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与探索|想"一蹴而就",但却无法"一劳永逸"
周末好呀,这一周都发生了什么稀松平常又觉得充满寓意的事情呢?用这种方式来盘点和梳理自己的生活,确实对我来说是一种轻松又愉快的事情。这一周仍旧是"斯人如故"。但是想想,即使日子平淡,也有很多"啊哈"地瞬间。有些忘记了,有些记录下来了。但是当开始写总结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便是这盘总结文章地全部内容啦!
1、早睡早起,精简生活:是"自驱",而非"自律"
从疫情开始线上办公之后,从冬日里走出来,在初夏时节,真的爱死早睡早起这个习惯了。尤其是恢复到公司上班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全然一副社畜生存状。
但我一直一直都对自己目前的工作节奏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觉得目前跟很多职场人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了。所以,即使工作上没有那么快节奏,也是会自己设定自己的节奏。可能是来自社畜天然的不安全感,害怕自己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早睡早起,精简生活”在近期有了淋漓尽致地发挥,主要是因为选择先暂停了一些事情,给自己更多"留白"状态,比如:上舞蹈课(疫情过后,真的一次都不想去);比如很少"冲浪",便当做的越来越简单,忙好翻两页书就赶快睡觉。
早睡才更有可能早起,我是更适合早晨活动的人("早起星人")。晚上除了运动,真的是什么思考类的工作都是做不了的。基本上可以说是那种"宁愿三点起来工作,都不愿意熬到三点"的人。
但我不鼓励所有的人都早睡早起,因为实际上会有很多人"早睡睡不着,早起毁一天"。我在不断试验和调整地基础上才有了现在所谓地"自律的作息"。"睡多久、几点睡觉/起床"都是基于内需和内驱。我想,将"自律"换成"自驱"更符合我的理解和认同。
另外,在尚且可以选择生活方式地时候,我都会尽力找到自己的节奏。未来如果要牺牲,那就也会灵活调整。比如,确实有为了赶稿子一夜没怎么睡。(压力就是动力,deadline就是生产力)
健身房再次倒闭,比起上一次带来的冲击感,这一次显然淡定了很多,竟然也觉得"想哭却好想笑"。虽然,冬天的债还没有换掉,去年夏天的裙子穿起来已经不是喜欢的味道,新买的裙子好看但我穿着不好看。这些打击在心中盘旋,但是我还是选择慢慢来。
在健身和生活上进行不断地调整,选择更为长远和有益地生活方式。虽然不知道会怎样,但是应该会可以较长时间保持一个良好地状态。虽然不能举铁暴汗了,但是我却有了时间去冥想、拉伸,或者来一次hiit,并且也开始觉得现在没有理由不去上舞蹈课了吧~(哭笑~我知道没有动力,主要是跳的不好,不是没有时间。)
2、不求甚解地读书:先追求量,后实现畅所欲言
今年疫情带来最大的改变,大概就是阅读习惯了。之前也有在读书,但是其实更多是阶段性行为,没有很持续或者像这段时间这么爆发强烈地阅读欲望。所以,宅出来这样一个自己,也是可以的。
且不说真的吸收了多少,从2月有意记录阅读之后,到五月底应该有读完33本书。
其实真的读了多少本,好像也没有改变什么。但是先不管那么多,先读起来。在阅读方法上想记录就记录,想写笔记就写笔记。技巧方法、作用意义、主题方向和输出观点这些阶段性做过尝试,也有放弃过。眼下就是先读起来再说。
还是觉得自己的阅读量和阅读门类有点局限。像之前更加局限在自己感兴趣地文艺领域,现在会宽一点,文学、哲学、心理学或者个人成长,之后还可能会有不同的尝试。读不下去就换,读下去就再找一些书,不做计划,也去列书单。
所以,要说没有改变,但实际上还是有点改变的。
比如:有两次公司要分享话题,在没有太多准备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确定一个话题,找到相关素材,尽快结束这不得不完成的工作。
比如:在小红书、公众号,还有简书三个分享平台的选择上,分析利弊和自身特点选择了简书作为初期想法和思考输出的阵地。不关心阅读量,不关注排版与美观,不关注文章结构与观点深度。打开电脑就是噼里啪啦,毕竟持续性地输入与输出真实地在自己的todolist里出现很多次,但次次夭折。先用一种自己觉得舒服地方式开始,过段时间再来复盘和调整。
比如:对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及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知有了一些更新,因此在情绪和压力管理,人际关系上有了新的看法,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也有了一定地帮助和引导。
3、自我认知与探索:想"一蹴而就",但却无法"一劳永逸"
