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题

学习者中心的心理原则:认知与认知因素

2021-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苹果树

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第十版 2016年

p214

原则一,学习过程的性质:当学习是一个从信息经验中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是对于复杂课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原则二,学习过程的目标:成功的学习者在外界的支持以及教学指导下,随着时间推移,能够创造出有意义的,连贯一致的知识表征。

原则三,知识的建构: 成功的学习者能够以有意义的方式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原则四,策略性思维:成功的学习者能够创造和应用一整套思维和推测策略,来达到复杂的学习目标。

原则五,对思维的思考:用于选择和监控心理加工过程的高级策略,能够促进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原则六,学习情境:学习受到文化,技术和教育学实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原则七,动机与情绪影响学习:学到什么、学到多少,都受到学习者动机的影响,而学习动机又受个体的情感、状态、信念、兴趣与目标,以及思维习惯的影响。

原则八,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者的创造性、高级思维以及好奇心都有助于产生学习动机。 如果学习任务具有新异性、难度适中、与学习者的个人兴趣有关,并且能够让学习者自主选择和控制的时候,则这种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

原则九,动机对努力的影响:复杂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需要学习者的不断努力与有指导的练习,没有学习动机也不可能有付出努力的意愿,除非有外部压力。

原则十,发展对学习的影响:个体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促进或阻碍其学习的机会和经验,只有在充分考虑了个体在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差异 以及同一方面的个体间差异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原则十一,社会对学习的影响:社会相互作用、人际关系以及与他人的沟通都影响学习。

原则十二,学习中的个体差异:由于先前的今夜以及遗传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只有不同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潜能。

原则十三,学习与多样性:当考虑到学习者在语言、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时,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原则十四,标准与评估:确立恰当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并评估学习者及其学习进步,包括诊断性评估、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分,这些都是学习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关注学习者的个人情况,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将学习看作学习者个人建构意义的过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