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的逻辑变了!
我们始终认为,做投资最大的风险,还是政策风险。
美国在3年前出台了一部《外国公司问责法》,该法案要求,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没提交审计底稿的,那么美国方面有权利对其进行摘牌。
但中概股很多都是偏互联网性质的公司,拥有大量的国内用户数据,国内监管层出于信息安全需求,不同意提交审计底稿。
因为不兼容然后僵住了,以前双方默认原来的模式,但后来政策变了。
实际上从美股退市回来的那帮公司,为了给自己点续命灯,很多都要跑去港股上市,前面有好几百家排着队等上市了,而且港股的水池很小,每天只有一千来亿的成交量,突然要吃进去那么多从美股退市下来的中概股,港股吃不下。然后港股指数尤其是科技板块就是不停地大跌。
最早在去年年初时,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就被迫从美股退市,当时这就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如果当时就从中概股里面撤了的,几乎是最明智的。
仅仅是当时没什么媒体和个人去提醒这类风险,国内主流媒体一直在淡化贸易摩擦风险。
基金公司不可能去提示这类风险,因为它还指望基民进去抄底,收管理费。
承销商也不可能去提醒,要赚承销费啊。
基民又不是特别重视这些政策风险。
然后才有中概股虽然都有从美国退市的风险,但国内基金公司给基民们洗脑的是长期价值投资、越跌越加仓定投,然后才有易方达中概基金过去一年多净值跌了一半多了,结果基金净资产翻了有小十倍,跑去抄底的人太多了。
2020年底之前,基金规模很小,虽然基金净值在不断涨,但规模小了后,基民赚的跟亏的几百亿比起来,那都是毛毛钱。
要知道国内还有一大堆比互联网企业更需要融资的实体企业,在排队等着上大A股里面来融资啊,连蚂蚁金服都在整改,排队等着上大A来上市融资,哪能轮得上互联网企业。
而且以前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很多用的是VIE架构,阿里,新浪,还有大概一半以上的中概股公司,都这么用。(总市值超过33万亿美元)
之前国内是默许的,2021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对VIE架构进行了收紧,见下图:
文件直接收紧了互联网企业去美国上市的渠道,要上市的,一律要国家审批。
一条是已经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有因为信息安全,政策不兼容被强制退市的风险;另一条是要想去国外上市,因为涉及到国内用户信息安全,也需要国内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未来新跑去美国上市的企业难度剧增,资本会撤离这个领域;第三条是国内又在搞反垄断,尤其是互联网寡头企业。
以上三条任意一条都够互联网企业喝一壶的,当三条政策同时一起上时,中概股的投资逻辑就全都变了。
近期有新闻在曝光阿里、腾讯将大量裁员。
前几年时就有老一辈私下给我们年轻一代的讲过这样的话: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读者们以后可以慢慢细品。
中概股股价腰斩都是轻的,直接斩到脚指头都不是不可能,这还是前几天wind数据做的统计,这两天估计业绩更差。
做投资最大的风险还是政策风险,专注一个垂直细分领域时,就需要密切关注政策风险。现在回头看,政策变动后,移动、联通、电信从美股退市时,它就是最好的风向标,类似当年陆金所不再做PtwoP。民企类的中概股要想回A股上市非常难,回港股上市的池子里面的水太少,融不了几个钱,而且港股里面绝大多数都是相当垃圾的“仙股”。对跑去美国上市的第三方财富公司的影响也非常大,当年的PtwoP里面就残存下来了几家跑去美国上市的公司。
以前中美两边管的不严,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公司跑去美国上市,融到了不少钱,有了钱后,在国内快速扩张,很多科技也因为有钱发展起来了,也让国内老百姓享受到了物美价廉的消费方式,让国内的手机快捷支付、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各个高科技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所以我个人一直对像马云那类人是抱着感激和崇拜之心的。毕竟互联网企业都是科技型企业,不能因为仅仅是在国内搞了小贷,玩了金融,就恨不得把别人打倒,目前几乎也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包括做手机的大企业未染指金融领域的,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经济都是为“正值”服务的,脱离政策看公司面和行业面的价值都不大,您看为啥过去29年城投债券零实质性违约,这里面就涉及到这个潜在逻辑。
做投资,政策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要学会对这一块高度警觉。不要别人都走了,自己还在盲目的越跌越加仓,最后深度加仓。
我是大佛,持证理财规划师,拥有基金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著有《投资理财实战:财商思维与资产组合配置策略》一书,财经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