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明哲《情、理、法,孰先行》一文
今天读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马明哲董事长《情、理、法,孰先行》一文,让我真正理解了中国平安为什么能从13名员工,蜕变为几十万员工,年净利润上千亿,横跨保险、银行、互联网等多领域的综合金融集团。马明哲是中国平安的精神象征,他具有国际视野,有创新精神,在企业管理上,有一套中西合璧的内部运行制度,他坚持法第一、理第二、情第三。
法、理、情三者之间孰重孰轻,如何排序,是中国历代以来都存有争议。孔子、孟子以情论理;老子、庄子以道明理;商鞅、韩非子以法为首。他们各抒己见,来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但各有利弊。而马明哲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得非常透彻,在目前来看,是最趋向于完美,最适合于实际的理论。
我今天选取马总经典语录第五条来进行解析,原文如下:
中国平安要实现综合金融最关键的三点是制度、流程和文化。制度不难,制定出来就可以了;流程复杂点,但是也可攻克;最难的就是文化,这其中包括合作精神。这套模式需要耐心,以及硬的制度、流程和软的文化形成台力。这是中国平安的核心竞争力。
马总的这句话,首先他提出的是制度,就是“法”的部分,他注重规矩,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内部的各项规定,一旦形成统一的制度,就人人得遵守,没有例外,而这制度的制定是很容易的事情。流程是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如何有条不紊地运行,如何将制度执行到位,其实也个也不是很难。而最难的东西就是企业的文化,就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例如对于企业的日常纪律,没有人去管,但每个人去自觉遵守,每个人都有与企业有同进退、共存亡的使命感,这就是企业文化,这就是最高境界,这是最难实现的。
而中国平安做到了,以马总为掌门人的中国平安,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大家共同维护,同时又注重同事情谊,培养和深化员工之间的友谊与合作默契,将这些情的部分,又转化为企业绵绵不绝的前进动。而在业绩考核面前,以事实为依据,又做到了铁面无私。中国平安以“法”为基础和底线,“理”为支撑,企业经营的框架,“情”为连接,是企业经营的柔顺剂,形成良好的凝聚力、向心力。
中国平安在这三者之间做到了平衡,通过三十多年的打造,已经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坚持先法、后理、再情,中国平安一路健康向前,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劲头,一次又一次地站到了历史的新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