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概论》笔记
2017-02-08 本文已影响161人
拉普拉斯妖kk
- 我们可以认识到人们在对其他文化进行研究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几乎意识不到的自身文化的成见和臆断的影响。因此谈到佛教研究,我们必须保持警觉,以避开“文化盲点”的危险,并且避免由这种臆断导致的误解。
- 佛教僧侣并不负有祭师之责——它们并非神、人之间的中介,也未受命具备超自然的能力或权威。只不过僧侣经常出入葬礼,因为死亡是通往未知世界的门径,正是在面对未知世界时佛教有话可说。佛教徒亦相信,人们临终时的心理状态因为可以影响来生而显得分外重要。
- 我们也能明白何以不能将佛教简单定义为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或者一套伦理制度等等。其实它包括了所有这些方面,有时则会突出地显现为其中的某一种形式。但这大半取决于人们的视角,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忽略了其中的某些维度。
- 犹太教和基督教传统将人的堕落归因于人的骄傲以及不服从,可是佛教则在人的欲念中找到了人类苦难的根源。
- 根据佛教说法,人具有自由意志,而行使自由意志便需自决。在现实意义上个体通过自己的道德选择确实创造了自己。通过自由而反复地选择某类事物,个体塑造了自己的性格特征;通过自己的性格特征他又塑造了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如谚所云:“做一事成一习,以一习成一性,以一性成一命。”
- 有些佛教徒持宿命观,认为任何幸运和不幸其实都根源于所做之业。但是业的观念并不断言一切事情皆由业力前定。人生中的许多事情诸如抽签中奖或者跌断腿之类往往只是意外。业并不精确判断何事将会发生,以及对所发生的一切人当如何应对。任何个体都可以自由地抵制前定条件和自由地创建新的行为模式:这的确是成为佛教徒的关键。
- 涅槃是佛教的至善之境,亦即最后和至高的善。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体验。作为观念,它给出了一种功德圆满的独特境界以及理想人生的轮廓。作为体验,它体现在于时间流逝之中追求涅槃者的身上。
- 这次说法所包括的就是互相关联的四圣谛,即(一)一切皆苦;(二)苦起因于欲望;(三)一切苦皆可得到解脱;(四)存在着一条解脱苦难的途径。
- 诸比丘众,何谓苦谛?生苦,病苦,老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阴盛苦。
- 诸比丘众,此即集谛。谓一切三界烦恼及业,皆名“集谛”。三界者,即所谓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
- 茫茫宇宙并非一大堆或多或少一成不变事物的集合,而是一张互为因果的动态网络。尤其是,个体尚且可以被分解为五阴,一切现象自然也都可以彻底分析,直至其间并无任何可称之为“本质”。因此所有事物都具有如下三个特征或“印记”:有漏皆苦、诸行无常以及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是因为诸行无常(即不稳定和不可靠),诸行无常是因为缺少可以独立于宇宙的因果过程的“自性”。
- 诸比丘众,此即灭谛。诸感及业,悉令无余断弃,吐尽,离欲,灭没,寂静。
- 确实如此,此生涅槃的最简单定义即“灭贪灭嗔灭痴”。很明显,此生涅槃其实就是心理和伦理的实相,是作为转化状态的人格,所具有的特征是平和和深刻的精神上的欢愉、慈悲的心态,以及精细入微的觉醒。
- 诸比丘众,此即道谛。谓诸无漏真俗智,为遍知故,为作证故,一切圣道谓之八正道,即(一)正见;(二)正思;(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八)正定。
- 所谓正见就是接受佛教教义,然后还要加以体验证悟。所谓正思就是对佛经要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正语是说要讲述真理,说话时要慎言敏语。正业指的是要戒除不正确的行为,诸如杀戮、盗窃,或者为了感官愉悦而行为失当。正命指不从事有害于他人的职业。正勤指获得对自己思维过程的控制,培养出积极的心态。正念指不断培养对佛陀教诫的领悟。正定就是通过种种修习技巧,专注一镜,发展深层的内心平静,从而达到人格的完整。
- 精神愚昧(无明)的消除以及对万事万物本来虚空的认识大可客服我们所有的恐惧——或欲求。
- 道家的宗旨是通过学会平衡充盈天地之间的阴阳二气来使人与自然和睦相处。“阴”是“雌”性的,表现为阴柔于被动;而“阳”是“雄”性的,体现为阳刚于力量。这两种气质程度不同地同时存在于任何个体和一切现象之中,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就是世界上一切发展变化的原因。
- 禅宗认为明心见性之法在于直觉感悟而非逻辑推理。那种内心火花的闪现——称之为顿悟——经常在尘世活动中出现,此时大脑平静放松,并不强求学理以及智慧方面的解析。这种体验被比作桶底脱落,出其不意,在电光火石中偶然得之。
- 解脱之道需从内心求之,之可以通过对自我本质的深刻了解来获得。
- 禅师或许还在几尺之外设置一件物体——可能是日用器物,诸如一盘、一钵、一花、一叶等等——嘱咐他细心研究,留意每一细节,直至合上双眼依然可以在心中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设置这一物体的目的就是使之占据整个心灵,一直到主客体的区别意识彼此消融在意识的统一境界之中。
- 禅修者初时即以自己为善心的对象。这一要求倒并非唆使人自恋,而是基于一种深刻的观察,因为人若爱人必先爱己。一个缺少自尊的人或自憎自厌者,很难全心全意爱人。
- 无贪指离弃私欲,以免因为一己之私而玷污德行。无嗔则是泛指善待众生,而无痴就是了解从四圣谛等教义中概括出来的人性以及人性之善。
- 佛教教义曾经指出,我们都是潜在的佛陀(大乘佛教某些派别将之表述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或证悟得道的种子)。由于具有这种共同的悟道潜力,所有个体都值得受到尊重。故此为了公平起见,每个个体的权利也都应该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