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高也不帅,失去李咏的央视和春晚永远少了那么一抹亮色
没有贬义,李咏确实身高普通,帅气程度也是见仁见智。八零后小时候应该没少听到“央视这个主持人脸真长”的评价,针对的自然就是李咏。
在那段凡事讲究循规蹈矩的时光里,央视是所有电视台中至高至纯的存在。也正因为如此,央视自己的节目也全部做得紧密贴合主旋律,深受“保守派”的长辈们所喜欢,年轻一点的观众对央视却并不感冒。
这也就是为什么春晚会有所改革的基础原因,传统的歌舞表演早已不能满足新时代观众的要求,小品相声中规中矩的路线也变得“老土”起来。可以预见,如果没有变革,央视春晚就会变成一道“老年菜”。
也许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央视春晚会变成一种新春传统?在李咏没有进入央视之前,央视跟娱乐就像两条平行线,之间交融的可能为零。观看大型晚会就是观众们最大的娱乐项目,尤其是投入最多的春节联欢晚会。
而让央视可以做成具有央视特色的娱乐节目,李咏绝对功不可没。这其中的转折点就是李咏于1998年带来的《幸运52》,这档节目将娱乐性与知识性相融合,将场内和场外相融合,这种形式对今天百花齐放的各种娱乐市场来说,同样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幸运52》给李咏带来了超高的人气,这种人气在最初自然是毁誉参半,有人觉得李咏半长卷发、西装修身的造型过于浮夸,毕竟大家看惯了央视其他主持人的保守外形。也有人觉得李咏主持风格平易近人,节目形式生动有趣,仿佛为观众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很快,李咏靠着自己过硬的专业水准,终于将议论的天秤倾向于观众的赞誉,这期间有一种体验是观众们之前所不曾体会到的,那就是——参与感。也正因如此,李咏的国民度是其它央视主持人所不能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正是央视与普通观众对话的起点。
终于在2002年,李咏站上了央视最为重视,也是全国观众最为重视的央视春晚。尽管是第一次参与春晚主持,李咏的表现却没有让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失望。娱乐有度,严肃活泼,一些看起来相悖的表现力在他的身上竟然相处得无比和谐。
当然,李咏也并不是没有经历过演出事故,在2007年的春晚零点倒计时阶段,多位主持人出现忘词、抢话等失误,一时间让观众愕然,这次事故也被称为“春晚黑色三分钟”,很多观众应该对此也是印象深刻。
不过这显然不是李咏一个人的原因,经推测,缺乏提前的沟通与交流应该是此次演出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今,春晚还在继续,央视“具有浓烈央视味道”的各种娱乐节目也是轮番上阵,只是却总是差些味道,《幸运52》和《非常6+1》的盛况恐怕很难重演。
自然,我们不能说节目受欢迎全部都是李咏自己的功劳,但不可否认的是,央视成就了李咏,李咏也对央视的发展功不可没,或者我们也可以说李咏的成功正是符合了“时势造英雄”这一历史规律。
可为什么这个英雄一定是李咏而不是其他人呢?显然,这得益于李咏自身的眼界、努力以及魄力,如今,李咏已经无法再出现在他所挚爱的主持舞台,这让人无比遗憾。
但他的个人魅力依旧,感谢李咏,他的音容相貌也势必永远存留在那个时代的记忆里,永远陪伴着喜爱他的所有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