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山腰看来时的路
【九洲芳文·精英特训营二班】
时间真是个狡猾的家伙,就像水中的小鱼,你尚未走近识得全貌,她已无声无息地一溜烟儿从你的视野里消失。对于这来无影去无踪的狡猾家伙,你从来不曾注意她是否存在,除非某些事情被刻意提起,逼你去感受她的流逝。
精英特训营群里的消息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昨天晚上它刻意提醒我,营过半程,可有收获否?噢,原来她又从我这里偷走了半月光阴。
记得一个多月前,九洲芳文的编辑芃芃私信我修改文章时,我还在问她:“距离我提交精英特训营报名表已经一个多月了,可我还没有收到消息,我是否入营失败了?”还好芃芃告诉我,正在筹划中,快了。
一个多月前,没有任何征兆,我被拉入一个叫做“精英特训营”的微信群,飘了快两个月的心,定了。
可是对于这个群名,我心里是羞耻的,“精英?我吗?我够得上吗?如果进来时不是,出去时会是吗?”刚入群时我在心里打了一连串问号。
记得刚入群时有过这样一个作业,说说你心中的精英是什么样子。我当时的回复是“文字输出能力强;输出的文章认可度高;想出手时即可出手,出手必露高招。”
时间过半,我好像离这个目标依然很远(自己的脸自己打,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加入特训营半个月,虽然没能成为理想的精英,但离理想的自己确实更近了一些,扒一扒自己的变化,发现光靠内驱还是有限,必要时来点鞭策很有必要。
最明显的变化是码文字数,在没参加精英特训营前,我在简书只是天天水字,还是半天水不出几个字的那种;加入特训营后,提起笔,蹭蹭蹭地字数过千不在话下。这个改变是因为我在特训营学会了动笔前搭框架,以前只会漫无目的地写,有感觉时写得多,没感觉时,就是懒懒的癞蛤蟆,无论怎么拿杆子捅,依然奔不起来。
除了码字感受外,写作体裁的改变也是很明显的。我是个没逻辑、不幽默的人,平日里看书就挑散文游记,所以我刚到简书时写的也多是散文类。因为故事类的书看得少,连大家都追捧的小说也不太感冒,主要是字太多,还要捋情节,我嫌麻烦,可是写故事就是要精于构思的呀!情节、逻辑一个都不能少。
当得知这次的培训就是“写故事”时,一股爱恨交加的力量就像斗在一起的双龙,在我心里腾空而起。爱是因为可以教会我写故事,丰富一下自己的写作内容,自己没有力量逼迫自己做的事情,靠外力推一把没准儿就成了呢。恨是因为不擅长,而且很不擅长!还记得写的第一篇课后作业,我兴高采烈地跟老张求表扬,结果老张说“要不是知道是你写的,我根本就不会看完”,听到这句话,我心里的眼泪就是决堤的大河,淹没了刚刚探头的嫩芽。
写完第二篇,我期待地问老张我的故事怎么样,老张淡淡地甩出一句“嗯?这是故事?这跟你之前写的有什么区别?平铺直叙,没意思,你的起承转合呢?”倔强的嫩芽再次被淹没。
直到第三篇《巧合》写出来后,老张居然主动读完了,说“有点儿那个意思了啊”,刚刚探头的嫩芽瞬间蹿高了一大截。心里那个开心啊,甭提有多美,我知道我成了,第一步迈出去了。虽然没有特别成功,但是故事的那种味道已经若隐若现了,我再也不是只会写小破文的小舟舟了,我可以用两条腿交替前行了。
这股写作的热情在作业的淫威下,继续发酵,连着好几天,我感觉整个身体都在发热,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想要从脑海里喷薄而出,我脑海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那些压在心底的渴望,被一股脑写了出来,那几天的状态,又充实又享受,重点是越写越轻松,完全不用考虑字数是否凑够,一通猛写,停笔时发现已破三千,那可是我的码字大关呀!
看着许许多多跟自己一样的学员,凭着一个点、一幅画就洋洋洒洒,一天一篇大作文,这种感觉真好,重点是每个人的文章都独有自己的风格。另外和营里的教官、同学互动,我第一次体会到志同道合的感觉可以如此美妙。这或许就是参加特训营独有的感觉吧。
虽然半个月过去了,我没能一口气成为自己理想的精英样子,但这次培训给我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如果说以后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我做一辈子,那我觉得就是写作。我不求写作能给自己带来名和利,只希望在文字的海洋里不溺水,可以像鱼一样,悠游自在。