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ABC》

儿时的冬天

2021-01-01  本文已影响0人  昇夫

冰冻寒天时,我不由的想起儿时的冬天。

儿时的冬天,一定少不了火炉。那个时候,土墙瓦屋煤油灯,烤火是唯一的取暖途径。想起来会让人莞尔。

比如烘被窝。睡觉前,把一只火炉用抹布擦一擦,放在被窝内的一头,然后再上床来,等被窝里有了一股暖烘烘的热量,还不肯将火炉拿掉。放到现在,这样的事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儿时的冬天,每个寒冷的早晨,总是妈妈第一个起床。睡在被窝里听着妈妈在灶房传来的声响。妈妈点着锅,先得烧一锅开水,舀入水瓶,不仅用来喝,也用来洗脸。灶爣里的火灰铲在火炉里,妈妈拿着火炉,放在床边,把我的衣服放在火炉上烘热,好等我起床。这样的情形,可以说是永生难忘的。

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到妈妈的辛苦,没有去想妈妈是不是也会冷。直到如今,才会想到这些。我就觉得,事理是搞反了。按说孩子一团火气,只有年老的人才怕冷的呀。

上学堂去也离不开火炉。火炉里的炭的不同,往往可以反映一个家的是否宽裕。有的人家火炉里装的是炭灰,就是烧锅的时候,灶爣里剩下来的木炭和炭灰(农村多有烧木材的,其中多是松树。)有的人家火炉里装的是栎炭。栎炭是用杂树,由人专门烧制出来的。它比烧锅后的松木炭要经久,火力也要强旺。杂树一般是栎树,质地坚硬。所以栎炭只有花钱买才有的。三九寒天,街上有专门卖栎炭的,以贩卖栎炭做为一种生意。卖栎炭的人,总可见是一副黑花脸的样子。栎炭烧起来,火星四溅,飞跳起来,像烟花的瞬间,确也是比灶爣里的炭火来得高档。冬天里屋内升起一盆栎炭火炉,亲朋一家子围坐,喝茶吃点心话家常,不要太温暖,简直幸福无比。

儿时冬天常吃的,是腌菜炒饭,腌菜炖豆腐。早上起晚了,怕上学迟到,炒一碗腌菜饭,简单快捷。锅烧热,下猪油,锅铲从腌菜缸挖来大半铲腌菜,再铲半碗昨夜的剩饭同炒,放少许盐,不怕辣的话,加一小勺辣椒粉。吃起来热气腾腾,也很香。腌菜炖豆腐是冬天农家常吃的菜。用炭炉煨着,豆腐腌菜同煮,小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香气,也不怕它冷,是冬天适宜吃的一种方式。

儿时冬天没有羽绒服,穿的是棉袄。中间是线衣,即毛线手工打制,量身定做。那个时候,没有女孩子不会织毛衣的。邻组有一个男人,居然也会织毛衣,两手拿针穿梭,像模像样,看着嘴上想笑,心里确实又佩服。贴身穿的没有现在的保暖内衣,是“囚裤”,那个时候的一种运动绒裤。要不穿的是一件常裤。左一层右一层的,穿得鼓嚢嚢,一到冬天大人孩子都臃肿起来。

儿时不论上学还是去逛街,或是正月里去拜年,交通工具全靠一双脚,常玩笑着说是“11”路车。就是到了高中,高一高二时还没有自行车,得走,十几里路,要走一个多小时。听说爷爷年青时去潜山挑盐,也是步行,有一百多里路呀。想想,可比不得如今的人们休闲徒步的惬意。

儿时是极简朴的。想必那个时候的冬天,是一样的寒冷。可是现在想起来,感到的是一种温暖。反而是为什么现在有电,有羽绒服穿,温暖的感受反而是比不上儿时的冬天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