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的谈简友广场散文

回顾

2022-09-14  本文已影响0人  棕熊

三年前,第一次用上了4G手机。后来,爱好写作的我,

也就看上了《简书》。

其实,我也没太多时间来《简书》。一来年龄大了,眼睛脖子总跟自己闹意见;二来,又想向纸刊投点东西。

这么左左右右过了三年,

邮局没进几次,

却在网上发了点诗文,总让自己不象样的丑小鸭们呷呷地与大伙见了面。

《简书》平台,大有成就的成熟作家在这儿登台表演。初登文坛就灿烂发光的新秀一鸣惊人。更多初生牛仔不怕虎,一显身手。

对于一个退出劳动战线十几年的老人,

写不出当前丰丰烈烈的社会生活场景,只能靠在第一线的中青年去完成。

写回忆文章,又没太多不'同凡响的惊人事件的参与。

发表时评,谈论一下当今现实,又没这个能力。

终不知写什么为好。又不能不写。这样,不生不熟的东西就端上了歺桌,令主人汗颜。

因学生时代老师们还没料到有互联网有手机,自然无法传授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待到手机来了,大脑又老化了,装不进新东西了!

因而在手机上写文章,让人见笑之处也不少。花花草草,更没法学习,无奈!

青年们,努力吧!

我只能看着你们速跑的背影,为你们喝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