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自然法则
常常听到身边的一些朋友描绘这样的画面:欧美的博物馆里,到处能看到小孩子,甚至是小婴儿沉浸其中。都说孩子的艺术欣赏,要从小开始但博物馆看展这事真到咱们的国情里,你会发现——不灵了。你的孩子可能去到馆里一会就乱跑开了,根本没有想象中岁月静好、打卡拍照的样子嘛。为不是所有的展览和艺术品
子是我们的老师如果说真有一些艺术品特别适合孩子欣赏,有三位艺术家的名字是绕不过的——毕加索、马蒂斯、米罗。
们知道这三位艺术家都是活跃在20世纪初期,这个时候照相机已经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照相机的出现对艺术家的冲击非常之大,当照相机有了高超的机械性复制手段和复制能力后,一个艺术家该怎么办?
这时候的他们,需要的是——自我表达。简单说来,就是找到自己的freestyle。于是我们看到,毕加索创立了立体派,马蒂斯创立了野兽派,而米罗也成为了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大师之一。所以,你看它们各有风格,各不相同。
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充满童真,仿佛是孩子画的。毕加索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赞美孩子的话:“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 但用一生的时间, 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这句话经常听到,作为艺术史上得超级大师,人们难免好奇,毕加索为什么要像孩子一样画画?
其实不止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米罗都很赞赏儿童画。如果你认真观察孩子的画,就会发现,这些作品,有一种艺术创作上的“童真”。这种童真,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作艺术创作中的“自然天性”。
这种天性,往往有三个特点:首先,体验世界的方式不受经验、知识、他人的影响,因而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其次,用独创的绘画方式表达自我。比如画苹果,未经受刻意训练时,每个孩子画的都不一样。最后,每一次艺术创作都投入了极大的生命热情。
孩子在艺术创作中流露的这些“自然天性”,深深感染了这些艺术大师们,也让他们终其一生在找寻这样的天性里,发展出了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