除了日常地主题兴趣阅读之外,也会开始关注一些喜欢的人的观点和生活。不是为了也成为那样的人,而是希望在了解别人的基础上,也能去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人,以及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始终觉得,看过的文字、故事,遇到的人或者经历,最后都会像吃过的食物一样流进我们的身体里面,可能当下就被消化得无影踪,但自然影响着我们日后的每一个想法与行为。
就像是《创意者说》里面有一段话:
"人要像谁,并不是说真的要像谁,还是为了证明更像自己,他的目的不是真的要像那个人,他的方式是通过像那个人,让自己更完整。我觉得这是目标和方法的问题。方法可以像任何人。"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在自我认知与探索的这条路上,你有或明或暗地爱豆性质的人存在着。自我认知与探索,有点痛苦,过程中也会遭受到自我否定与怀疑,也没有取得什么可量化和值得分享的结构或者结论。但是这个过程真的实在是太值得了。
正如陆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生不是线性的,不要以为一班车就能把你从现在的位置带到你所期望的位置。"这句话看上去很容易理解,并且可能也会深以为然。但是在生活中却很难时刻谨记这句话背后的道理,因为很想"一蹴而就“,所以就难免动了想要"一劳永逸"的念头,但是这可能吗?
正如我与好友说:"你的人生不会因为减肥成功或者找到心满意足的工作而从此一帆风顺。"还是会有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机遇和新的选择出现。
如此一来,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做出选择,然后成就一个我。"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李开复)是我当下面对问题的真实动力。因为,看上去乐观又积极的我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并且我知道未来还会有这样困惑又无助的moment。别人能给到你的永远是建议、方向和参考,选择和决定权始终在你手上。
突然就想起了《杀鹌鹑的少女》一书当中的一段话: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这句话超级熟悉,但是,只有当你真的经历过,你才对此有体会和新的体会。
4、双重境遇的重合:你与过去总会撞个满怀
以前特别喜欢一部台剧《我可能不会爱你》。时间过去了很久,却还记得:当三十岁的程又青产生幻觉遇到十七岁的自己。然后被一只方头狮追赶,在慌乱与躲避中开始了这段故事的叙述。
有时候在想,不管是否是脚踩高跟鞋端着咖啡杯,在街角遇见一个很像自己的高中生,然后莞尔一笑,钻进自己的车。我们与过去的自己相遇时候,都是猝不及防和满心感慨的。
高跟鞋,咖啡杯,还是波波头、球鞋,只不过是成为两个阶段的色彩鲜明的两个物象集合。
但实际上,那是剧本人生。可能你只是偶尔才需要穿高跟鞋,偶尔才会画到满意的妆容,偶尔才想去买一杯冰美式……与十七岁撞个满怀的时候,可能你依旧心里仍然住着一个小孩,只是看上去不太一样了。
这个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高,职业与专业不再仅仅需要靠职业装。自由而浪漫,随性且得体,未尝不是正在被接受。而当与过去相遇的moment远远不是一组物象的对立,更有可能是认知、思维、态度或者其他更深层次的对立。
所以,展示的是外显,改变的是内在。
还记得你第一次穿上高跟鞋,大拇指那个大大的水泡,脚后跟的创口贴换了一个又一个。
还记得第一次面试,害怕迟到的你,整整早到了一个小时,只能找一个合适的角落默默地再紧张一个小时。
还记得你第一次跟领导沟通独立负责的项目进度和细节,内心觉得自己太棒了,但可能老板只是说"嗯,那继续往下推吧"。你明白了,有些东西其实很稀松平常。但也有在你觉得一切理所应当的时候,却迎来了意外的肯定。
正是这样无数个简单又意外的瞬间才让你与过去的自己相遇时,感慨万千。
就像最近遇到一些挫折之后,随即在日常记录的对话框里写下一段话:
"看似是白走了一遭,却在这个过程中更懂自己和自己的选择。也许解决当下的问题很重要,但重新梳理自己和自己的需求更重要。退而求其次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而是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以及找到适合的方向、解决问题的方法。告诉自己别走捷径,永远逼迫自己在每一件事情背后看到自己,包括但不仅限于探索自己的需求和选择。"
如此一来,日复一日,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接近做真实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