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本书,我才学会写随笔,你也一定不要错过
本人写散文随笔有1年多了(成稿20多篇,半途废稿10多篇),但水平质量一直低迷。读了毕飞宇老师的第一部随笔散文《写满字的空间》,对散文写作有三个强烈感悟,颠覆了此前的认知。还从书中学到了一些写随笔的套路,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学写散文,一定一定一定是阅读比练笔重要。勤奋的小白要避免我的弯路。如果埋头写,水平难突破,还找不到问题所在。写作热情会受打击。我长时间搁钱后,直到最近阅读了几本当代作家的散文才算摸到门。初学者要读当代散文,时代越近越好,可模仿性越强。阅读重要的原因是,写作是脑力劳动,与手工活不一样,不仅灵感需要触发点,表情达意的规则套路也需要模板。
二是随笔,是散文一个分支,不同的是,散文注重感情抒发,随笔侧重哲理思辨。由于男女思维模式不同,女作家写散文更有优势,男性,尤其理工男的理性思维,在随笔方面更有强项。并非美女就写不好随笔,只是天生优势不同,初学者可根据自己的感性或理性思维侧重选择。
三是散文、随笔的支撑因素是情境,是情境,是情境.不是情节(那是小说的支撑),不是意象(那是诗歌的支撑)。如果闹不清这点,初写者都想尝试多种文体,明明写散文,下笔却成了小说,文采好的人,还可能写成非诗歌非散文(与散文诗意化不是一回事)。
那么,情境与情节的区别是什么,小白们如何在千篇一律的日常生活中,制造和积累“情境”审美印象,毕飞宇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毕竟那是他第一次写随笔,“技巧”痕迹明显,有样可学。
先说一下个人对情境的理解(并非专业概念):在一篇散文中,为表达一种情感、思想,需要设置的一些场面(情节碎片),他们之间没有时间、空间、因果上的联系。其中穿插的议论、概述,同样与主要场面没有时空因果联系,这些笔墨往往被小说当作闲笔,在散文中却是骨架,他们共同指向或者支撑起一个题旨。总结:情境就是情节碎片,或是思想散粒。
就《写满字的空间》,谈谈好的随笔散文什么样?——紧要一点,把“理”说得屡利透辟;屡利透避+地气。所有情境都是为了说理服务,正如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刻划人物服务。
毕老师文中讽喻人性奴化时说,“人不人狗不狗”这句古语蕴藏了人对真正狗性的尊重,狗后来之所以下三流,在其“不狗”之上;“上帝既拿我们作为‘人’,总得对得起上帝吧。
他通过对比虎狮,讽喻人类自大又弱小:“弱小生命之间往往是相互同情的,互为因果、相依为命的;强大生命之间则是另一种景象,他们之间彼此都很克制,懂得尊重与忍让”文中将人类摆弱者的位置,只比猪强点,与蚂蚁等同,理由是:低等动物都一样的激情、忙碌、猥琐。
通过(人狮)强弱对比,高下立见。借助动物寓言讽刺人性的丑陋。乍看他的观点,有点“惊”,但他推演缜密,自圆其说,读后心有戚戚然。反而会觉得他的观点很新很别致。所以问题不在于你的“理”有多奇葩,而在于你是否能自圆其说,把观点说得有理有据。会阅读的人都很聪明,只要你三观正,“理”自是越新颖越吸睛越好,前题是你要能把“理”说透说清楚。
在的生活泥石中“掏金”,积累情境印象
“我们姐弟三个就是鼎立的三国,在交战的同时我们不停地结盟、宣战,宣战、结盟。真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然了,我们的“分合”都是以小时作为时间单位的。”——摘自《我们家的猫和老鼠》
我们家几乎每天都有美国卡通《猫和老鼠》式的战事,一姐一妹气势汹汹的,占尽了优势,恨不得一脚就把她们的弟弟踢到太平洋里去,然而,到后来吃尽苦头的始终是她们。——摘自《我们家的猫和老鼠》
这些神来之笔,闪着“钻石”般光泽的意象,使寻常的手足情盎然生趣,传达得分毫不爽,其无可替代的美学价值,堪比“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他不是将“姐弟情深”的概念化情感,生硬地贴人物关系上。而是长期体察姐弟之间相处模式,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完美的对应物。说理,需要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物。
说理要让“虚词”要接地气。讲“自信”——它不会从天而降。它和你的认知有关,和你的切肤的生命实践有关……在NBA打了一个月之后,姚明告诉记者:“我找到呼吸了”;说“道德”——它是参与者所建立的公正与公平。……有利益就自然有道德;说“古典主义”——纯粹的、古典主义的手工品。它的一针一线都联动着劳动者的呼吸。
把虚词说清楚,很考虑写作功力,无论是通过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比划,还是用实词来解构、举例说明,毕老师阐释让人一看就懂。这是写作小白需要刻意训练的地方。
人文关怀,哲理思辨,可提高随笔的逼格,。(他开飞机时思索)大地是什么?它还能是什么?它是历史的肌肤……拥有辉煌历史的人民都是不幸的,……历史越好看,大地就越难看。——《飞越密西西比》。
他对教育有独到见解。——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每一个字首先是一个玩具,在孩子们拆开来装上,装上去又拆开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情趣盎然的,具有召唤力的。——摘自《写满字的空间》
人文方面哲理思辨,需要多看书,多知识储备,最好具备一定的哲学基础。这方面一定要多阅读哲理思辨好的书,比如周国平老师的随笔。
总结一下
写好随笔、或者散文,情境选择及写作练习是最关键的。情境,一方面场面场景(有点象一节节话幕剧),一方面阐述议论(需要一些锦言妙语)。
情境场面,需要生活中用心体察积累,也可通过听说、阅读来积累。
说理透辟的常用手法:
相似物对比
寓言讽喻
给情境找现实的对应物
给“虚词”接地气
哲理思辨
建议大家可多阅读周国平,毕飞宇两位老师的随笔,他们的哲学思辨水平都很好,而且可学。
说说我自己的经验:我常从生活感悟中提炼一些哲思,记在日记本里。比如:办公室是男神的秀场,看有人事件突发时,气定神闲指挥若定;有人在捉襟见肘的人财物条件下,应对沉重的指标,长袖善舞,奇招百出,拆东补西还保证墙不倒;有人对自己很狠,对他人很暖。在职场,头脑和才干才是男人的“颜值”?从这方面讲,我鼓励办公室恋情。比如:五一广场始终在那,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更迭了一代又一代。
在生活中用心体察,多看多听多想,写日记,积累一段后,我的哲思审美素材库就不空虚,写起随笔,就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加上阅读的感悟和笔记,写起随笔、散文起来,才能左右逢缘。
读书后记:毕老师是小说家,还是一只喜欢“咯咯”地向读者唠叨和分享自身写作体验的母鸡。
他的写故事的“足金”干货是:用劳动来刻画人物;因为小说家必须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原成“一个又一个日子”,也就说,要用“生活”写事,要用“劳动”刻画人物。
最后,谈谈自己当初读这本书的“居心”。因为崇拜毕飞宇老师的小说,偶然看到他的第一部随笔散文集——《写满字的空间》。当时的心情,是怀着想近距离看“帅哥”的目的——相比小说,写散文要靠作者与生活的关系,它离作者特别近,基本上作者是什么人,散文会全部暴露出来。——不得不服,听飞宇神侃的午后,至今茶香袅袅,春风宜人,风动幡动,对人生对写作都心有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