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影响力》第一章,为什么滞销品提高价格后反而更好卖了,这是什么
人的行为模式,都是通过先天的进化遗传和后天的不断学习而获得的,这就是最有效的行为模式,为什么说最有效,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环境中,对于每一样事物,都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来逐个分辨。比如大多数人看到蛇的照片,会产生害怕的生理反应,这是因为蛇是人类祖先的天敌,遇到蛇尽快逃避是最有效的存活办法,虽然现代人一般情况下已经很难遇到蛇,但祖先遗传下来的基因却深刻地保留了。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会首选经验和直观印象,根据少数关键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一碰到这样那样的触发特征,就会利用这些特征而不假思索地对其他事物做出反应,这种捷径就是固定行为模式,这就像收音机这种机器,只要按下播放键,磁带就会有条不紊地把内容播放完。
虽然固定行为模式给我们带来不假思索的便利,但因此也容易被人反而用之。为什么滞销品提高价格后反而更加好卖了,是因为我们从小被教导“一分钱一分货”,事实上很多时候也如此,因此我们根据经验马上判断出这件物品贵就是好。又比如说有人在看到一件打折商品后马上会产生购买欲望,是因为这件商品第一印象是能给他带来省钱省时的便利,而事实上,这件商品的优惠价前提是商家首先提高原价再打折产生的。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会更复杂,变数更大,这会导致我们利用固定行为模式解决问题的情况越来越多,每个人在社会上的分工越来越明确,更机械化。史前的狩猎采集者为了生存,需要对所在地的情况了如指掌,如植物的生长情况和作用,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状况,季节的变化而导致所在地地貌的变化,还有如盖棚屋、造陷阱、造武器等生活技能,而现代社会的每个人,只要精于自身领域的知识,不论你是工人、工程师、办公室白领、老师,只要各有所职,解决温饱就基本没问题。正如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黑德所言:“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在不假思索中可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