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的世界 》周边解析(建筑1)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拱、榫卯结构
《马可的世界》第12集里有这样的描写:“刘嘉没有告诉马可的是,这套密室是在别墅本身泡沫地基,加防震设计的基础上又做了整体浮筏式底部,在顶层梁架中有斗拱结构,并全部用榫卯方式连接,可谓双重防震万无一失。”
整体浮筏式基础、斗拱、榫卯结构等都是中国古老的抗击地震的方式
好我一个一个说,盖房子先要打地基。那就从整体浮筏式地基讲起吧。
整体浮筏式地基就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
来看一下现在实际的操作运用。
下面是灌水泥后的图。红圈标记的是一楼的钢筋。
下图做了几种地基的对比
好我再来说一下榫卯结构,首先木质结构从地震安全方面考虑还是比较抗震的一种材料。
榫卯为榫头卯眼的简称,是一种传统木工中接合两个或多个构件的方式。其中构件中的凸出部分称为榫(榫头,俗写取同音字写作笋头),凹入部分则称为卯(卯眼,也称作卯口、榫眼等)。
榫卯包括:
1面之间的接合比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札榫、圆香几攒边打槽、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攒边打槽装板……
2节点之间的结构:
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半榫、通榫、锅榫、挖烟袋锅榫、圆柱丁字结合榫、抄手榫、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厚板闷榫角结合、直材交叉结合、弧形直材十字交叉、弧形面直材角结合、走马销、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
3三个构件的接合:
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高束腰抱肩榫、糭角榫、传统糭角榫、双榫糭角榫、带板糭角榫、插肩榫、扇形插肩榫、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插肩榫变形、夹头榫、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挂肩榫、挂肩四面平榫、圆方结合裹腿、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圆香几攒边打槽、一腿三牙方桌结构、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三根直材交叉、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平板明榫角结合、柜子底枨、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
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当然还有很多榫卯的玩具就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说说斗拱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 合称斗拱屋顶结构。 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也有写作斗栱、枓栱、斗科、欂栌、铺作、莲花托、牌科,朝鲜半岛又称栱包,日本称为组物,东亚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建筑屋檐的荷载经斗拱传递到立柱。斗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东亚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目前,关于斗拱的前身和产生过程,主要有三种说法:
1、由井干结构(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变化而成
2、由挑梁变化而成;
3、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最早的斗拱形象见于战国崖墓、石室、石阙、冥器、壁画等。这种斗拱外形简单,主要是陶制的,由十字部件交叉叠成,外观比较粗糙,主要起承重作用,而非装饰作用。现存实物有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汉代石阙一斗三升斗拱,和四川雅安市后汉高颐墓阙一斗二升斗拱。这种形式的斗拱后传入日本,可见于奈良飞鸟时代法隆寺。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座斗拱。
柱头科
在柱头之上的斗拱,宋《营造法式》称为柱头铺作。
平身科
在柱间额枋上的斗拱,《营造法式》称为补间铺作。
角科
在屋角柱头之上的斗拱,《营造法式》称为转角铺作。
其中,转角斗拱的结构最为复杂,所起作用也是最大。
这种结构之所以能防震是因为,它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
当然这种结构还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它向外出挑,可把最外层的桁檀挑出一定距离,使建筑物出檐更加深远,造形更加优美、壮观。
在它成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作为构件大小的基本尺度
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如盆景,似花兰……
所以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在《马可的世界》第12集里埋下的这个伏笔。也就是为什么刘嘉能平安无事的原故。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