴中有念叨:“阴中庇佑,暗地扶持,万事顺利,各显神通”之类的,我屁颠的在一旁帮忙捡卦,时不时作揖。

下午酒足饭饱以后,我会帮妈妈收拾家务,然后爬上门前的紫荆树上,它呈匍匐状,天生就是适合用来当空中座椅的,我在上面一边有节奏地摇着,一边睡觉遐想。这是家中之乐,还有家乡小县城众人之乐。

祭龙仪式

祭龙仪式是为了祈求国泰民安,文艺队游行是为了给龙舟竞赛预热,彩船队游江时有许多古装戏人物造型,例如“屈原问天”、“单刀赴会”、“白蛇传”、“济公醉酒”、“观音坐莲”等等。其次还有人山人海围观的龙舟竞赛,敲起战鼓,江面上划出几十道清晰水纹。水性好的都去河里抢幸运鸭,一千多只鸭子就像金元宝一样在水面、空中起伏翻滚,最浪漫的是放河灯,河灯寄去思念,增添几分神秘感。

路旁的小野花

端午最重要的一个习俗驱蚊虫,主要用菖蒲、艾叶、雄黄切碎混合在一起,提前4-5天用酒或者用水来泡,在端午那天由家里最年长的人洒在家里的房前屋后,寓意是驱走有害蚊虫和邪魔保家人平安。端午每家每户分别在大门的左右两边挂一颗艾叶和菖蒲。挂艾叶和菖蒲的时间也非常讲究,必须是在端午前一天的晚上和端午节当天早上的八点钟之前挂好。传说菖蒲如剑,可以驱邪,艾叶如旗,可招屈原之魂。

黄昏的老桥

念往昔历历在目,甚是感怀,现在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向着家的方向踏上归途。五月五,过端午,过节是一种形式,亲人的团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地畅谈悲喜才是最重要的,节日一直都会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精神文化,归家小憩以后,继续踏上远方的征程,或远或近,总有一种乡思牵绊自己,鼓励自己,让自己从脚下到胸膛充满力量。

渐远的河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